分享

这方亦朱亦白的“混血印”,其背后的主人竟然是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白鹭吟 2019-10-10

哈喽,各位印友好!

今天是我们国庆后第一次见面呢,

在看文章前,

金石君先给大家看一方很有意思的印,

△文山

这方印虽只有两个字,

却奇趣无比,耐人寻味。

文山二字篆法圆润秀美,

笔画中间镂空,配上极粗的边栏,

形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

它到底是朱文印?还是白文印?

说它是朱文印,怎么有白文线条的外沿?

说它是白文印,怎么线条却全是凸起来的?

按金石君说,它就是一方朱白“混血印”。

这方印不光印文有趣,其主人更是大有来头呢!

在国家危难之际果断“弃笔从武”,

一介书生穿上盔甲,拿起长刀砍向敌人,

他就是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接下来,金石君就来跟大家唠唠文天祥,

并欣赏欣赏他其余的自用印吧!

△文天祥

他出生在宋朝,

那是中国历史上最憋屈的汉族政权,

单打独斗不行,却善于群殴。

经常搞联盟去攻打别国,

后来聪明反被聪明误,

公元1234年,

宋抱着蒙古的大腿吞掉了金,

但是大腿抱得容易,

想要挣脱却没那么容易,

宋被狼外婆死死地盯上了,

都说乱世出英雄,这不,文天祥就出场了。

△天祥之印

这可是个牛人,

无论文章还是颜值,他都是翘楚 ,

家境还十分地好,活脱脱一个优质的钻石王老五

《宋史》描述他,

“体貌丰伟,美皙如玉,秀眉长目,顾盼烨然”。

 都说正史惜字如金,

能够用这么多字来描述他,

可见文天祥是真的够帅!

除此之外,他的文章也是万里无一

二十岁时去京城参加殿试,

考试前身体不舒服还在拉肚子,

竟然也轻轻松松考上了状元。

这必须得归功于

他那嗜书如命的老父亲文仪的影响,

文天祥给自己取了一个寓意丰富的外号:文山。

△文山

科考中举,此时的文天祥

也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高光时刻,

当时的朝堂老大宋理宗在位已32年,

三天打鱼五天晒网的,心思根本不在朝堂之上,

但是看到文天祥殿试时写的策论,

他惊呆了,头一次看到敢劝他勤政的文章

沉吟片刻,他做了一辈子最正确的一个决定

在试卷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勾。

他曾经很感激理宗的钦点。

但好景不长,考中状元才4天,

父亲就患病去世,他请假回家,为父守丧3年。

而家里的万贯家产也理所应当地被他继承,

仕途上也是一片曙光,

组织部门任命他为宁海军节度判官,

上来就是副厅级,

这可真的是别人几辈子的都修不来的运气,

拜阿拉丁神灯都不一定会有这个效果。

△臣文天祥

既然都带上了主角光环,

那还是得来点不一样的

于是当官第一年他就向官场射出了一支利箭。

蒙古军队在20多年的准备后,

终于现了原形开始向宋朝进攻。

可是朝堂上下无一人敢迎战,

所以打不过,还躲不过吗?

宦官董宋臣向理宗提出建议:迁都。

文天祥极力反对,还要求将董宋臣处斩!

△天祥

皇帝虽然叫理宗,却一点都不理人。

文天祥倒碰了一鼻子灰

后来他再次上书,一一列举董宋臣的罪行,

理宗仍然不予理会,反而听取了董宋臣的诬陷。

文天祥的职务一贬再贬,

没多久,他又得罪了皇帝的小舅子宰相。

于是贾似道暗中命令

言官张志立奏劾罢免文天祥。

一个月后,文天祥以37岁的“高龄”退休。

△天祥之章

公元1275年,

蒙古大军沿汉水南下,直指临安。

太后急发《哀痛诏》,令天下勤王。

39岁的文天祥时任赣州知府,

捧着诏书痛哭流涕,经过几天彻夜不眠的思考,

他做了一个决定:变卖家产,积极救国。

聚集了3万多士兵,

他一文臣身份,从不曾拿剑,

现在却不得不穿起铠甲。

△文天祥印

当年八月,文天祥率兵到临安,

朝廷刚刚提拔投降派吕师孟为兵部尚书,

又封吕文德为和义郡王,想与蒙古修好。

文天祥向朝廷进言,详细分析当下形势,

劝谏皇帝应该奋发有为,果断处事。

可是,朝廷怎么会听他的?

文天祥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

出城与元朝丞相伯颜谈判,

伯颜一怒之下将他关了起来。

后来在一次战乱中,乘人不备,

文天祥成功逃脱,前往南方坚持抗元,

蒙古兵锐利的攻击,

南宋没有抵抗得住,

数不清的宋人成了囚徒,

文天祥的两个儿子,

一个儿子在战乱中病死,

一个儿子失踪后杳无音信,

他的女儿柳娘、环娘,

还有几个妻妾,也都悉数被元军俘虏。

他的家族,几乎被元军一锅端。

他也被元军关押,

这一年,南宋彻底灭亡。

亲眼看着自己的国家灭亡后,

他也在狱中受尽折磨

身上长了虱子,长了癞疮,背上甚至还生了蛆,

文天祥哼都没哼一声,还是咬牙挺过来了,

誓死不投降于元朝,

至公元1282年十二月初九,

终于结束3年多的牢狱生涯,

47岁的文天祥在大都柴市被处斩示众。

在死前他还问行刑的元军侍卫“何处为南面?”

侍卫指了南面,

于是他朝着南面跪拜后从容赴死,

妻子欧阳氏前来收拾他的尸体,

发现了衣服夹层里的绝笔诗。

《衣带铭》

孔子曰成仁,孟子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他始终坚守着报效国家的初心,

明知不可为,偏要逆天而行,

他的大义凛然,他的顽强不屈,他的宁死不屈,

都源于他对国家深沉的爱,

这份爱让他一往直前,无所畏惧,

他始终都是屹立在东方的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他的始终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魂!

文天祥书法

思考问题

请问文天祥的这位粉丝是谁?

明代也有一位青史留名的民族英雄,从小便把文天祥视为崇拜的偶像,他为人忠义,忧国忧民,个性刚直,处事果断,在“土木之变”后力挽狂澜,为挽救明朝政治危局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请问他是谁?他有一首经常出现在小学课本上的著名诗作叫什么?您还能背出来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