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季,黄瓜棒孢叶斑病怎么打不住?

 海底丛林 2019-10-11

黄瓜棒孢叶斑病,是由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侵染引起,又称为褐斑病、靶斑病、黄点子病,是近几年来在保护地栽培黄瓜中发生普遍且危害严重的叶部病害,严重影响黄瓜的品质和产量,成为广大菜农黄瓜生产中的一大难题。

20世纪90年代,在辽宁省瓦房店市该病大面积发生且危害严重,随着蔬菜保护地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黄瓜棒孢叶斑病蔓延趋势明显,一般病田叶发病率为10%~25%,严重时可达60%~70&,甚至100%,现已成为保护地黄瓜生产中亟待解决的叶部病害之一。

一、危害症状

  黄瓜棒孢叶斑病主要危害叶部,中部叶片先发病,后逐渐向下扩展,而新叶发病较轻。发病初期病斑为黄褐色水浸状斑点,略凹陷,受叶脉所限,有时为多角形。以后病斑逐渐扩大,直径达2毫米时近圆形,外围颜色稍深、褐色,中部颜色稍浅、淡黄色,叶背病部稍隆起,似膏药状,黄褐色。当病斑扩展至3~4毫米时,多为圆形,少数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褐色,中央灰白色、质薄呈半透明,叶面产生灰黑色霉层。严重时多个病斑连片,叶片干枯死亡并可蔓延至叶柄、茎蔓。

二、难以防控的原因

1病原菌的适应性强

黄瓜棒孢叶斑病的病原菌为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属丝孢目棒孢属真菌。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随病残体、杂草在土壤中或随其他寄主植物越冬存活,还可产生厚垣孢子及菌核,度过不良环境;病原菌在残株中可存活2年,也可在种表附着状态下存活6个月以上,翌年产生分生孢子成为田间初侵染菌源,一个生长季可进行多次侵染;寄主广泛,可侵染多种蔬菜、花卉,有利于病原菌的传播。

2保护地环境适宜

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需要较高的湿度,而保护地环境中温暖高湿的环境条件为病原菌的繁殖、存活和侵染创造了有利条件,使黄瓜棒孢叶斑病危害范围和程度逐年加重。

3栽培措施不当

氮肥施用过量造成植株徒长,植株抗病性差;浇水不当,造成田间湿度大,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差;多年连作和不能及时清除病残植株,有利于病原菌的积累。这些因素都能导致病原菌的发生和流行。

4发病症状容易混淆

黄瓜棒孢叶斑病病斑大小差异很大,可分为大型斑、小型斑和角状斑3种类型,易与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霜霉病、炭疽病相混淆,药剂使用不合理,错过最佳的用药时机。

5药剂使用不合理

有研究表明,多主棒孢菌菌株极易变异,易对多种杀菌剂产生抗性,同一化学药剂连续喷三次以上的黄瓜大棚中,病原菌的抗药性出现显著增加,导致药剂防治效果变差。

三、综合防治措施

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做到预防和治疗有机结合,尽最大可能减轻病害为害。

1选用抗病品种,进行种子消毒

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在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可用55~60℃温水浸种15~20分钟,并不断搅拌,然后让水温将至30℃,再浸泡3~4小时,可有效杀灭病原菌。

2加强栽培管理

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注意硼钙等中微量元素的使用,培育健壮植株,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通过合理密植,采用滴灌浇水,加强田间通风,控制田间湿度,能够有效控制该病的为害;彻底清除前茬作物和田间杂草,及时清除病残植株,减少病原菌的积累和传播;有条件的地方与非寄主作物,实行2~3年以上的轮作。

3药剂防治

早期做好防护措施,及时施药是关键。发病初期及时使用12.5%腈菌唑乳油2500倍液,或40%嘧霉胺悬浮剂1500倍液,或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3000倍液,或35%氟菌·戊唑醇悬浮剂2500倍液喷雾防治,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防止过早产生抗药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