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触水彩画到现在已有一年多了,我是真正的从零基础开始学习水彩画,曾经连线条都画不直,但是我始终相信只要坚持去做一件事,一定会在这件事上有所收获。这是我写的第一篇原创教程,我写教程就是为了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把自己所学所感记录下来,从而不断提升绘画技法,同时希望跟我一样喜欢绘画的人跟我一起画画、一起交流。这两朵花来自英国艺术家Billy Showell<玫瑰花>中的其中两朵,我是在微博上看到这束花觉得很美,就想将它画下来。这幅画,我从线稿到最后完工一共画了7-8个小时。我画的很慢,我会一边画一边思考,应该如何调色,应该先画什么后画什么,用什么技法表现细节。废话不多说,现在开始上教程。 本次教程画它: 【我的工具】 1、水彩纸:宝虹300g细纹 2、颜料:吴竹颜彩24色 3、笔:达芬奇V35 2号和6号毛笔,达芬奇V428 0号 4、自动铅笔 5、可塑橡皮擦 【线稿】 线稿我是用自动铅笔画,普通2b铅笔画出来的效果没有自动铅笔画的那么细的线条,你也可以先用2b铅笔画好,再擦去粗线条用自动铅笔再填一遍线条。线稿画好之后我通常会再用可塑橡皮擦一下,让线条淡一点,淡到自己看得清就行,铅笔线条越淡越好,否则上色后,若铅笔线条太明显会非常难看。 画的时候,要想好再下笔,且笔触要轻,尽量少用橡皮擦,否则很伤纸,影响后面上色。 【调色】 1、玫瑰花朵我用的是吴竹颜彩24色里面的:红梅、胭脂、黄、若草。 2、玫瑰花的花枝部分我用的是吴竹颜彩24色里面的:黄、黄草、蓬、红梅。 【上色步骤】 一片一片花瓣分开画。 一、花朵的画法 第一步:花瓣打底,在花瓣上刷清水,调红梅,加多点水,调出比较淡的红梅颜色,然后将调出的淡淡红梅颜料点染在花瓣的边缘,趁湿同时点染上淡淡的青黄色(若草+少许黄,加多点水调出淡淡的青黄色)。如果初学者,手较慢,来不及点染两种颜色让其自然融合晕染,可以等红梅颜色完全干透了,再重新在纸上刷水,再点染上淡青黄色。其他花瓣也是同样的画法。 第二步:花瓣颜色加深,调出较深颜色的红梅,比第一步加的水要少,调出较深颜色的红梅。同样在花瓣上刷清水,然后在花瓣边缘点染红梅。趁湿,用沾了点清水半湿半干的毛笔(记住笔要比纸略干一点)在花瓣上擦出斑纹,让花瓣看起来斑驳一点,花瓣翻卷的部分要擦出高光。 第三步:花瓣颜色加深,红梅+胭脂,调出更深更浓的红色,这一步不再使用湿纸点染的方法了,这一步将颜料平涂到花瓣的边缘,然后用湿润干净的毛笔拖染边缘,完成自然过渡。 第四步:画花瓣脉络,红梅+胭脂,调出较干的红色,随着脉络走向,轻一点的笔触画脉络,认真观察会发现花瓣的脉络越接近花瓣边缘脉络越多越复杂。正面这片花瓣,它上面的脉络是青色的(若草+少量黄+大量水)调出较淡的青绿色,笔尖沾取颜料后,用纸巾将笔尖的颜料吸干一点水分,这样画出来的脉络才会细。 第五步:刷清水,等脉络颜料全干后,在整朵花上刷一层清水,使脉络看起来更加自然真实,我当时画的时候,刷的不是清水,是用若草+黄调出来的很淡的青黄色,所以导致整朵花有点偏黄色调,看个人喜欢,我觉得刷清水更好吧,花朵看起来会更清透。 最后发现,花朵颜色还不够娇艳,我调了红梅+红,在每片花瓣的部分边缘补了红色,不要所有边缘都补色,否则会死板。 二、花萼的画法 第一步:刷清水,然后调出青绿色(黄草+少量黄),点染颜料,趁湿用干净的毛笔擦出高光部分。 第二步:等干透后,刷清水,然后调出更深的绿色(青草+蓬),与第一步方法一样加深萼片颜色,记得跟第一步一样在同个位置擦出高光。 第三步:等干透后,调出更深更暗的绿色(蓬+红梅),沿着萼片两边平涂颜色,然后用干净的毛笔晕染边缘完成自然过渡(方法参照花朵部分第三步的画法),用同样的颜色画出萼片中间的一条脉纹。 三、花枝的画法 第一步:刷清水,然后调出青绿色(黄草+少量黄),沿着左边部分点染颜料,趁湿用干净的毛笔擦出高光部分,记住高光在右边。 第二步:与萼片画法第二步一致,在右边擦出高光。 第三步:等干透后,调出更深更暗的绿色(蓬+红梅),沿着花枝左边平涂颜色,然后用干净的沾了清水的毛笔晕染边缘,让颜料自然过渡。 四、阴影的画法 花朵遮挡萼片部分,以及萼片遮挡花枝的部分都是有阴影的,调出蓬+红梅,在画花枝第三步调的颜色的基础上加多点水,调出较淡的绿,平涂阴影部分。 最后,等纸干透后,黄+黄草+大量水调出非常淡的青黄色,一定不能浓,然后平涂在萼片和花枝上,平涂满(未拍到对比图片,看看成品图)。 剩下一朵花蕾的画法我明天再更新了,网速太慢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