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骨质疏松的破坏性有多大

 唯小骨 2020-12-18

之前已经为大家介绍了什么是“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实际上就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骨骼骨量的丢失,让本来应该即硬又富有弹性的骨骼变得稀疏而脆弱。

们的骨骼实际上也是有新陈代谢的,成骨和破骨是一对动态平衡——光有成骨,没有破骨,骨骼里陈旧的物质无法代谢出去,骨骼也会越变越重,越变越累赘;只有破骨,没有成骨,那么人体终有一天会变成章鱼一样的软体动物,瘫软一地。

人体在30-40岁前,成骨活动大于破骨活动,人体渐渐变得高大威猛,30-40岁之后,身体开始走下坡路,破骨活动大于成骨活动,骨质逐渐流失。

图  动画形象“章鱼哥”

骨骼的作用是支撑起人体重量,当骨骼中的骨质流失,骨骼越来越弱不禁风,随之而来的后果便可想而知。

图  “肾虚”公子

骨质疏松到底有多可怕

骨骼变得薄弱,但是人体并未因此变得更轻,因此单位体积骨骼所负担的人体重量便增加了。骨骼也是有情绪的,当它不堪重负的时候,它不会大喊大叫,它只会以“疼痛”来告诉你它有多难。

腰背部疼痛往往是最先发生的症状,早期一般疼痛症状较轻,且为一时性,常常发生在从安静状态开始活动时,如晨起起床,翻身,坐下开始站立等情形,疼痛症状持续时间不长。

随着骨质疏松的加剧,腰背痛逐渐变为持续性。典型的骨质疏松表现为卧床休息后明显减轻,站立位时显著加重。

当腰背部发生了剧烈疼痛,那您一定要警惕是否发生了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又叫腰椎病理性压缩骨折。

图  腰背部疼痛

身高萎缩和驼背是除腰背部疼痛外另一个骨质疏松典型症状。

咱们来复习一下骨的微观结构——骨骼分为皮质骨和松质骨,骨骼最外面一层坚硬的骨外壳是皮质骨,负责“硬”,皮质骨里面是筛孔样的松质骨,负责减轻骨的重量和“弹”,这样骨头就会又硬又有韧性。绝经后的女性,骨质流失主要体现在松质骨,而咱们的脊椎,主要是由松质骨组成的。

脊柱是人体的中轴骨,人体身姿挺拔也好,婀娜多姿也好,都离不开中轴骨与核心肌群的协调配合,简单来讲,脊柱是人体的顶梁柱,脊柱正不怕影子斜。

脊柱是由一个个脊椎堆叠起来的,而脊椎大部分由松质骨组成。当松质骨骨质逐渐流失,脊椎的抗压抗变形能力逐渐下降,当脊椎再也不能负担人体重量的时候,单个或多个脊椎便会被压扁!

没错,当骨质疏松到一定程度,咱们的脊椎会像海绵一样被压扁,除了手术治疗,难以再恢复原先的形态。当脊椎的形态发生改变,变扁变斜,整个脊柱就会失去平衡,由于胸椎有一个向后弓的自然曲度,所以当胸椎变得薄弱,在核心肌群的牵拉和重力影响下,人就会变得驼背,同时身高也会随之萎缩。

驼背所带来的附加隐患是胸廓容积的变小,肺呼吸新鲜空气的能力下降,导致部分驼背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短、口唇紫绀的症状和体征。

图  驼背

另一方面,咱们的脊神经从脊椎间隙穿出脊柱并布满全身,当骨质疏松引起脊柱塌陷,脊神经难免受压。当脊神经受压严重,还会引起下肢疼痛麻木和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生活。

要说到骨质疏松对人体最大的危害,绝对要算骨骼脆弱后引起的骨折。

由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称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简称骨松性骨折)”。骨松性骨折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患者的生活自理和行动能力也会受到致命打击。

骨骼肌肉系统也遵循用进废退法则,当患者活动受限,反过来又会加重骨质疏松。

图  腰椎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有几大特点

发生身体变换体位或持物等动作时,即使没有明显的外力而发生了骨折。也就是没有外加暴力影响的自发性骨折。

通常发生在脊柱的胸腰段、髋部和近手腕部。脊柱压缩性骨折是骨质疏松骨折中最常见的,好发于绝经后妇女,其中60-70岁的患者发病率最高,此后发病率并不随年龄增加而增高。而髋部骨折是骨质疏松骨折中病情最重、治疗最难、预后最差的。

这种骨折的发生与老年,尤其是绝经后妇女有密切的关系。

发生了骨松性骨折只是噩梦的第一步,当发生骨折的患者卧床难以活动,很有可能继发坠积性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泌尿系统感染、褥疮等疾病,给患者雪上加霜。

图  褥疮

所以可以说,骨质疏松本身并不致命,但是,骨质疏松开启了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倒计时,叩响了致命疾病的大门,是患者走向生活不能自理的“引路人”。

骨质疏松的检测方法

最简单大致评估骨质疏松的方法是拍摄X光片,当全身骨骼透光度增加,那么您就要小心自己是否发生了骨质疏松。

拍摄X光片只是初筛骨质疏松的一个简单方法,且只有骨量丢失超过30%以上才能被有经验的医师发现,所以只能当做一种辅助检查方法。

图  骨质疏松的X光表现

当发现自己X光片比正常人更“透明”,下一步可以选择进行骨密度检测,这是一种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光源,测量骨内矿物质含量的检测方法,十分常用且灵敏度高。

图  骨密度检测

当然,还有一些实验室化验检查可以定量发现骨质流失,如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检查、血甲状旁腺激素检查、尿钙/肌酐检查。还有一些更专业的骨标记物在血尿中的指标用来更详细检测骨质疏松的原因,这里便不加赘述。

患了骨质疏松应该如何治疗呢?

对于轻度的骨质疏松,可以通过改变作息习惯来改善。如不爱运动的宅男宅女,可以通过建立起规律的运动习惯来改善骨质疏松,通常每周3小时为宜,然后循序渐进,逐步走向运动生涯巅峰。

图  规律运动

全面而均衡的进食可以有效补充骨骼所需的各类矿物质和营养元素,让骨骼新陈代谢重新恢复动态平衡。这方面内容会在以后的文章中为大家详细介绍。

图  均衡饮食

预防跌倒和创伤为的是防止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避免灾难性的后果。

当然,骨质疏松也是可以通过药物来治疗的,这方面的药物包括:

 激素替代疗法

激素替代疗法:随着女性绝经期的到来,体内激素水平呈现断崖式下降,因此为了应对绝经女性激素水平不足,可以通过摄入外来激素来延缓骨质疏松的到来,如雌二醇。对于男性骨质疏松患者,可以补充外来的雄激素和睾酮。

 二磷酸盐类药物

二磷酸盐类药物,此类药物是通过抑制破骨活动来提高骨骼骨质,通过人为方法使破骨/成骨活动向“成骨”方向倾斜,促进骨骼积累骨质。

 降钙素

降钙素。降钙素的作用是降低血液中的钙,增加骨骼中的钙,抑制破骨活动,从而有效增强骨质。

 维生素D和钙

维生素D和钙。中国人讲究以形补形,缺啥补啥。钙是骨骼的主要矿物质成分,补充进体内的钙质在活性维生素D的作用下能更加有效的填补进骨骼,补充骨流失的“亏空”。

 氟化物

氟化物。氟化物是骨形成的有效刺激物,可以增加脊椎和髋部骨密度,降低椎体骨折发生率。每天小剂量摄入氟,能有效地刺激骨形成且副作用小。

若发生骨松性骨折,应及时就诊,寻求外科治疗。

经过两篇文章的交流,我们已经了解了骨质疏松的病程始末,知道了骨质疏松的可怕。那么,骨质疏松应该如何预防?我们应该如何建立科学的作息和饮食习惯?请听我们下回分解。

参考文献

林华.骨质疏松症的危害[J].实用老年医学,1997(01):19-20.

隋丽杰.骨质疏松症的危害及预防[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2):202-203.


相关文章,点击下方查看  ↓↓

  骨质疏松会不会找上我?

相关问题关注下期 ↓↓

预防骨质疏松,你吃对了吗?

“在看”我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