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深秋,画家林风眠(1900—1991)游历了苏州天平山。天平山虽然海拔只有200多米,在中国的诸多名山中算不得高峻,但它却是苏州郊外最值得一游的名胜,池水、松柏、枫林、屋舍、远山相映成趣,自然与人文融合无间,景观极富层次。此次天平山之游,给当时正努力开创艺术新境的林风眠以极大的灵感。此后,他在天平山总体印象的基础上,创作了一大批具有鲜明个人风格的山水风景画,这些作品无论在构图还是用色上都或多或少带有天平山的影子,亦成为后世公认的经典。 林风眠的秋景山水是从天平红枫得到的灵感 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天平山的秋色,造就了林风眠这位融汇中西的现代艺术巨匠。而那片曾给予他无限灵感的古枫林,从扎根天平到享誉天下,经过了400多年历史。 红树萧萧阁半开 林风眠见到的天平枫林属于枫香树,由于不是本地原生树种,因此枫香在苏州并不多见。清代苏州诗人李果(1679—1751)就注意到,西郊群山的乔木以松、栝、杉、榆为主,只有天平山有集中成片的枫林。每到深秋,丹枫与苍松相互掩映,那景色如诗如画。 范允临像 据《天平山志》记载,这片枫香树最早是由范允临(1558—1641)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辞官回苏修建天平山庄时所植。按照清初人汪琬《前明福建布政使司右参议范公墓碑》中的说法,范允临是万历二十三年进士,一开始他在南京为官,八年后擢云南按察司佥事,提调学政,在云南任职约五年后,改授福建布政使司右参议,但他没有去福建上任,直接辞官回到苏州。我国的野生枫香种群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湖北、贵州、广西、广东等省区,这与范允临的宦游轨迹有诸多重合,他在任职地或回苏途中收集枫香树苗是完全有可能的。 范允临的“萧萧阁”印章 由于缺乏当时记载,要想还原范氏当年栽枫的细节颇为不易。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件范允临行草七言诗条幅。根据意境推断,诗句描写的应该是天平山庄和山庄后的小孤山梅林,条幅右上角还钤有一枚“萧萧阁”引首章,其显然是以主人斋号入印。范允临当年拥有的宅园不止一处,但唯独天平山庄以楼阁闻名。董其昌游天平山赠范允临的诗中有“滇海奇游万里余,天平楼阁化人居”的句子。张岱到天平山拜访范允临,亦注意到山庄中的“绘楼幔阁”。 晚明吴门画家张宏笔下的天平山庄 以范允临之渊博,给厅堂楼阁及园中景物题名不会没有出典。“萧萧”原是形容风拂草木发出的声响,因为枫树遇风则鸣,故唐人常以此二字形容枫林,如张祜《华清宫四首》中的“红树萧萧阁半开”,又如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中的“红叶晚萧萧”,再如戴叔伦《过三闾庙》中的“萧萧枫树林”。由此不难想见,当年范允临根据唐诗意境在山庄营造枫林景观,而萧萧阁应该是专为赏枫而设的楼阁。 晚明时期表现秋景的设色山水图中,经常出现红叶与苍松相互掩映的画面,这颇能反映当时文人的审美取向。造园如作画,范允临为山庄设计景观时,亦注重青松与红枫的搭配。他曾在一幅描绘天平山景物的画上题道: 天平西岭草萋萋,旧种寒松望不齐。 涧底石泉流落叶,山头月出鸟还啼。 范允临《天平山》诗手迹 在距今400多年前的一个深秋时节,范允临登上天平山欣赏秋景,山中秋草萋萋,昔年种下的松树还没完全长成,看上去高高低低。他从南方带来的枫香树此时尚未形成万丈红霞的壮观,但山泉中流动的片片红叶也颇有诗情画意。 涧底石泉流落叶 郑思年 摄 年年秋色照丹枫 范允临留下了不少描述天平山景色的诗文,他吟咏春季的梅花、桃柳,夏季的荷花,冬季的瑞雪,以及四季常青的松竹,却唯独没有为红枫写过一篇诗文。来不及等到枫树长大,崇祯十四年(1641)84岁的范允临走到了生命的终点,短短三年后,国祚276年的大明王朝寿终正寝。 朱彝尊像 生于崇祯二年的文学家朱彝尊(1629—1709)晚年来到天平山时,清朝立国已经一甲子有余。他的《天平山谒范文正公祠》诗以“今睹天书银牓在,年年秋色照丹枫”结尾,并自注说:“康熙四十四年(1705)御书‘济时良相’扁悬诸南檐祠,有老枫三十本。”此时距离天平山庄落成将近百年,朱彝尊眼中的枫香树此时已显现婆娑老态,但还没达到“古”的程度。 宋荦像 1692年至1705年担任江苏巡抚,被康熙帝誉为“清廉为天下巡抚第一”的宋荦(1634—1714)和朱彝尊是同时代人,他治理江苏期间勤政爱民,救灾济困,深受百姓拥戴。宋荦也是个旅游达人,当听说天平山拥有苏州最美的红叶景观时,康熙四十年(1701)农历九月,他忙里偷闲到此一游。 连蜷雅柏攒,夭矫霜枫矗。 或绚如赪虬,或灿如黄菊。 参差青松间,一一媚晴旭。 晴朗的天气让宋荦心情大好,他注意到,天平山的枫叶在秋季呈现不同色彩,有的已经红透,有的呈现金黄,错落于苍松翠柏之间。生活在乾隆至道光年间的苏州状元石韫玉(1756—1837)对天平红枫的热爱丝毫不逊前贤,赏枫归来每每吟诗作赋,将“凉秋九月霜华零,丹黄杂糅若绣屏”的景色描摹得淋漓尽致。他还将红枫与范仲淹的先贤懿德联系起来,呼吁世人像尊敬范文正公一样爱护这些古枫树。 石韫玉像 受官宦、名士们的影响,天平赏枫活动迅速风靡起来,并逐渐成为一项吴地民俗。与石韫玉同时代的苏州人顾莼(1765—1832)在《吴中风景》中写道:“丹枫烂漫锦妆成,要与春花斗眼明。虎阜横塘景萧瑟,游人多半在天平。”聊聊二十八个字描绘出当时天平赏枫的盛况。成书于道光年间,介绍苏州民俗风物的《清嘉录》对天平红枫更是推崇备至:“郡西天平山,为诸山枫林最胜处。冒霜叶赤,颜色鲜明,夕阳在山,纵目一望,仿佛珊瑚灼海。”苏州人做事向来讲究时令,过去以农历十月十五日下元节后为天平观枫活动的最高潮,看过了枫叶,一年的游事才算圆满。 风景天然足漫游 吴昌硕《天平山看枫》手迹 清代自道、咸以来国是日非,太平天国战争结束后,苏州很多名胜古迹已是面目全非,旅游活动亦受到影响,但天平赏枫的习俗依然延续了下来。光绪乙酉年(1885)深秋,客居苏州的吴昌硕(1844—1927)跟随朋友到天平山游玩。当时的天平山虽然荒凉,但百年古枫在历经风霜洗礼与朝代更迭后展现出的惊人生命力,还是让吴昌硕震撼不已。直到夕阳西下,一行人才兴尽而归。 吴湖帆1949年所作《天平秋色》扇面 吴昌硕诗、书、画、印俱佳,是中国艺术史上承前启后的巨匠。在他登临天平后的百年间,接踵而至的赏枫人中有徐悲鸿、颜文樑、吴湖帆、陆俨少、李可染、林风眠、林散之等赫赫有名的艺术大师,甚至连京剧泰斗梅兰芳也曾倾倒于天平红枫的艳丽。他们有的专程为写生、寻找艺术灵感而来,有的只是偶过姑苏,应友人之邀到天平作半日闲游。 陆俨少所作天平红枫写生画 随着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兴起,天平红枫名声的传播已不完全仰赖名流才子们的诗文书画。1927年春,以提倡旅游为宗旨的《旅行杂志》由近代银行家、旅游业创始人陈光甫创办于上海。《旅行杂志》1935年第十号在显著位置刊登了天平古枫林照片,并有关于天平红枫的介绍:“(天平)山多枫树,秋深时枫叶冒霜尽成红霞,又为苏地著名佳景。”民国时期,类似有关天平红枫的介绍屡屡见诸报章、杂志,让天平红枫迅速蹿红。 《旅行杂志》1935年第十号刊登的天平古枫林照片 当时负责管理天平山的范氏家族也主动顺应潮流,推动天平山旅游开发。1933年9月10日,灵天路的前身景范路正式通车,极大方便了前往天平赏枫的游人。为这条路的建设奔走出力的人中就有范氏后裔,该道路最后被定名为“景范”,正是取景仰范仲淹之意。1948年,由艺林出版社社长、范仲淹第二十九世孙范懋达主持编印,范烟桥、范君博等范氏名人提供文化支持的《天平山导游》正式对外发行三万册,这也是最早一本专门介绍天平山的旅游书刊。这本口袋书以“霜枫红拥御碑亭”彩图为封面,主打红枫品牌以吸引游人。范懋达的同宗兄弟范以日还欣然赋诗称道红枫之美: 夕阳红树最宜秋,风景天然足漫游。 系个舟儿安个砚,不须磊石再成楼。 1948年出版的《天平山导游》封面 1949年4月27日,苏州解放。不久之后,范氏族人将包括天平山在内的族产捐献给人民政府。1954年初,当时的苏州园林管理处正式接管天平山,并于是年5月开始陆续修缮御碑亭、接驾亭、高义园等建筑,疏浚十景塘,对历经劫难存活下来古枫开展保护工作。同年8月1日,天平山作为公共景区正式对游客开放,一年一度的天平赏枫民俗不仅延续了下来,而且相比以往更盛,慕名前来采风、写生、创作的文学家、书画家、摄影家不知凡几。改革开放后,景区管理处对天平古枫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并逐年补种枫树,显著提升了红叶景观效果。如今每到深秋,游人来到天平,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枫红、松青、水碧的绝妙景观,比之古人所见可谓远胜矣。 撰稿:天平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 俞正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