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只杯盏,价值一座城!仪征一窑主“点土成金” !

 zdjphoto 2019-10-16
天目盏,茶器,
在古代,
一只顶级的天目盏,
可以换一座城池

天目釉,是我国宋代创造的一种珍贵色釉“古法曜变天目釉”已经失传700余年孜孜不倦地相承一脉是匠人的创作初心。在仪征新集镇,陶艺家吴晓勇认为,让失传已久的艺术瑰宝在中国的土地上“复活”是他的创造源动力。

经过多年潜心研究,他成功再现了“古法曜变天目”的绚丽斑斓。

吴晓勇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青年专业人才委员会委员;

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沙窑烧成技艺”项目代表人

其创立的“晓勇窑”成为继古时“白沙窑”之后的扬州唯一现代窑口


吴晓勇,是安徽芜湖市无为人。2014年底,他来到仪征新集定居,因为仪征有他制作天目釉釉料所需要的红土。

钻研天目釉制法,是吴晓勇一步步摸索、一次次失败中慢慢得出的经验一窑放进去600多件,陶器素胚在1300度左右的密闭高温下,淬炼近20个小时后,能过关的成品只有几个。多数都是试验失败品,成本巨大


进窑一色,出窑万千。在仪征这几年,吴晓勇每天都重复做同样的事情。这是一项寂寞的工艺,基本都在希望、等待、失望这样的心情中循环度过。

    幸运的是,他在这里终于研制成功,成功再现了“古法曜变天目”的绚丽斑斓。

吴晓勇静心研究和守护天目釉多年,他的作品在全国声名鹊起,在传承陶瓷文化交流传播方面不遗余力,作出了很大贡献。

台湾著名陶艺大师陈金旺:

扬州的吴老师一直是一个专注的陶艺家,他不仅在它陶瓷的专研以外,在两岸的交流,尤其是在陶瓷方面的交流,我觉得他更是不遗余力。

在吴晓勇的设想中,
未来,在新集镇区
一块新的陶瓷研学基地
将向更多人展示陶瓷的魅力
天目釉盏的美,
将融入仪征百姓的日常。


编辑:言文

审核:赵国民

为吴晓勇老师的工匠精神

和作品点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