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胡华名师工作室 ,作者Huhua “游戏课程化” ≠ “课程游戏化”,近来,这个问题一直被热议。 今天,一起来听听胡华园长对这个问题的一些认识。 1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真的做到了吗? 在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这句话被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 “如果说‘基本活动’应该是带有基础性和根本性的主要活动。用‘基本活动’来界定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地位和作用,那就意味着在幼儿园中,游戏不是一个限定在某个时间段中的暂时性活动,也不是一个局限在某个特定区域中的局部性活动,而是一个存在于幼儿园教育中的带有基础性和根本性的主要活动。”华东师范大学王振宇教授如是说。 然而,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大多数情况下,游戏并没有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尤其是在处理游戏与课程、游戏与教学的关系时,还存在着严重的孤立和隔离的倾向。 以上观点来自于《华东师范大学王振宇教授:论游戏课程化》一文 目前,大部分幼儿园实施的依然是将游戏与学习活动割裂开的一种教育模式,“排排坐”的学习方式依然是主流。很多同行都知道,在儿童的学习活动中加入游戏是非常必要的。但幼儿园教育课程的改革就“仅此而已”吗? @ 爬树的孩子们 2 “游戏课程化”与“课程游戏化”的差别在哪里? 对于孩子们来说,游戏既是他们的天性,也是他们的权利,还是他们学习的主要途径。目前,学前教育领域都在进行课程改革,也在呼唤更有生命力的课程体系。但大部分园所的探究与实践,所做的只是将游戏纳入到课程中,增加课程的趣味性,不再以单纯灌输与讲授为主。也有很多人以为,这就是“游戏化课程”,但这种将游戏嵌入课程中的做法只是在传统课程的基础上有了提升,只能是“课程的游戏化”而已。 王振宇教授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游戏课程化”是建立起一种“儿童就是目的”,而不是“课程目标才是目的”的新课程模式。(这个说法实在太赞,这样就不会总有人问我们课程目标如何划分与体现,而忽视了儿童是显现的承载课程目标这一重要事实。) 这种课程模式的出发点是儿童,目标也只能是儿童。这种全新的以儿童为出发点的课程模式才是当下课程探索应努力的方向。 @夏日里的肆意奔跑 3 我们的课程是“游戏课程化”吗? 近几年来,我们的“生活化课程”也赢得了很多人的关注,那我们的课程背后有着怎样的思考脉络?它和“游戏课程化”之间又存在什么样的内在关联呢? 我们课程探索的沿革... 2013年夏天,我们决定,开始对课程进行改革。之前,我们一直在探寻,什么样的课程不仅能满足儿童学习的需要,还能促进他们心灵与智慧的成长。这本质上也是对儿童游戏与学习需要的重新关注。经过几番讨论,我们决定,将课程改革方向锁定在了“回归与还原儿童本真生活”上。我们想完成一套涵盖儿童学习特点,又能满足他们发展需要、还能最大限度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也能帮助家长学习提高的课程体系。 之后,我们做了三件事情...... 第一步:生成课程 重新审视与观察儿童的游戏,倾听儿童学习的需要 坦率而言,在课程探索初期,我们并未有更全面的思考,但我们花了很长时间观察他们的游戏,记录他们的语言,倾听他们的学习需要,找到他们的兴趣点,以此来确定课程的主题。 这个阶段,我们大约花了2-3年的时间来完成这一探索。因为,对于教师而言,将课程与生活意义相连接的自觉意识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培养起来。 第二步:畅游日活动课程 我们在记录的基础上和孩子们共同生成了一些活动,这些活动先是被固化下来,形成了每周五的儿童“畅游日”。对儿童而言是更自由、更放松、更能遵从自己的意愿,就是他们最喜欢的游戏活动。 每个周五,我们都会有意识地不安排那些所谓的有价值的学习活动,而是给了孩子们更多、更自由的游玩空间与时间。这一天是孩子们可以畅快自由游戏的日子,所以,这一天被命名为“畅游日”。 “畅游日”活动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让我们知道真正的儿童发展就是在游戏中完成的。这一探索也成为了“生活化课程”的雏形。甚至,它也成为我们课程中一直保留的一个重要部分。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今日“畅游”活动照片 小班“玩泥巴”;中班“记录夏天”;大班“夏日集市” 第三步:将儿童生活与游戏的线索形成结构化的课程主题 生活化课程绝不仅是回归生活那么简单,其背后的哲学更值得我们关注。我们只有回到民族文化的哲学体系里去,才能将生活、儿童与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生活化、游戏化的课程。 之后,沿着文化的脉络,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按照四季变化有序开展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将课程依托于传统、文化与自然之后,儿童的学习不再脱离当下的生活,又有了更深的涵义。 可以说,在课程中,看到儿童,看到游戏,看到文化,才是课程一直坚持和探索的方向。 @ 大班《身体的密码》的学习成果分享现场 我们将探索出的课程模式命名为 “生活化课程” “游戏课程化”不是一个纯粹的理念,而是一种立足于儿童生活的实践探索与思考。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生活就是用游戏的方式展开的。其实,“生活化课程”的本质就是“游戏课程化”的另一种呈现方式。 这套课程思想的架构的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脉络,也有着很强的内生力。课程的立意和主题都是文化、科学、艺术、哲学这些人类最美好的东西,这些追求和儿童本性中的追求高度契合,学习的过程,也是他们运用游戏方式追寻精神家园的过程。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即使不借助符号认知,儿童也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完成学习。而这个方式就是他们自己的游戏。在儿童眼中,生活有着无穷无尽的变化与乐趣,激发着他们探索的欲望,他们会主动运用感官,在思维层面进行判断、推理、整合与加工。课程以儿童发展为核心,通过还原儿童生活,帮助他们从不同层面完成学习,课程的表现形式也是生活化、游戏化的。 @ 大班《生命的诞生》课程现场 模拟胎儿在妈妈子宫中的形态 3 1 1的课程呈现方式, 为每个儿童的学习与思考都插上了翅膀 如果说中国哲学文化的营养是养育“生活化课程”的地基,那么课程和探究主题的选择就是课程的灵魂。我们从个体经验中最朴素的一些好奇开始,力求用文化作为解读生命的钥匙。 这样的课程思路基于儿童,又不离开实践,且有文化的滋养。立意大,但正符合儿童对世界的整体性好奇;操作细,正呼应孩子探究世界的小步伐生活。 “将课程看作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教育过程,课程需要根据幼儿的现有水平和实际状态进行及时调整和评估。换言之,这种课程需要依靠幼儿经验的不断融合和累加。由于幼儿的经验各不相同,而学习又是个体化的,因此课程具有不确定性。但无论怎样他背后都蕴含着对人的地位和价值的问题的不同看法。” 王振宇教授的这一观点也印证了我们在实践中的探索。我们多年探索生成的“3 1 1”的课程模式满足了不同个体的不同学习需要,也尊重了个体的成长发展的需要。 “3 1 1”的课程模式,是在课程线索的大框架之下,每周有一个主题,以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开始,儿童们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和兴趣特点自行选择研究的问题,有小组教学活动,集体教育活动。 “畅游日”具有明显的游戏中整合和反思特征性,具体项目和具体活动的缘起也是教师和幼儿逐步共同生成的。这是一种非常自觉的课程意识,是对生活经验意义的探寻与引导。 @ 大班《我的家族印记》课程现场 “3”是指一周前三天的小组教学。课程之初,儿童们和老师们一起讨论、思辨。小组教学主要是营造一个有呼吸感的课程。在这个有呼吸感的课程中,教师呼应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关注到每一个儿童学习的特点。课程要求成人要倾听每个儿童的想法,接纳他们独特的思考,使儿童的思维始终处在一种持续性的分享过程中。教师要为儿童创造一个有安全感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下,幼儿是很松弛的,师幼是平等的,以此来保证幼儿的思想的绽放。 第一个“1”是周四的分享总结。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将儿童们零散的信息结构化,帮助儿童把认知变成能力,以提升儿童们的思考能力、思维能力。 第二个“1”是周五的“畅游日”活动。每周五的“畅游日”是儿童们特别期待的日子。在这一天,孩子们以游戏化的方式呼应与拓展前四天的学习经验。 以大班四月份第一周《家族印记》的学习为例 这样的课程模式让每个儿童的生命力都能够借由课程得以抒发,教师也会重新和真实的自己对话。 儿童的整体生活、游戏和对世界及自己的思考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哲学上可称之为混沌之美)。成人只是在哲学思考时才能似乎回到了本源,用经验重构对世界的整体认知。只有渐渐老去的时候,生命的整体感伴随着豁达再次呈现。而儿童,则无时无刻不在体现出思考与学习的整体性与完整性。 4 写在最后 华东师范大学的古秀蓉博士说:“她从未来过北京,这个城市她不怎么有兴趣。但自从结识我以后,来这个城市的理由好像又多了一个。” 我和古老师从未见过面,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可以在电话里、微信里热络地交流着专业。这个月,她参与的王振宇教授的研究团队要在成都举办一个学术会议,就是探索幼儿园课程探索中的“游戏课程化”的问题。她诚挚地邀请我参加,说可以和“安吉游戏”做一南一北的呼应格局。但那段时间,因为一些特殊工作,我无法脱身。 之后,我发给了她我们记录的课程的片段。没想到,这又让我们两个人开始了新一轮的热烈讨论。她把王振宇老师的文章发给了我,我开始认真学习与研读。 这次讨论,花火四溅,我决定要将我们的一些思考与探索写成文字。古老师本科学的是中文专业,硕士读的中国哲学史,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博士。因此,她的观点总是充满了高度却又极易被理解。这篇文章中的许多观点都是古老师所提到的。比如下面这一句: 文化与教育看似有很多外显形态,容易被人随意拼搭,但内里却有文化的选择性的价值区分。真正的教育思想的沉淀还是需要把住文化内里的那条线。儿童教育就是要在历史文化和儿童文化之间寻找到那把钥匙。 更多胡华老师的文章 |
|
来自: 紫竹天使qd9ry2 > 《幼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