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一首诗太上隐者《答人》,山中无历日,隐者自怡悦

 Zhanjh1936 2019-10-18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唐代:太上隐者《答人》

“道隐无名”,太上隐者才是真正的隐士,不求名,亦不求人知,世上也没有留下他的名字。这一首诗,不过是回答人的话语。隐者本也无意把它当成诗,不过是用语言顺口说出自己的志趣,如佛家的偈语,岂有意为诗,恰好是诗的形式,而居然恰好合乎诗。听他回答的人,刚好也喜欢他的回答,羡慕他的隐逸之趣,于是记诵下来,当成诗而流传。如果没有这个问答,也就没有这四句诗被世人所知,也不会有人知道有此太上隐者存在。

古代留有名字的隐士也有很多,成为隐士的缘由或各有不同,但是既为隐士,隐士也有隐士的准则。隐士的生活,自与凡俗的熙熙攘攘之状不同。尘世之人,虽然没有做过隐士,也没有做隐士的念头,但是对隐士也有一定的认识。如太上隐者那样,卧松树下,枕着石头而眠,长年在山中,不计历日,不知年月,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非常符合隐士的特征,是真的隐士无疑。

诗中,可以看出,太上隐者对自己隐居的生活可谓非常惬意。无拘无束,无牵无挂,唯适己意,悠悠度日。尘世的人见了,也颇生羡慕之心。虽然尘世的人,可以与之接近,可以与之对话,但是又觉得相隔那么远,可羡而不可及,可致而非所求。正是有着不同的追求,各自安于自己的生活,彼此有可羡之处,而断不愿意相互交换。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这一联,深得隐士隐居之三昧,含有不尽之意。也只有隐士能不为历日所限,逍遥山中,不管年月。真是隐者之语,非尘世间凡俗诗人所能道,所以也历来被人称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