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作为古人的古文的理解,因为个人的不同,会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这句,通常的翻译是不担心别人不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只在意自己是否理解他人。 作为哲学的阅读理解,就绝对不能这样。首先不己知仅仅是古人的语法不同吗?即不己知,就是不知己。那便是上文的翻译。但倒装句就一定是倒装?不能正装吗?不己知就是不己知。也就是自己不能明白自己。 想必孔子就是这么想的?绝对不是。从粗略的历史文化了解,汉董仲舒独尊儒术的时候就提过前秦文化殆失怡尽,宋程朱理学仍然如此强调先秦诸子文化断裂千年。如此程朱估计连董氏的解读都不一定认可,何况他人?故,所有的论语语句的解读都是作者的个人理解。于是对于孔子批判的眼光阅读理解的时候,就不能狭隘了孔子,更不能狭隘了自己,最后写出成书,更是害人害己,还自以为国学大师了。 这句话的正确理解就是,不担心自己不能知道自己,更担心自己不知道他人。一个更字,表明人首先要理解自己,相对于知道他人,则知道他人就更重要。 随便用什么知识想想,一个人连自己都不能了解,如何去了解他人?孔子不会做,普通人也不会做如此简单的表达。可能限于也是必定限于古人文辞语法的简陋——现在叫文言文,其实是误会了古人——不能尽意发挥而已。 文意通常是最不重要的,文意背后的真理和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即读书多活,学以致用。 如何知己?如何识人? 浅尝辄止,就是说的书呆子。故,本书如果成了系列,不在意批判孔子,重在批判书呆子的读书方法。甚至连批判都不是,只是提示如何阅读理解。这 便是知己。理论的知己通常都很难表达和理解。举例普通的方法,问自己会什么?懂什么?为什么别人不同?为什么做不到?为什么听不懂?为什么不能统一?通常我会用最常用的好坏的标准举例。——如果引申到论语中,就是仁义礼智信。——我给狗一块骨头,狗就对我摇头摆尾,忠诚不已。除了狗会发疯咬我之外,这狗还会咬别人。于是,这狗是好,还是坏呢?如果结合现实中的爱狗和恨狗之冲突来理解,只能说明5000年的中华文明没有提高人们的素质,且仍然存在于最低级的标准层次中苦苦挣扎。而对于这个例子的好坏的标准,自然不难理解,故不多说。 如果一直按照以上的方法,逐步提高知己的能力,则识人就不是个问题。人和己是一个完全相同的动物。无论是知什么,识什么,都有一个完全看得见的方法,就是经验。经验是什么?就是事件和感受形成的数据库。于是就到了哲学的高度,任何事物的判断都是一个数据分析的过程。这可能慢慢就有点难以理解了,但其实是一样的,只是我们没有把他们联系起来而已。 这就是数学的重要性。当数据分析,变成了历史,——人所有经历过的事和感受,如日记,都是历史的一个形态。——就形成了眼光和智慧。回忆人生,就是翻看自己的历史。阅读历史,就是了解人类的记忆。如何看历史?并形成智慧?感受自己重要的事。人为什么会有经验?因为吃亏和成功。然后就有了指导意义。看历史同样如此,兴衰和灾难使人思考和提高。 当跑题的历史,研究透之后,就发现人类的一切悲剧,都是因为教育和本能。这就是人性的基因。自私和同情俱存,攀比和分享共在。如果可以再简化一点,那就是利益。 当建立在利益为基础的人性和社会矛盾彻底理解之后,读心术就诞生了。这就是识人,也是知己。 因此,读书至少要读到这个程度才是小有心得。至于,更详细的知己识人,利益矛盾如何解决,如果能读出来答案,则不就是古人常说的得道?后面的篇幅慢慢讨论哲学的思维答案和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