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获2亿融资却被指“抄袭”茶颜悦色,新茶饮该如何提升竞争力?

 阿铎1 2019-10-19

前些日子,王思聪投资的奶茶品牌LELECHA楽楽茶(以下简称“乐乐茶”)联合坚果品牌“三只松鼠”推出新品“坚果茶宴”系列。

9月21日晚8点,乐乐茶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款浓郁中国风的系列新品(现已删除),不曾想却被网友质疑抄袭茶颜悦色,随即引发舆论的不断发酵。

广大细心网友对比了两家的产品,乐乐茶本次新品中有四款产品涉嫌抄袭茶颜悦色,分别叫:卿卿乌龙、胭脂拿铁、葡萄抹茶、桂花陌。

如此看来,两个品牌的新品不仅是名字“撞车”,杯子的视觉设计也雷同,都是中国风图案设计;产品组合也一样,都是茶底+奶油+坚果;甚至连选用的配方原料也都十分相似,幽兰拿铁是红茶+碧根果,胭脂拿铁也是红茶+碧根果。

22日晚,茶颜悦色微博发文疑似回应“抄袭事件”,称“每个品牌都在努力打造自己的‘护城河’……但也是在此过程中,迸发出了很多‘不管不顾的原创’,在信息不对称的现状下大家能否保留对‘原创’二字的敬畏和底线,而不是以此为遮羞布”。

尽管没有正面提到乐乐茶,但在字里行间里,毫无疑问表达出了不满和无奈,该条微博也被解读为对乐乐茶的暗讽。

有人说,在新茶饮领域内没有秘密。尽管在新茶饮领域类似的“撞脸”事件屡见不鲜,但这样赤裸裸的抄袭却真不多见。

由此我们不得不引发一个思考:在频繁抄袭的背后,新茶饮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应该如何把握?

乐乐茶究竟“抄袭”了多少?

茶颜悦色是2013年创立于长沙的茶饮品牌,到产品包装到店面设计都是主导中国风。一直以来,茶颜悦色都只在长沙本地发展和扩张,直营门店数量已经超过100家。

在网络上也有着大量拥护其品牌的粉丝。2019年8月,茶颜悦色获得阿里巴巴的间接投资。

乐乐茶则是2016年在上海诞生的新茶饮品牌,主营软欧包和鲜果乳酪茶,是社交分享软件上常见的品牌。这一次乐乐茶“撞脸”茶颜悦色,网友也是为其鸣不平。

外观包装

相信很多人一定会说,如果把“坚果茶宴”换成“茶颜悦色”的话,那么一定可以以假乱真,完全分辨不出来。也正是如此雷同的包装,成为了外界诟病乐乐茶的最大理由。

产品名字

乐乐茶此次推出的总共有4款产品,分别是“卿卿乌龙”、“胭脂拿铁”、“桂花陌”和“葡萄抹茶”。

但很巧的是,“卿卿乌龙”撞脸了茶颜悦色的“声声乌龙”,而“胭脂拿铁”又让人很自然的联想到茶颜悦色的“幽兰拿铁”。至于说另外两款,则与茶颜悦色的“桂花弄”和“抹茶葡萄”相似度近乎100%。

产品组合和原料

众所周知,茶颜悦色的经典产品组合为“茶底+奶油+坚果”。以“幽兰拿铁”为例,采用进口红茶,配以雀巢鲜奶、淡奶油和进口碧根果为原料。

很巧的是,根据其官方介绍,乐乐茶采用的也是“红茶+碧根果”的原料搭配,难免让人有所猜忌。

产品价格

乐乐茶此次推出的四款新品,价格集中在16元-19元,与茶颜悦色的定价区间接近。

茶饮同质化现象严重,

打造原创产品势在必行

最近几年,“奶茶文化”异军突起,不少年轻人在网红奶茶店排队一个多小时,只为买一杯奶茶的现象更是常见。哪款产品火了,其他大大小小的品牌也会紧随其后,相继推出类似的产品,试图分一杯羹。

新茶饮行业抄袭风盛行,产品同质化严重,已成为该行业的突出问题。其实,关于奶茶行业头部品牌的抄袭并不是第一次发生,早在去年底,喜茶和奈雪的茶创始人就针对“抄袭”事件在朋友圈隔空喊话。

市场竞争不可避免,产品创新才是王道。喜茶曾经透露过这样一个消息:“我们每天都在研发新品,我们研发储备的新品是上新新品数量的几倍”。

只有保持不断的推陈出新,才能给消费者持续新鲜感。不过,产品复制的速度太快了,这也就意味着,品牌即便能够通过创新保持产品领先,也只是暂时的优势!

创造产品“唯一性”,

构建品牌壁垒

其实在奶茶业,是缺少产品壁垒的,要想长久吸引消费者,很难单纯通过产品实现。所以,打造品牌壁垒尤为重要。品牌壁垒,就是通过一次次累计、塑造出来的整体形象,来引起消费者的主动行为。

品牌的累计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需要用心打造,而这也是其他品牌抄袭不走的。在新中式茶饮行业的未来战场上,品牌应更多与消费者沟通,形成强品牌+高品质的效能叠加,才有机会提升品牌溢价,形成自己的品牌壁垒。

奶茶行业应携手共同遏制抄袭之风,着眼于打造自己独特的品牌,提高版权意识。只有在良性竞争之中,奶茶行业才能获得长期的发展。

就如同茶颜所说:“每个产品都在努力打造自己的护城河。”每个企业都应该着眼于关注自身品牌的发展,保持对产品原创的一颗敬畏之心。

总结

在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茶饮界中,餐饮老板需要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文化,形成品牌壁垒,才能在竞争中形成优势,获得消费者的喜爱。

同时,在遇到此类问题时,由于很难确定究竟是“抄袭”还是“模仿”,因此不仅在产品上需不断创新,而且还要在营销上不断玩出花样,不断给消费者制造“惊喜”。最后,就是在供应链和产品质量保障上,尽可能的做到极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