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从专业角度谈谈什么是自尊?

 九州君子好人 2019-10-20

自尊是自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有关于自我的主观体验。Harter认为,自我是由三个既相互独立又关联的成分构成,即自我概念(self-concept)(关于他是什么样的人的观点)、自我控制(self-control)(他指导自己行为和活动的程度)、自尊(self-esteem)。我们已经涉及了自我概念和自我控制,这一节我们重点探讨自尊,特别是个体自我意识的飞跃期——青少年时期个体自尊的发展。根据祝蓓里、林崇德对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特点的描述,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开始分化,青少年在心理上把自我分成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两个部分。这种分化形成了青少年思维或行为上的主体性,产生了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判断和控制自己言行的强烈要求和体验。自尊正是在个体对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加以比较的情况下产生的。在这一时期,个体的自尊水平不仅对于其面对青少年期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危机有重要作用,对个体一生的健全人格发展也会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准确地了解青少年自尊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是非常必要的。在这一节中,我们将首先厘清现代西方心理学和中国本土心理学中对于自尊的不同定义,并针对青少年期的自尊的发展,介绍相关的研究进展。

心理学:从专业角度谈谈什么是自尊?

关于自尊的定义:

“自尊”一词来源于拉丁语“aestimare”,是指个体对自身价值的估计。牛津英文词典的定义是“欣赏自己”。“自尊”一词在西方至少可以溯源到古希腊,如古希腊哲学中认为Allotriosis(自我异化)为万恶之首,Oikeiosis(自爱、自得、认可自我)则为终极目标。在古希腊黄金时代,Oikeiosis被视为众善之源,以此为中心辐射出重重爱的圆环,先爱自己,次及子女,再及于家庭,以至全人类。柏拉图称“理性的自爱”为求进步之所必须,唯有自爱能“使人关心自己的未来”。亚里士多德将快乐等同于自得,充分发展自己的特殊天性就是至善。关于自尊的解释有很多,每种说法都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自尊的含义,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自尊内涵的自我胜任取向

这种定义由James最早提出,他认为自尊是个人对自己抱负的实现程度,即自尊=成功/抱负。有的研究者提出,一个人的自尊由真实我(real self)与理想我(ideal self)之间的差距决定,真实我是自我中成功的、已经实现的那部分,理想我是个人期盼达到的那部分。

自尊内涵的认知取向

这种定义认为自尊是个体对自我知觉的总和。如Steffenhagen认为,自尊包括自我概念(心理的)、自我意象(身体的)和社会概念(文化的)。但他只强调了对自尊的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认知,没有提到自尊的体验方面。

自尊内涵的感情取向

Coopersmith指出,自尊是指个体在社会比较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自我价值的评价与体验。Brown提出自尊即自我体验,把自尊定义为对自我的情绪性的感觉,并认为高自尊就是对自己的总体的喜爱。

自尊内涵的结构取向

这种定义认为自尊包括自我评价和自我接纳两个维度。如Tafarodi等人的研究认为,总体自尊有两个维度,即自我能力(self-competence)和自我喜欢(self-liking),前者指对自己价值的评价,后者指自我接纳的程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