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二的传奇人生之快意恩仇

 单身公害到底 2019-10-20

摘要:王婆教唆杀人,手段老辣熟练;实力派演员何九装病喷出“几十两血”;十字坡人肉作坊堪比《人皮客栈》;玉环步,鸳鸯脚首现江湖;钢铁直男也有心动女生;机缘巧合,继承“神器”,走上行者之路;断臂除煞,因祸得福,成为长寿好汉。

王婆不仅智力过人,其动手能力也是相当强悍的。县里有个卖水果的半大孩子,叫郓哥儿,虽然只有十五六岁的年纪,但是已经开始养家糊口了。郓哥儿来找西门庆,被王婆一顿栗暴打出去。“那蓝雪梨四分五落,滚了开去。这小猴子打那虔婆不过,一头骂,一头哭,一头走,一头街上拾梨儿。”也许是我这个人比较容易心软,每次看到这里都感觉挺心酸的。王婆一把年纪,其作风之彪悍不减当年啊。

郓哥儿带着武大来捉奸,潘金莲第一时间顶住了门,西门庆却躲到床底下去了。这两个人,谁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一目了然。前面讲了潘金莲是有一定的能力和主见的。当然了,要看跟谁比,如果和王婆比,她这点能力就跟三岁小孩差不多了。西门庆比之潘金莲还略有不如,得到潘金莲的提醒后,西门庆才反应过来,踢倒武大郎后扬长而去。苹果手机维修网点

男人其实特别容易心软,像小孩子一样很好哄,所以才有了“枕边风”的说法。但是女人狠下心来,十匹马也拉不回来。不管潘金莲有多少值得同情的地方,但是有两件事情是无法被原谅的。第一,武大郎被踢成重伤,卧床不起。潘金莲不管不顾,不闻不问,明目张胆的与西门庆私通;第二,用砒霜毒死武大。虽说是王婆教唆杀人,但潘金莲是直接凶手。

如果说王婆撺掇西门庆与潘金莲偷情是民事纠纷,还构不成犯罪,那么她提出毒杀武大的主意已经是“教唆杀人”的刑事犯罪。王婆阴狠毒辣的一面才真正显露出来。在“毒杀武大”的案件中王婆没有直接杀人,但是她却主导、操纵了整个案件。她主要做了五件事情。第一,教潘金莲下毒的手法;第二,武大毒发时的症状以及处理方法;第三,武大死亡后的症状以及处理方法;第四,如何应付官府的查验;第五,毁尸灭迹,消除证据。

很多事情都是细思极恐。通过这些细节,我们完全有理由怀疑王婆是一个惯犯。也就是说,王婆很可能不是第一次做这种杀人的勾当,要不然不可能把武大中毒和死亡的症状说的分毫不差,并且采取恰当的处理措施。在整个事件中,王婆处事的沉着冷静,老辣熟练,以及丰富的反侦察经验让人不寒而栗。

施耐庵说女人哭有三种:“有泪有声谓之哭,有泪无声谓之泣,无泪有声谓之号。”这个说法形容的十分贴切。武大死后,潘金莲干号了半夜。这个场面还真是滑稽又搞笑。

实力派演员何九叔登场了。何九叔是个很精明的人,连王婆都对他忌惮三分。他看出了武大死亡的疑点,想要声张,却没人做主,又忌惮西门庆的势力,心里拿不定主意。真正考验何九叔演技的时候到了,只见他“大叫一声,望后便倒,口里喷出血来”。何九叔也真是拼了,为了装病直接喷出“几十两血”。

回到家里,何九与老婆商量对策。他的老婆连名字都没有,但是却是一个十分有见识的女人,给他出了一个很好的主意。他老婆说:“武大之死有没有问题很容易判断。问她几时出丧,如果停丧在家,等武松回来再出殡,那就没有什么问题,这事跟我们也没有关系了。如果她迫不及待的要火化,那这事肯定有蹊跷。你假托去送丧,到时候偷两块骨头回来做证据。武松回来,如果问起来,就把证据给他;如果不问,那也没我们什么事了。”这对夫妻真的是了不起,十分有生存智慧。有时候想做一个正直的人,并不是那么容易的。盲目冲动与强出头,不但帮不了别人,反而给自己惹下杀身之祸。只有运用智慧才能“曲中求直”。

王婆低估了何九夫妇,也低估了武松。武松闯荡江湖多年,见多识广,并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他得知噩耗后做了三件事情。首先,仔细盘问潘金莲与王婆,虽然没有发现什么破绽,但并没有全信她们的话;接着他去找了何九叔,得知武大死因可疑,并且取得了物证;最后又找到郓哥儿,得知事情的前因后果。至此整个事情的真相已经浮出水面,人证物证俱全。按我们今天的法律程序来看,至少可以立案调查了,但是结果很不理想。武松知道结果后既没有大吵大闹,也没有恨社会不公,而是先稳住县官,然后选择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说实话武松在没有喝酒的时候做事非常有条理而且头脑清晰。他处理事情的方式完全符合一个成熟男人应该具备的素质。但是武松除了理性之外,还有感性的一面,那就是血性。武松强拉了四位邻居作证人,威逼潘金莲和王婆写下供词,然一刀杀了潘金莲。在生命的最后关头,王婆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武松逼问王婆时,王婆反复无常,嘴硬不招。武松又问潘金莲,潘金莲经不住吓,很快就招供了。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潘金莲跟王婆比还是太嫩了。这种死罪,不招还有一线生存希望,招了就只有死路一条。王婆作为一个老惯犯,当然深谙“坦白从宽,牢底坐穿”的道理,但是碰到潘金莲这个“猪队友”,她也无能为力。王婆的结局也很惨,凌迟处死。

身为奸夫的西门庆当然也免不了一死的结局。很多人奇怪武松杀西门庆为何要用刀?这是欲扬先抑的手法。比如景阳冈打虎,武松轮棒直劈,树倒棒折,而后徒手面对怒虎,最终却将其击杀,这才是真正的神威。杀虎犹不用棒,杀一鼠子何足用刀?武松握刀而来,一往直前,刀反踢落街心,一起一落,气势跌宕起伏。然而最终轻巧地制服对手以表武松之神威。杀鼠子用刀者,狮子搏兔亦用全力也。

孟州牢城位于今河南焦作孟州市。在孟州附近的十字坡,武松结识了新的朋友——孙二娘和张青。作为第一个出场的女将,孙二娘并不是一位高颜值的美女,而是一个膀大腰圆,目露凶光,穿着暴露的悍妇形象。孙二娘“终日打雁,却被雁啄瞎了眼”,栽在武松的手里。当时的场面是这样的,只见“武松就势抱住那妇人,把两只手一拘,拘将拢来,当胸前搂住。却把两只腿望那妇人下半截只一挟,压在妇人身上。”如果孙二娘是一个美女,这个场面还是相当香艳的。只是潘金莲如果看到这个画面,会不会气得吐血,然后大喊一声:“放开那个女人,冲我来!”

菜园子张青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在入赘孙家之前,干的就是杀人放火的买卖。虽然他自己本事低微,但能够同时与水浒两大神人(鲁智深和武松)结为兄弟,自然有过人之处。这个人还是很有眼力见儿的,老成持重,而且很讲义气。

这夫妇二人都是心黑手辣的人,开的是黑店,卖的是“人肉叉烧包”。当时张青夫妇带着武松参观了人肉作坊,只见“壁上几张人皮,梁上吊着五七条人腿”。是不是感觉比《人皮客栈》还恐怖。没错,类似吃人肉的情景,在书中还有很多处。比如梁山泊脚下朱贵开的酒店,揭阳岭“催命判官”李立的黑店,另外李逵也有吃人肉的爱好。很多读者很反感这样的描写,因为这与我们今天文明社会的世界观格格不入。

那么古人到底吃不吃人肉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吃的还不少。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期间,老百姓食不果腹,人肉甚至公开在集市上出售,价格还没有米贵。在兵荒马乱的乱世,有些将领带兵打仗根本不带兵粮,打到哪儿吃到哪儿,吃得最多的当然是妇女和儿童。隋末唐初的军阀朱粲吃人肉上瘾,曾公开对部下说:“食之美者,宁过于人肉乎!但令他国有人,我何所虑?”唐朝诗人白居易也在《轻肥·意气骄满路》一诗中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也许很多人觉得发生在古代的事情离我们很遥远,那么去找一找二战期间日军吃人肉的记载吧。可以这样讲,在古代只要发生饥荒或者战乱,必然会出现“吃人肉”现象。施耐庵先生正是生活在元末明初的大乱世中,很有可能亲眼见过“吃人”的场景,所以他在书中很客观的描写了这些细节。

武松到了新的地方安平寨依旧是“硬刚”到底。其他的好汉在服刑期间,哪个不是丢掉半条性命,就连拥有“霸王色”霸气的宋江在江州服刑时都被打得惨兮兮。武松在牢里是吃香的喝辣的,既可以淋浴,还有篦[bì]头待诏伺候。篦头待诏就是理发师,这个词汇在今天的南方很多地方依然在使用。金眼彪施恩也算是官宦子弟出身,因为他老爹是监狱长,但是他身上并没有多少纨绔子弟的习气,为人还是相当讲义气的。老管营的为人也不错,武松被张都监陷害入狱,全靠他们父子一力维持。

武松在安平寨做了一件常人无法做到的事情。天王堂前的石墩,大约有四五百斤,武松提起来往上抛出一丈,然后接住。这样的神力估计只有鲁智深能与之相提并论。巧合的是武松和鲁智深都会醉拳,他们俩都说过“一分酒一分本事,十分酒十分本事”的豪言壮语。醉拳在北宋应该是没有形成拳法体系的,但是施老先生的想象力真的太丰富了。可以说后来的武侠小说中关于醉拳的描写应该都是来自于此。

蒋忠其实并非浪得虚名,他是一个相扑高手,很擅长近战和步战。另外他的身高和体重也是占有优势的,奈何碰到了“玉环步”和“鸳鸯脚”。这是武松的生平绝学,也是全书唯一出现的武功名称。在打蒋门神之前,还有一段武松调戏“良家妇女”的戏码。这段描写直接颠覆了武松的“铁面男神”形象,让我们看到了他不羁的一面,整个人物形象立刻变得更丰满、更接地气。

武松在打倒蒋门神后声望达到了颠峰,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而且他还恋爱了。说恋爱也许不准确,但多少是有些动心的。武松的心动女生就是玉兰——张蒙方府上养的歌女。玉兰的颜值应该还在潘金莲之上,毕竟能让武松这个钢铁直男动情实在太不容易了。除了颜值高之外,玉兰还精通音律,极能针指,是个“出得厅堂,入得厨房”的美女。武松血溅鸳鸯楼,其他人都是砍头或别的死法,只有玉兰是“向心窝里搠”。大概武松也是伤心了吧。

张蒙方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线,在蒋门神和武松之间居然选择了前者。他的套路也很深,把武松耍的团团转。武松一向自视甚高,何曾受过这种气,由此引发了鸳鸯楼的血案。武松从飞云浦返回孟州城时带了两把兵器,一把是朴(pō)刀,一把是腰刀。朴刀是一种介于大刀和单刀之间的有柄的短兵器,一般是双手握住使用。武松用腰刀杀了九个人,连刀都砍缺了,割头不入。然后又去拿朴刀,用朴刀杀了六个人,其中就包括玉兰。这十五个人当中,有罪有应得者,也有无辜者。有人借此指责武松滥杀无辜,算不得好汉。我发现大部分人都有一个误解——好汉等于好人。其实这二者根本没有必然联系啊,更加不可能划上等号。好汉不等于好人,单纯的好人也往往也做不了好汉,而只能成为一个良民、顺民。一般情况下,武松并不是滥杀无辜的人。比如在十字坡张青建议杀了两个防送公人,武松并没有同意。当然武松也不是心慈手软的人,他的煞气也是很重的。

头陀是苦行僧的一种,这种僧人以苦行的方式来修行,到处行脚乞食,不住寺庙,所以也称为“行者”。武松机缘巧合之下继承了无名头陀的两样“神器”——一百单八颗人顶骨做成的数珠和两把镔铁打成的戒刀。这两样东西都是十分了不起的稀世珍品。数珠是佛教徒诵经时用来计数的成串的珠子,也叫“念珠”,每串多为108颗。数珠的材质有很多种,比如金、银、赤铜、木患子、菩提子、水晶、珊瑚、玛瑙等等。但是用人顶骨做成的数珠还真是匪夷所思、闻所未闻。那么这种人骨念珠是真的存在吗?

其实人骨法器确实是真实存在的,而且人顶骨做成的念珠更是藏传佛教的无上法器。它是用大成就者的梵顶骨(天灵盖骨中间最厚的骨头)或眉心骨制作而成的。因为人骨念珠每一粒就是一位高僧的顶骨,制作一串需要得到108位高僧的顶骨,因此非常的难得。这种东西的价值根本无法用金钱来衡量,据说有不可思议的功效。

镔铁是古代的一种钢,是从西亚、南亚传入中国。这种钢有两个特征。第一,锋利;第二,有花纹,武松的戒刀就是雪花花纹。镔铁的花纹特征在元代的时候才真正被全面注意到,然后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且大量出现在诗歌和文献记载中。在北宋末年,中国应该还没有掌握镔铁的制造技术,那么“镔铁”作为一种进口商品,很明显还是一个稀缺物品。所以武松的雪花镔铁戒刀在当时来说是难得的宝物。

武松有了两样“神器”相助后更是如虎添翼。蜈蚣岭就是镔铁戒刀的表演时刻。注意这一段并不是写武松,更不是写王道人,而仅仅是写戒刀而已。前文花了很多笔墨把戒刀写成一把“神器”,肯定要让它出彩一番。刀是凶器,总不能砍瓜切菜吧,要见点血才显出威力,这在文学是一种烘托的表现手法。至于绿林强人飞天蜈蚣王道人就是一个倒霉鬼,只是用来衬托刀威而已。

武松的故事是始于宋江,终于宋江,始于打虎,终于黄狗。武松在一个土冈村落失手于黄狗,这一段十分耐人寻味,我们来看一下古往今来看水浒第一仔细的金圣叹是怎么评论这的。

“古之君子,才不可以终恃,力不可以终恃,权势不可终恃,恩宠不可终恃;盖天下之大,曾无一事可以终恃,断断如也。乃今武松一传,偏独始于大醉,终于大醉,将毋教天下以大醉独可终恃乎哉?是故怪力可以徒搏大虫,而有时亦失手于黄狗;神威可以单夺雄镇,而有时亦受缚于寒溪。盖借事以深戒后世之人,言天人如武松,犹尚无十分满足之事,奈何纭纭者,曾不一虑之也!”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世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一直依赖到底的,而武松偏偏始于大醉,终于大醉,这不是告诉天下人大醉是可以一直依赖的吗?以武松的勇武尚且有失手于黄狗的时候,普通人更要以此为戒。同时也说明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作者前面把武松写得太完美了,所以故意留下一个不完美的结局来警戒世人。

不久之后,武松在白虎山再次遇到宋江,临别之际说了一句话:“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武松在入伙二龙山之前是愿意接受招安的,但是在后期却公然反对招安,这个转变显得有些突兀和难以理解。因为武松和宋江是结拜兄弟,二人关系非常的好,武松向来对宋江也是言听计从,怎么会反对宋江呢?推测大概是受到鲁智深的影响吧。毕竟他们两个人后来俨然一对“哼哈二将”,焦不离孟。

戒刀是主杀的,顶骨念珠却是让人放下屠刀,这两样自相矛盾的东西在武松的身上是怎么获得平衡的呢?我们知道武松的煞气是很重的,不仅伤人,而且伤己,所以上应天伤星。(注意是“煞”,而不是“杀”,李逵才是“杀”。)武松在征方腊的时候被道士包道乙用飞剑斩断一只手臂。这个安排恰到好处。因为武松的性格太过刚强,“过刚易折,上善若水”,这是老祖宗早就告诉过我们的道理。作者安排武松断掉一只手,实际上是砍掉他的煞气,武松也从此因祸得福,断手之后大彻大悟,在杭州六和寺出家,寿至八十而终。

八十高龄在古代社会可以说是“骨灰级”的老祖宗了,武松大概是所有好汉中活得最长的吧。某种程度上来讲,武松的结局比鲁智深还好。鲁智深的结局是圆寂,就是修成正果,去见佛祖了。从佛教徒的角度来讲,这当然是最高的荣耀,但是毕竟有些虚无缥缈,武松却是有血有肉,更显真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