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游览大观园第一站就来到潇湘馆。林黛玉作为主人负责接待,理应挨个为众人奉茶。先贾母再依次到王夫人,不想却遭王夫人拒绝。茶都泡好了她却说不要,多少有点失礼,看似一家人不外道,实则是不想喝林黛玉的茶。王夫人拒茶,所有人都没表态,反倒刘姥姥 一个打岔对林黛玉一顿夸赞,缓和了不少气氛。但贾母终究还是在窗纱上找补了王夫人失误,《红楼梦》本质上不讲仇恨,但家庭矛盾痕迹处处存在。
王夫人阻止林黛玉给她倒茶,看似一家人日常,想喝就喝,不喝就不喝。但在贾家这样的大家族却并不是这样行事。奉茶是礼节。贾母也未必就喝茶,但晚辈奉茶,长辈接茶是日常遵循的礼。 从林黛玉的窗纱旧了王夫人不知道,以及满院绿色还糊了绿色窗纱看,王夫人已经很久没有来过林黛玉的潇湘馆。自然更没机会喝林黛玉亲自奉上的茶。这或许是林黛玉长大后第一次为王夫人奉茶,却遭拒绝,背后意思不言而喻。 古人茶礼很讲究,茶为定亲聘礼之一。奉茶也是古人婚礼仪式上必不可少的一项,新媳妇都要向公婆行茶礼。第二十四回到第二十八回不断出现的贾宝玉、王熙凤给林黛玉送茶,周汝昌先生研究认为是当时贾家有为宝黛二人议婚的动向。可惜被贾元春赐节礼给破坏了。王夫人这次潇湘馆拒绝喝茶,也被认为是拒绝宝黛姻缘的态度! 刘姥姥虽然粗鄙,但老于世故。她未必懂得贾家事,却有直觉王夫人拒茶贾母和林黛玉多少会有点尴尬。所以她马上在林黛玉房中参观起来。这既能避免自己尴尬,又能缓和气氛,人情世故真正值得世人学习。她穷苦人家出身,也没读过书,对笔墨纸砚的兴趣更大。 林黛玉房中的藏书,贾家人见怪不怪,没有人太在意。刘姥姥却发现宝藏一般赞不绝口。认为是“哥儿”的房间,又说比上等书房还要好。刘姥姥哪里见过上等书房,不过是顺口说而已。但也说明一点,刘姥姥识得读书的好,非常羡慕。她认为这样的书房才是贾家男儿应有的。可惜贾家却没有一人有林黛玉的书房。 林黛玉刚刚被王夫人拒绝了,刘姥姥此时的夸,恰恰能证明王夫人选择金玉良姻,摒弃木石姻缘的错误。刘姥姥看事用的是质朴本能,王夫人却被富贵蒙住了眼睛。事实上贾家抄家就是“富贵传家,不过三代”。他们若能像林家一样“诗书传家”,家有开明之人主导远离是非,何愁不能五代甚至代代传承下去? 贾母对王夫人拒茶多少有点不满意,内心也清楚王夫人醉翁之意不在酒。否则也不会借窗纱发难,毕竟秋天都要过去了,还糊什么窗纱!她对刘姥姥的机智和夸赞非常满意。笑着说“是我这外孙女儿的屋子”,对刘姥姥“识货”的肯定和点赞。 贾母出身尚书令史侯家。父亲是一国宰相,文人能达到的最高地位。贾母对“诗书传家”是有深刻理解的。尽管出身富贵之门,却更知道“诗书”的意义。所以,贾敏下嫁末代侯府公子林如海,贾母并不反对。事实也证明贾母眼光特别好,林如海不负众望科举高中探花郎。如果不是英年早逝,前程远大。 虽说贾母宠溺贾宝玉,不让贾政逼迫读书。但“诗书传家”从来不是科举,贾母认为既然家里富贵,儿孙们只要肯读书,明白道理就是好的。这一点与贾赦的想法有点类似。不同之处贾赦是得过且过,贾母却更有想法。她疼爱李纨在于李家国子监祭酒之家要超越“诗书传家”。她支持“宝黛姻缘”,在于林黛玉可以为贾家带来读书的好传统。王夫人这种不读书的母亲,才会有贾宝玉这种不爱读书的孩子。看李纨教育贾兰,对比王夫人教育贾宝玉,就知道贾母为什么更支持林黛玉而非薛宝钗。这其中不光有亲情。 至于贾宝玉是贾母抚养长大,得贾母宠溺,问题是林黛玉、史湘云、贾家四春甚至贾珠都是贾母抚养长大。这些人各有其能,不能就说贾母惯坏了孩子。王夫人作为母亲,沉浸在长子之死的悲剧中不能自拔,不敢过于管教贾宝玉,才要负主要责任。 王夫人、刘姥姥、贾母三人在潇湘馆一段短短的对话,曹雪芹给出三种态度。王夫人拒绝,刘姥姥羡慕,贾母肯定。绝非对“宝黛姻缘”的态度,而是对“传家”的态度。 事实证明,王夫人的选择是错的。金玉良姻不但救不了贾家,还让贾宝玉这一支最终断绝。如果贾宝玉娶了林黛玉,不说林黛玉生死,起码贾宝玉很可能会为了林黛玉而振作。这当然是旁观者语,没多少意义。 以上观点为君笺雅侃红楼主观理解,线索都为原文所引用,是否符合曹雪芹原意,见仁见智,多歧为贵。欢迎大家多提意见。 「文/君笺雅侃红楼」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都有新内容更新。欢迎收藏,欢迎转发,感谢赞赏。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 《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 ; 《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990/2018 ; 《红楼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红楼梦》绘全本·清·孙温 ; 《红楼梦》程乙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