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其诗创造了晚唐诗歌高峰,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无论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还是“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亦或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总能给我们带来或是意境优美、或是韵味隽永、或是议论警拔的千古名作。 而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送隐者一绝》,却是杜牧鲜为人知的一首诗。虽然它只有短短的4句,读后却发人深思。这首诗写于大中元年(847),杜牧任睦州刺史期间。当时杜牧正送别一位隐者友人,有感而发,便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它的内容主要是刻画了一位安于索居的隐者形象,以及所发出的警策拔俗的议论。全诗写得含蓄蕴藉,言浅意深。 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首先,我们来看诗的前两句“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它的意思是说,由于没有引荐的人,你只好遁迹云林,远离争名逐利的市朝,结果门庭冷落,小路上杂草丛生。从这两句诗,我们既可以看出杜牧对隐者的居所和处境的描写,也可以看出杜牧对古代不合理的科举制度的批判。 众所周知,隐者就是指那些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脱离尘世回归自然的人。而杜牧在这里说明了友人归隐的原因,便是没有引荐的人。在晚唐,由于社会动乱,官僚腐败,科举也渐渐成了关系户的仕途之路。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反而因为没有人的引荐,最终只能遗憾离开,其中一部分人便选择了归隐。所以杜牧这两句诗,富有讽刺意味。 然后,我们再来看诗的后两句“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它的意思是说,这世间最公道的事就是头上的白发,无论是穷人还是贵人,谁也没有例外。从这两句诗的意思,我们可以看出它既是杜牧对好友遭遇不公平的同情,也是对整个不公道的封建社会制度的有力鞭挞。 结合整首诗来看,杜牧充分理解隐者的心境和处境。他慨叹世间英雄无用武之地,痛恨那些扼杀人才的社会势力,呼唤能有一个不阿谀,不恂私,一切都公平合理的社会。但可惜的是当时整个晚唐,文人的发声,并没有唤醒统治集团的思想。反而愈演愈烈,最终走向了衰亡。 综观杜牧的这首诗,前两句如溪流平和舒缓,道出了隐者的处境和心境;后两句则如江湖激荡喷涌,批判的锋芒直指不公道的封建社会制度。总的来说,它是一首发人深思的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