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周后期中考试,学生将出现明显两极分化!这几个迹象要警惕

 赵氏教育 2019-10-23
按照往年经验,每个学年第一次期中考试的结果,均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两极分化。
孩子成绩退步都是有迹可循的,最好别等期中成绩出来后再亡羊补牢。
如何防患于未然?

01

成绩退步的4个迹象
▼ 完成作业的时间明显变长
1. 作业完成时间忽然变长
如果孩子以前每天作业都能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完成作业的时间出现了明显的延长。
在这个时候,家长就要注意了。
首先,通过家长群或者与老师沟通,确认一下近期的作业量是否加大
如果没有明显增加的话,就表明孩子可能已经有些跟不上学校的学习进度了。
此时,就要及时与孩子谈谈,再与老师进行沟通,看看哪些科目有困难,如何调整学习方法和节奏。
2. 作业完成时间忽然缩短
同样,先确认近期的作业量是否有明显变化。如果没有,最好检查一下孩子最近的作业完成情况。
如果作业完成的快是因为学习进步了,这当然是一件好事。
但是也存在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孩子最近可能迷上了某些学习外的事情,因此急于完成作业去做那些事情。
如果是后一种情况,就要及时进行纠正,不要让孩子沉迷到与学习全无关系的事情上。
▼ 抱怨老师的频次变多
青春期的孩子比较感性,易受情绪左右。
孩子对一名老师的好恶,会直接影响到该科目的学习。
孩子会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爱上某科的学习,也会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而厌恶该科的学习。
如果发现孩子开始抱怨某个老师,很可能预示着这门科目的学习成绩会出现下降。
出现这种情况时,不要急于否定老师,甚至直接去质问老师。
要从多个方面了解事实的真相,不要偏听偏信,并对孩子的不良情绪进行引导,教会孩子理解老师、感恩老师,化解不良情绪。
▼ 聊天中频繁提起某些与学习无关的人或事
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爱学习的孩子,通常喜欢和积极上进的学生交往;整天不听讲抄作业,谈恋爱比吃穿的学生,则很容易凑在一起。
并不是说不让孩子和差生交往,毕竟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优缺点。
但是如果孩子只和一些不爱学习的学生在一起,家长就要注意了
学生之间是互相影响的。如果孩子只喜欢和不学习的孩子交往,容易禁不住诱惑,变得不求上进,学习成绩自然会下降。

02

这三个复习习惯要避免
▼ 做难题
有些孩子觉得复习就是做题,难度越大越好。其实不然,做难题至少有三方面的负面影响。
一是影响本身的自信心,产生消极的心里暗示,自己吓唬自己;二是会打乱学习思路,知识是成体系的,理解了才能运用;三是会耗费大量精力,使自己得不到适当的休息。
▼ 疲劳战
有些孩子在复习时拼命抓紧时间,可谓是分秒必争,甚至挑灯夜战,这很有可能使自己陷入身心疲劳,甚至还会思维不清晰。
有些孩子平时觉得自己还可以,但到考前几天,开始大量发现自己的弱点:这些单词怎么没印象,这个题还不会做……
于是便重新开始复习,一旦考试必然大脑乱作一团,原来会的知识也记不起来了。
所以,在考前无论发现了什么弱点,都不要过多地去想,要有一个平常心:
现在是复习已掌握的知识的时候,而不是再学习新知识的时候。

03

这3类学生最易发挥失常
▼ 得失心太重
有好胜心很好,但是好胜心太重就成了考试的大忌。
很多孩子不管大考小考都非常在乎,哪怕是跟自己的竞争者相差一两分,都会让这些同学无比沮丧,这无疑会加重他的心理压力。
想象一下,在这么大的心理压力下,怎么可能平心静气地答题呢?
▼ 学习死记硬背,缺乏思考
有些孩子,掌握知识点过于死记硬背,并不能灵活变通。
平时的小考试很多时候只是在考察知识的掌握情况,所以这些孩子小考试中的成绩大都还不错。
但是一到大型考试,题型更侧重于活学活用和学科能力的考察,这些孩子的成绩就立马下滑。
▼ 基础不扎实
所有的高楼都依赖一个好的基础,所以成绩拔高也需要坚实的基础。
很多孩子基础不牢固,但是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非常强。
这类孩子,成绩容易大起大落。遇到自己基础知识和概念没有掌握的题目,就会犯一些低级错误。
夯实学习基础最好的办法就是地毯式复习,不遗漏任何一个基本概念和重要知识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