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详解翡翠原石的重要产地—大马坎场区,以及大马坎原石的特点

 玉目方方翡翠 2019-10-24

缅甸的大马坎场区老场区的西部,距离帕敢约30公里,其开采时间比老场区晚200年左右,在缅语中大马坎是"刀刀涨"的意思,该场区以大马坎场口为中心,有将近20个大大小小的场口,包括大马坎、黄巴、莫格叠、雀丙等等场口。因其所产原石具有不少相似的特征,所以一般被统称为大马坎翡翠原石。

该场区河谷较宽,地形平坦,形成冲积小平原,全部为次生矿,翡翠砾石层厚度较小,一般为5-7米左右。基底为深灰色片岩,由于风化而成为黑色的泥质层,当地人称为“胶泥层”,基底之上为黄色层,最上面为砂泥层。大马坎翡翠砾石多为白砂皮和黄砂皮,没有黑砂皮,这也是大马坎与其它场区的重要区别之一。大马坎是比较出名的场口,主要要山石和水石,其中水石居多。

在缅甸,翡翠原石有很多场口。大大小小几百个应该还是有的吧,或许更多。而被我们熟知的莫非就那几个,莫西沙,木那,会卡,莫湾基,南齐,后江,大马坎等。这些都是品质的代表。因其出品质好的料子而被大家所认识。价值也是越来越高。皮壳好点的就更稀有了。市场上面也寥寥无几,很难遇到。以出产黄色翡翠、黄加绿翡翠和多色翡翠闻名于世,是很多玩家喜欢的场口之一。今天玉目珠宝方方就来聊聊大马坎吧。

(1)大马坎翡翠砾石滚圆普遍较好,水头好雾好,大部分的形状都是像芒果一样。其中水石的产量较大,是缅甸水石的主要产地。其块头一般较小,磨圆度较好,多数重量都在三公斤以下,超过五公斤的少之又少。这主要是因为大马坎场区位于雾露河的下游,河水从源头隆肯,经帕敢、仙洞一路流来,块头较大的翡翠原石在搬运过程中不断沉积磨损,当抵达下游的大马坎时,就只剩下个头较小的翡翠原石了。另外,由于水流的长时间冲刷和滋润,所以大马坎翡翠的透明度和油性往往较好,皮壳也较为光滑,其中尤以水石的表现最为明显,出过不少品质顶级的翡翠。

(2)大马坎原石很受赌石爱好者欢迎,因为出所谓“黄夹绿”,很多初学者用手电筒去看,超级漂亮,误认为这是冰种、玻璃种,其实灯光下的黄色是翡翠皮壳下的雾,并不是真正意思上的黄翡。

(3)大马坎的绿色多数取货颜色偏蓝,并多显现蜂窝状态,颜色有褐色,红黄色,灰色,少见腊壳。对于这点要特别注意,大马坎还有一种蜡壳的翡翠没有雾,切开一般是皮肉不分。

(4)大马坎水石,经过较长时间的搬运,就是在河里冲刷。皮壳是比较光滑的,常产顶级的玻璃种,在玻璃种翡翠原石中。大马坎水石所产的玻璃种品质是最好的红黄雾也是适合巧雕的好料子,水石的出货率比较高。半山半水起货品质高。黄加绿也是藏家比较喜欢的。大马坎满色的几率极小,不像后江,木那,莫湾基一样,出满色的几率大。带一点高色可以说是很珍贵了。

(5) 大马坎场区不同场口之间翡翠皮壳表现差异较大,其中大马坎场口的翡翠皮壳较厚,呈灰色,且皮肉相杂,皮壳下必有雾,雾色多呈红、黄、黑、白色,其中红、黑雾的底子灰,黄、白雾的质地好。

(6)大马坎翡翠原石的皮壳下全部都有雾层的出现,雾层的颜色有红色、黄色、黑色、白色等,大马坎翡翠毛料场口地子呈灰色,黄色、白色雾层的原石质地通常比较好。大马坎翡翠赌石有“十雾九水”的说法,大马坎赌石的皮壳颜色有褐,红,黄,灰等颜色,不常见腊皮壳。

(7)翡翠原石的“油性”指的是皮壳“不吸水”就是将原石放入水中后拿出来,皮壳表面的水分会迅速集中,露出皮壳,有时甚至会再皮壳上形成水滴,好像原石被浸过油一样,不亲水(水不会被吸收)这种原石通常被称为油性大或油皮,主要原因是因为料子结构紧密。结构松散裂隙多的料子,吸水现象会很明显,皮壳有没有油性是判断原石内部玉质是否紧密的重要条件之一,通常玉质致密的翡翠种都不差,出货能抛出高光,雕刻也可以雕的比较细腻。

(8)大部分大马坎翡翠原石的皮壳红黄雾表现比较明显,由于长时间的河水冲刷和浸泡,皮壳大部分比较光滑,这个场口的翡翠原石肉质颜色比较丰富,透明度也是比较高的。大马坎翡翠原石大部分的个体不大,油性比较大,肉质温润并且细腻,色级通常情况下比较高,有时候色调不单一,偏蓝色,大马坎场口是上等玉石的产地。大马坎半山半水石黄壳黄雾且皮薄,可赌性强。若厚皮而雾黑,则底灰水短,绿色往往偏蓝,又无反弹力,不可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