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村 · 6小时前迷你仓的千亿市场是个幻想。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十里村”(ID:shilipxl),作者天涯住在十里村,36氪经授权发布。 是不是家里东西多了,感觉堆不下。 是不是觉得出租房太小,有点拥挤? 是不是有些东西暂时用不到,又不想丢掉? 那咋办呢? 最近京东上线“京小仓”,引发了行业的讨论。既有大鱼入局的担忧,又有风口要来的错觉! 迷你仓,即针对个人、家庭或小微企业提供的小型仓储服务。用户可以选择不同储物尺寸和时间进行存储,比较灵活方便。 其实,迷你仓储在中国内陆发展已有10年,但一直不温不火。目前哪怕是京东、顺丰、万科都相继入局,也不建议创业者随便入坑。 图:某迷你仓 4000元/年起 01 是痒点,而非痛点我们通览目前市面上主流的迷你仓,在宣传用户需要的理由上,主要强调: a、杂物多,占生活空间 b、保存不当,易发霉 c、贵重物品,不安全 d、老旧物件舍不得扔 这些点,的确是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但真的是过不去的坎,无法容忍的吗? 真的像手机没电感觉失联,打不到车感到无助那样难受吗? ★ 对于个人来说:真的觉得家里小,东西太多,实在做不到断舍离,还得付费找个地方存起来的,真是少数。 除了个别人对生活空间、品质有追求、有贵重物品的人外。绝大多数人是能够忍受的,大不了不要的东西都扔掉。 而且对于个人来说,现在二手回收、二手物品置换如此方便,很少有家里东西放不下的情况。 ★ 对于企业来说:迷你仓提到企业文件、票据、办公用品、宣传资料等占用了办公空间,所以需要一个仓储。 但至少按照我多年来的从业经验,小企业几乎没有啥资料会多到放不下办公室,尤其是互联网企业。而类似方太这样的生产制造企业,都有自己的储物室、大仓库。 尤其是档案、文件、票据,这些几乎不占空间,关键是随着电子化、数据化程度的提升,以后纸质类文件会更少!因为电子存档、更环保、便捷、便宜。 所以企业文档存放,最大的挑战和改善是电子化,而非空间大小。 另外从价格来看,也并非实惠。像杭州许多地方,办公场地每平米便宜的2块多也有。如果真的放不下,租个大点就行,取用还很方便。 所以单从存放文件文档,这方面的需求不现实,只适用于极个别企业。 02 有需求,不代表有大生意迷你仓从2008年进入中国上海,至今也有10年之久,但整体发展比较缓慢。 相关数据显示,迷你仓2016年总市场规模在1.5亿至2亿元之间。2017年总市场规模在2亿-3亿元人民币,2020年预计在6、7亿左右的规模。 迷你仓企业提到个人搬家、装修、书画红酒等收藏,这种情况是的确存在的。但这是偶发性、个别性需求,不是常规性、大众性需求。 偶发性的需求,无法保证业务的稳定和持续性,自然在业务体量上就很小,也容易分散。 何况搬家、装修、杂物存放其实都是有替代方案的,比如租个更大的房子就搞定了,这样取用都很方便。 大众迷你仓管理中心副总经理刘军曾表示,大众迷你仓目前仍处于亏损期,而且也不是暴利行业。 所以市场上很多迷你仓的创始人鼓吹,迷你仓业务未来将会有千亿市场,不知道是怎么算?仅从个人仓储市场来看,这样的规模不知道何年何月。 03 美国行,中国不一定行中国的投资人或创始人,总喜欢拿国外的项目来对比。去看一个项目行不行,先会去美国或者海外找同款。 迷你仓就起源于美国。资料显示,美国迷你仓设施总量达2.4亿多平方米,门店多达54000个。其中有6家个人存储领域的公司上市,市值超400多亿美金。 但真的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适合中国,总有水土不服的。 在美国: a、租房、搬家都是常态:数据显示一个美国人一生平均搬家11.7次。而全美每年约有17%的人搬家,约合5000万人口。其中60%的人在州内搬,40%迁往其他州,流动性很高。而他们搬家的原因可能是工作、可能是气候、也可能是为了低税收等 b、高度重视个人隐私:另外,国外对于个人隐私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国内,每个人都追求个人的私密空间。因此在过往很多迷你仓成了个人兴趣爱好、隐私等地方。 c、大件东西多,不便宜:而且美国许多迷你仓其实一点都不迷你,许多仓都是存放大家电、大家居。美国地便宜,但许多商品不便宜,比如一个炉灶、一个大家居要上千美金,真的舍不得扔啊! 据了解,其中租用了自存仓的美国家庭数量百分比为9.5%,60%的自存仓空间由家庭用户使用。 所以在美国,存储物品的需求一直就很普遍,在美国还有迷你仓经纪人这一岗位。 在中国: a、在中国除了工作,频繁搬家的情况很少。就算是工作更换,大多数是提前找好了住所或者先搬到朋友亲戚家暂借几宿,也不需要搬啥家居、大家电之类的。 在36kr2017年的一篇采访中报道,空间号推广的小区平均仓储需求在3 %左右,也就是一个500户的小区,只有15户有租仓需求。 b、国内许多存储的需求都是偶发性的,而且也是短暂性的。在美国每次搬家或者其他情况,都需要,而且算得上是迷你仓的忠实用户。但在国内,最长可能就2、3个月的暂存,1、2年内都很难出现所谓的复购。 c、中国人讲究安居乐业,父母亲和个人都会想办法安定下来,哪怕是买个小点的房子。就算买了大房子,很多家庭的空间都成了杂物间。有时候不是空间少,而是不会收拾整理。连自己房子都收拾不好,哪还想着花钱搬东西出去呢? 国内这几年不是出现了职业的收纳整理师嘛,还有专业的收纳培训课。告诉你怎么打扫家庭卫生、如何整理橱柜、做好收纳,听说都是月入过万那种哦。 04 走不出北上广深目前来看,几乎所有的仓储品牌都布局在北上广深,个别在杭、渝等地。 因为这些城市人口多、收入较高,接受新事物开放程度高。而且生活在这些城市的流动人口多,个人生活空间小。 图:部分公司城市分布 只有生活空间小,受挤压才想着改善空间。只有收入高,有多余的钱,才愿意花钱找地存放东西。 而在三四五这样的地方,大家生活空间不小,房租便宜,但收入少。相比于杂物占用点空间,大家更愿意把钱用在吃喝玩乐上。 何况他们不存在断舍离的优柔寡断,许多东西够用就好。 所以京东京小仓,所谓集合了全国600个物流高标准仓库资源,根本没啥意义。 一、这些仓几乎不能用于用户个人仓促,而市区京东快递点很难使用改造。 二、许多在四五线地方的仓库,对于地方用户来说根本没需求。 三、京东许多仓库距离市区那么远,太麻烦。 所以,京小仓目前真正的仓库,也仅在北京地区上线,服务于2B客户。后续才考虑上海、广州等城市。 既然很难走出北上广深,不仅要面对来自租房、买房条件的改善、以及断离舍的生活态度转变。更重要的事情,这样自然是可预见的天花板,仅靠北上广深,千亿市场又何时才能实现? 05 租不起也难赚钱另外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钱。 A、个人租不起 租要钱:目前迷你仓有按照寄存箱和包仓两种方式,都是按照体积收费,平均算下来,3元/m³/天。 不同地区也有差异,有的甚至更多,主要还是看所在位置的租金成本。 图:某仓部分收费价格 以上海为例,14m³每个月需要支付2683元,作为一个普通上班白领真的有这么多的杂物衣服要堆放吗?或者作为一个家庭既然长时间不使用,花2700元左右的费用,能不能租到一个便宜的小房间呢?或者多花1500元,是不是能改善一下目前租住的房间呢? 若是在杭州,2500元,除核心市区外,至少可以租一个16㎡左右的房子,若是郊区至少是两室一厅了。 图:杭州某租房平台价格 取送要钱:想要寄存,尽管宣传说手机下单上门取送,其实并非如此简单。 若是涉及到东西多的话,就有搬家费、打包费、楼层费、运输费、拆装费、人工费、进出库等费用。 图:某仓部分收费 而且许多迷你仓都离市区、小区都很远,一般都要次日上门。这些取件、收费和叫达达或货拉拉相比,既不方便,还贵。 B、企业难赚钱 从个人仓储来说,偶发性、短暂性、分散性的需求,对企业来说不是件好事情,自然赚钱就困难很多。 杭州也有迷你仓,但是数量不多,以乐存和树袋熊两家为代表。 其中乐存创始人曾告诉记者,开一家300平方米的门店,含租金成本大约是80万元左右,按照他的测算,当整体体量达到8000至10000立方米左右,才能实现盈利。 而乐存从2015年成立至今,仅有杭州8家门店共,520多个小仓,总计3000多立方米,远远不够。 图:部分企业融资 在2017年中国个人仓储行业发展报告显示,若购置商业用地并改造为个人存储仓,其投资回报周期为9.5年;若为租赁后改造再出租的二房东模式,其投资回报周期4.5年。前提租金收益是运营成本的五倍,满租率超过30%情况下。 很多迷你仓也许能做到30%的满租率,但租金收益是个问题。否则,满租率要达到80%以上,才有机会盈利。所以国内很多迷你仓都租在地下室,尽量节约成本。 新三板深圳迷你仓仓储股份有限公司,即大众迷你仓,成立于2011年,在北上广深布局超过50家门店。 在2019年8月28日发布的2019半年度报中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1635万元,比去年同期1308万增长24.99%。但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7万元,去年同期亏损263万元。 而2017年财报显示,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1950万元,同比增长64%;亏损537万元,同比扩大5%。 06 专业时代,不是巨头通吃时代尽管如此,仍然有诸多大牌企业争相布局。 万科依托社区和物业优势2011年就推出了万物仓,顺丰曾在香港推出顺箱,失败后又于2018年10月份在上线迷你仓,而最近京东也在北京上线京小仓。 如果纯粹是个人存储业务,说实话并不适合所有大企业来玩,因为2C来说,几乎都是没优势,也很难发挥主业务优势来辅助。 所以,不仅是此业务,也包含市面上许多新项目。个人建议是,不是所有业务巨头都要自己亲自下场来玩的,很多时候看起来大,其实都是陪玩和炮灰。 就比如年初再次起飞的社交电商,京东推出京喜,阿里的淘小铺,360喜上街(挂了)等等,最终结果都可想而知。 07 不是大生意,但不表示没机会我一直强调,如果纯粹是针对个人的仓储服务,难度很大。但不代表完全没有机会,场景很重要。家庭场景难,户外场景可摸索。 a、景点/车站/机场/商场等 这种场景下,不是换季、杂物处理,而是临时性的短暂寄存。 很多人逛景区和商场,有时候一家人出去总是大包小包十分不方便。目前许多类似这样的场所,在寄存服务方面还不是很方便,安全。有的可能只能放个小物件,但放不下行李箱,或者两个人的背包。 另外,在一些办公楼或园区,我们一般东西只能放在前台或者收发室。能不能放在寄存柜?目前快递柜只有快递小哥能用。如果个人也可以临时寄存,然后发个取件码朋友,是不是也方便? 以上这些类似的场景可以多思考,虽然也只是偶发性,但人越集中,这种数量就越多。 b、个人原有空间拓展 许多家庭都有车位,但是车位长时间是空位。如何在原有空位上,为家庭存储增加几平方,合理利用,其实也能缓解存储紧张。 其中来自杭州的空间号,目前就是做车位的空间拓展改造。唯一坑爹的就是,价格太贵。 号称自己开发的储物空间,一个竟然卖4999!真坑! 车位利用是在拓展空间上一个极其细分的场景,那么类似这种个人持有或者可利用的场景是否还有,值得想象。 c、专业仓 这也是针对特定人群的服务,在场地、服务等方面有更多专业性的要求。 比如酒水仓、名贵珠宝首饰、字画古玩、服饰仓、玩具仓等等。 根据部分人群的特殊喜好,针对的,定制性的服务,很多人个人没有存储条件,但可能会愿意出更高的价格请专业服务。 目前市面上有一些银行、资产管理等公司提供一些类似服务,但并未普及。 也许未来随着新事物的逐渐增多,此类需求会增加。 而且很有可能以后的个人仓储,不仅是私人的储藏所,更有可能变成储物馆、交易馆。(纯属臆想) d、小微企业仓储 除了2C可再思考,在2B领域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中大型空间的存储已经证明了。尤其针对电商企业,仓储、物流、保险等一条龙。 京东、顺丰布局小微仓储,更重要的一个考虑就是小微企业的仓储需求。 但可能局限在特殊行业的企业,比如电商、直播、展会服务、婚庆、演出演绎、安保等。 这类企业,他们需求稳定、周期长、付费意愿高。只要做好保管、运输等服务,口碑好了,也许会更有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