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有话说】今日霜降,有些疾病要防患于未然!

 昵称44229404 2019-10-25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10月24日是霜降,这是一年中最后的秋天,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豺狼开始捕获猎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二候草木黄落,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冬天即将来临;三候蜇虫咸俯,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霜降是秋、冬季的过渡节气,秋晚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霜是地面的水汽遇到寒冷天气凝结而成的,所以霜降并不是降霜。霜只能在晴天形成,人说“浓霜猛太阳”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这个时节应该注意什么? 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记载“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霜降过后即立冬,此时“补霜降”应以养阴为基本法则。养阴的内涵,一方面是指阳气内收,精气敛藏,另一方面,太阴对应肺脾,少阴对应心肾,因此秋冬时节也是调养肺脾和心肾的好时机。霜降后调养可食用南瓜、板栗、柿子、莲藕、山药、白萝卜等食物。此外,秋燥偏盛,人体肺阴易受损,适合用汤水滋养。煲汤时可适当加入杏仁、川贝、白果等,用以宣降肺气,或加入沙参、石斛、麦冬、玉竹、百合等,既能滋阴润肺,还可根据体质情况灵活化解秋燥。
霜降调养脾胃是关键。中医强调进补前一定要调理好脾胃,只有脾胃的消化和运化功能足够强,进补的好东西才能真正为人体吸收和利用,否则“虚不受补”,甚至还会引发其他健康问题。因此,霜降进补,调养脾胃是关键。健脾最好的是山药,还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芡实,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功效的栗子,都是此时节的进补佳品。另外,薏米、红枣、核桃仁、扁豆、黑豆、牛肉、兔肉等性温而不燥的食物也宜常食。其次,调配一些适宜的茶饮对于调养脾胃、疏肝养阴也十分有益。萝卜煲牛肉(消食暖胃)、山药排骨汤(养胃助眠)、大麦陈皮茶(缓解腹泻) 三道养胃菜推荐一下。
霜降后气温变凉,容易引发的哪些疾病?
肠胃疾病
霜降时,人体脾脏功能处于旺盛时期,而又由于寒冷的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发生紊乱,胃肠蠕动的正常规律被扰乱,必然会加重胃肠功能负担,所以胃肠疾病增加或复发。
呼吸系统疾病
霜降前后虽然天气变化不大,但是天气逐渐变冷,如果调摄不当,一些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如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上感等开始加重或发病。
心脑血管疾病
霜降后,由于天气开始变冷,昼夜温差加大,寒冷容易引起血管收缩,血液运行不畅,所以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脑梗塞的发病率也开始增加。
其他的,如老年人也极容易患上“老寒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毛病。 霜降要防患于未然!
防秋燥
秋季燥邪易伤人体津液,表现为鼻咽干燥、声音嘶哑、干咳少痰、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甚至皲裂等一系列秋燥症。秋季养生应多吃芝麻、蜂蜜、银耳、青菜之类的柔润食物,以及苹果、葡萄、香蕉等水分丰富、滋阴润肺的水果。在起居上要早睡早起,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和适度,加强通风。
防湿邪
秋季从立秋到霜降有6个节气。此时,夏天的暑气还没有结束,秋天的雨水已经多了起来,须防湿邪带来的身体不适如水肿或腹泻。如果脾伤于湿气,就会为冬天的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发作埋下病根。所以应该多吃莲子、苡米、冬瓜、莲藕、山药等祛湿的食物。
防秋郁
人脑底部有一个叫松果体的腺体,能分泌一种褪黑激素,它使人意志消沉、抑郁不乐。而入秋之后,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相对增多,人的情绪相应低沉消极。秋季养生防秋郁,首先生活规律不要随意打破,心情不好,该做什么还是得做什么;其次要适当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猪肉、羊肉和豆类等;还可以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如歌舞、登山等。多晒晒太阳,多和老朋友聊聊天,保持良好的心态。 
防贼风
秋天气候早晚温差大,冷热失常,往往使人措手不及,贼风往往会乘虚而入,使人生病,被中医称为贼风。
霜降到了
你准备好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