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费边战略:罗马人功亏一篑的持久战争方案

 崤山老乔 2019-10-26

说起西方古典战略的代表,就不得不提费边。这位罗马独裁官所奉行的消耗战略为无数人津津乐道,认为它是挽救罗马的救星,也是战略家们必学的一课。不过,事实上它并非真正的良策,而是一种对战神汉尼拔的无奈之举,它固然可以逆转颓势,但自身的缺陷也导致其适用范围和效用有限,关于这一点我们从费边的初次尝试便可一览无余。

拖延战术

汉尼拔在特雷比亚河与特拉西梅诺湖取得傲人的战绩后,并没有立刻南下直取罗马城,严苛的条件和频繁的战斗让军队疲惫不堪,营养缺失甚至让他们患上了败血症,所以迦太基的统帅决定给军队休息的机会,带着他们向东赶往富余的亚德里亚海岸,一边劫掠财物一边整顿部队。与胜利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罗马城内愁云惨淡,无论是平民还是贵族,都深刻的明白此刻的局势有多么危险,他们不但需要阻止汉尼拔的攻势,还要应对他的离间计,于是,罗马人启动了应急措施,将有着良好声誉的昆提乌斯·费边·马克西姆斯便推选为独裁官,拉开了费边战略的序幕。

越是紧急的关头,人越需要理智,而费边正是一个以审慎著称的人,他无视敌人的迫切威胁和同胞的殷切期盼,决定抓住汉尼拔孤悬海外的弱点,利用尾随的方式迫使敌军的后勤崩溃,不战而屈人之兵。所以,这位独揽大权的独裁官紧急征召了4个军团北上,收编了位于纳尼亚的罗马残军,将统帅他们的执政官塞尔维利乌斯派回首都组织海上的防御。一切布置妥当之后,费边正式开始践行他的策略,他领着部队进军到距离汉尼拔不远的阿耶凯,在那里扎营监视敌人。汉尼拔发现了这支罗马军队,便立刻拉出部队,在敌人营前列下阵势,意图引诱敌人决战,不过这一次他的挑衅并没有获得任何回应,费边根本不想展开会战,只是据守不出。由于迦太基人并不擅长攻坚,汉尼拔便收兵回营,等待敌人上钩的机会。

在接下来的数月里,汉尼拔不断带着部队移动,沿途烧杀抢掠,每攻破一个罗马城镇便不分男女老幼悉数屠灭,然后南下抵达萨莫奈人境内,攻破罗马人的殖民城市贝尼温敦和富裕的本地城镇威奴希亚,意图逼迫罗马人与之展开决战,但费边不为所动,他始终带着军队尾随其后,保留一到两天的距离,仅仅通过占据高地、隘口,袭击迦太基的劫掠队伍等方式来消除迦太基军带来的消极影响,如此小打小闹对汉尼拔来说并不伤筋动骨,他依然收集到了大量的军需物资,让跟随他的士兵们赚的盆满钵满,提高士气之余,也打击了罗马在意大利在各同盟者心里的权威。

汉尼拔一直未能得逞,费边却并不好过,他的避战策略被认为是胆小如鼠的表现,甚至士兵和百夫长都质疑统帅的决定,对于当时的罗马人来说,连续的失败已然让高傲的他们士气低落,眼睁睁的看着盟友和同胞被汉尼拔不断屠杀、劫掠更让他们气愤不已,这些情绪和批判传达到了费边那里,迫使这位独裁官不得不重视军心和民心的问题。汉尼拔通过间谍得知了罗马军队的状态,于是带着全军迅速向罗马城东南部的卡普亚进军,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地方,它本身是意大利极富盛名的城市,而它的周围更是富裕的坎帕尼亚平原,除此之外,这里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它的西部是第乐尼安海,遍布重要的港口,可以提供海运以及同母国迦太基的联系,而更重要的一点是,这里很少遭受兵祸,三面环山一面环海的自然环境,让当地居民和罗马人无法料到自己的到来,这使得汉尼拔不但可以轻易在当地获取大量物资,还可以逼的罗马人在迎战和丧失权威军心之间进退两难。

很快,迦太基军便抵达了卡普亚附近一个叫做法乐农的地方,展开了大规模的袭击,接着穿过艾瑞毕安努斯山的隘口一路杀到平原中间的福吞纳斯河,扎下营来守株待兔。与此同时,得知消息的罗马军官们心急如焚,他们不能容忍汉尼拔在共和国的腹地肆意妄为,更不想错失利用群山环绕的地理环境围困迦太基军的机会,于是,百夫长们和骑兵长官不断催促费边,逼的他带着军队马不停蹄的追赶敌人。虽然独裁官表现的非常热心,但他心里却另有打算,由于平原地带对骑兵有利,而罗马人在骑兵方面正是弱项,所以他在法乐农和坎帕尼亚平原时没有采取任何攻势,只是不断占据高地,来表现自己不放过敌人的决心。

巧奔妙逃

费边越是克制,汉尼拔就越是尽全力劫掠,随着时间的推移,迦太基统帅的战利品越来越多,眼见罗马独裁官还是无动于衷,汉尼拔放弃了引诱,转而选择撤回自己的冬营,以安置自己辛苦抢来的物资。这给了费边千载难逢的机会,有着丰富经验的罗马统帅迅速猜到了汉尼拔准备原路折返,于是将4000名士兵派到敌人必经的隘口驻扎下来,自己则带着主力部队扎营于附近的山丘,等待着汉尼拔钻入圈套。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汉尼拔没有想到自己会落入罗马人的陷阱,当他发现自己被困在山下之后,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惶恐,不过他很快就恢复了冷静,发现罗马人因为过度谨慎而即没有立即出战,于是决定利用声东击西的办法尽快闯过封锁,避免在消耗战中损失惨重。他安排哈斯德鲁巴将大量干柴绑在2000头牛的牛角上,并安排一队标枪手跟随它们在军营前集合,接着让全军提前进食与休息。等到夜幕降临时,熄灭营地的灯火,当一切准备就绪,汉尼拔便一声令下,将牛角上的干柴点燃,霎时间,黑压压的迦太基军营冒出了一堆火光,它们迅速奔向附近的山丘,这在视野不佳的罗马人看来,就像迦太基人放弃营地逃跑了一般,为了不让战果丢失,守卫隘口的士兵们放弃阵地,迅速往火光方向赶去,在那里遭遇了跟随牛群的标枪手们,汉尼拔见状立刻带着准备就绪的主力部队从隘口冲了出去。

第二天天亮,汉尼拔便派出西班牙人前去解救那队标枪手,由于费边的过分谨慎,他没有做出任何动作,导致标枪手利用居高临下的优势成功的顶住了4000罗马军的围攻,最终在西班牙援军的内外夹击下突围。

野心的代价

汉尼拔的突围让费边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如此优势局面不但没困住敌人,还折损了1000名士兵,这让罗马群众和军官非常不满,尤其是独裁官的副手米努启亚斯,他写信给首都的朋友,讲述费边的无能,成功煽动民众借着执行祭祀要求独裁官赶回首都述职,无奈之下,费边只能按照规定将军权暂时交给了骑兵长官米努启亚斯,叮嘱他坚持自己的策略。

与此同时,汉尼拔选中了杰如尼温城作为自己的冬营,在要求结盟无果后,便攻破了这里,杀光了所有居民。当迦太基人占据城市并在城外修筑壕沟和栅栏的时候,罗马军迅速赶到了这里,汉尼拔认为罗马人会继续龟缩,便派出大量部队四散搜刮马匹需要的粮草,但显然他错估了这位年轻的副手。在新指挥官的带领下,罗马人从山丘地带下来,不断接近汉尼拔,很快双方就只隔着一座山丘了,汉尼拔为了先发制人,便派出2000名标枪手趁着夜色占据了这座山丘,罗马军发现后也不甘示弱,带着轻装部队将敌人驱逐下山,接着将营地转移到这里。

在取得初步的胜利后,米努启亚斯乘胜追击,他带着重步兵们在中午赶到了迦太基军营前,同时派出骑兵和轻步兵攻击散落在各地的迦太基搜粮队,突然的袭击让搜粮队损失惨重,同时围攻军营的罗马人也以迅雷之势突破了栅栏,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汉尼拔重组了军队保住了营区,接着在4000名搜粮队残军的支援下,将罗马军逼离了战场。

虽说罗马人最终撤退,但迦太基人的损失非常惨重,所以第二天离开了杰如尼温城周围的工事。这次胜利迅速传回了罗马,民众们欢呼雀跃,认为终于找到了可以正面打败汉尼拔的人,便史无前例的赋予了这位骑兵长官和独裁官共享军权的权威。费边得知后,立刻赶回军营,他坚信眼前的胜利不过的过眼云烟,便继续坚持避战的策略,但这引起了米努启亚斯的不满,无奈之下,费边只能和对方平分军队,各自执行自己的策略。

汉尼拔通过观察和情报发现了两位罗马统帅的不和,便在两军之间的山丘下设下陷阱引诱米努启亚斯上钩,他安排5000名轻步兵和500名骑兵前往山脚下分散埋伏起来。接着他派出部队占据山丘,引诱米努启亚斯发动攻击,果不其然,这位急躁的罗马统帅故技重施,派遣轻步兵仰攻山丘,并在其后安排骑兵和军团支援。汉尼拔看到敌人中计,一面派兵支援山丘,一面给伏兵发信号,地形的劣势让罗马的骑兵和轻步兵溃不成军,他们在撤退时冲乱了军团的密集队形,加上地形的破碎,很快罗马军便陷入一片混乱,损失大量士兵。见到此情此景的费边立刻调集部队靠近战场,以坚实的阵线支援自己的友军,在他们的帮助下,米努启亚斯所部穿过中队间的空隙,成功撤到安全地带,汉尼拔则见好就收,鸣金收兵。

费边的“失败”

米努启亚斯在这次失败后深刻反省了自己的轻率,将自己的军权交还给了费边,那些饱尝失败屈辱的士兵们也变得更为驯服,他们重新合并军营并加强了防御工事,不过这并不能逆转费边战略的“失败”,因为费边担任独裁官的6个月,罗马人不但没有阻止汉尼拔对罗马村镇的屠杀,反而让其在富裕的腹地搜刮到了足够物资并突围回去过冬,不但消耗了共和国的国力,还打击了他们的权威,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背叛的意大利同盟城邦感到失望,增加了潜在的风险。而费边本身的战略,也有着极大的问题,纵使汉尼拔孤悬海外,也不意味着他一定消耗不起,自由的劫掠以及西班牙和迦太基本土的支援,让汉尼拔可以在自己完蛋之前耗光罗马的实力,而到那时,他便可以从容突破,赶回根据地,再图大业。由此可见,费边的策略并非长久之计,所以罗马人在独裁官任期满后,便不再继续任命独裁官,新继任的执政官也一转消极的策略。

不过历史是如此讽刺。费边的消极固然不是长久之计,但贸然的出击同样危险,尤其是汉尼拔已经通过此次交手找到了击败罗马人的诀窍,接下来,双方将在坎尼迎接属于自己的命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