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更能消几番风雨——读许觉民《风雨故旧录》

 明日大雪飘 2019-10-26
作为一个出版中人,我一向喜欢读出版家在编余之际写下的东西。其缘由,除了那种文字大多没有纯粹的学院派学人笔下高头讲章所难免的方正呆板之气,还因为这类随笔普遍有着诸多与现当代出版史相关联的内容,比如出版人物、出版事件、出版个案等,流传着不少旧年的人文消息,往往令我等后辈不由得产生出一种“历史的想象”。在今年购读的新书中,许觉民先生的《风雨故旧录》(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就是这样一册让我心动的文字。秋凉渐尽而冬意乍起的夜里,风雨敲窗,信手翻书,许先生笔下的风雨也频频入我梦中。

在当代文学史上,许觉民先生以笔名为“洁泯”所写的文学评论名世,但他的本行是出版,曾任三联书店副经理、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所长等职务。编著双栖的出版人在学界往往容易获得好人缘,广于交游的许先生与许多现当代作家、学者保持着长久而友好的交往。一望书名可知,《风雨故旧录》就是他所写人物追忆文章的结集。故旧之中,包括叶圣陶、俞平伯、黎澍、陈翰伯、郑振铎、聂绀弩、姜椿芳、傅雷、冯雪峰、巴金、柳青、陈企霞、荒煤、冯牧、何其芳、李季、郭小川、吕荧、孟超、邵荃麟、周扬、张光年、严文井、王瑶、韦君宜、巴人、唐弢等。文章原是报刊上连载的专栏,每篇只是两三千字。因其短,所以能在尺幅之间,尽见其剪影与摹神的文字功夫,多是一些片断的勾勒与写真,或一件小事,或一个瞬间印象,不求立全传,而只求以生动之笔,传瞬间神情、述独特感受而已。回忆文章一向被认为是年老长者的文体,因为记忆之外,还有着一份经历与见识的淬厉。许先生笔墨的老到,就在于其看似平淡闲笔之中,却寄寓着一份别样的深情与沧桑之感。如他在《萧军风貌》中写萧军:“五十年代的某日,我的办公室忽有一人推门而入,他身材魁梧,约五十左右年纪,戴一顶给摸一尺半宽的大草帽,身系一条足有三寸阔的皮带,皮带的系口一块大铜牌,闪闪发亮。这打扮颇像是北京天桥的卖艺人。我正想问他找谁,他抢先开口说:‘我是萧军,来结算稿费的。’……我很欣赏他这身打扮,他说这打扮在北京可称独一无二。他问我稿费的计算法是怎么来的,我和他解释,他说少了,他是专业写作者,拿稿费糊口,靠它养家活口很难。他建议稿费应采用鲁迅时代的版税制,比现在的要多。……他又问,为什么他的稿费支取标准要比茅盾的低?我说何以见得,他告诉我刚才在会计桌上一叠单子里看到的。又说茅盾的资格固然比他老,但是他写的小说不比茅盾差,何以如此悬殊?你们这是论资排辈!我说,倘若鲁迅至今在世,你是否也觉得你的稿酬和鲁迅一样?他说,鲁迅的文章当然比我高。我说那么还有别的作家比你高的么?他自信地说,高不到哪里去,都差不多。我想,他很有点像《水浒》里的几位好汉,让的只是宋公明一人,其他都不在眼里。”萧军的“野气”与纯真,以及他作为鲁迅精神嫡传的形象,栩栩如生,仿佛眼前。再如俞平伯的宁静,巴金的深情,冯牧的好客,吕荧的书生意气,王瑶的烟斗,韦君宜的抑郁,周扬的悲苦……都如一帧帧素描写真,让人过目难忘。


《风雨故旧录》与以往所常见的文人剪影大有不同之处,在于它并不仅停留于勾勒文人形象与旧习,铺演文人逸事与情趣,而更追求从他们身上见证与折射出时代的风雨。许觉民先生所在的三联书店、人民文学出版社、社科院文学所等,是文坛运动相对集中的地方(顺便可以说及的是,对这些当代文学枢纽之地所发生的运动史的梳理,还多停留在个人回忆录的阶段,而系统的研究则仍是一个空白)。所见所闻,自然多是入得现当代史书的内容。熟悉现当代文坛运动史与思想史的读者,都能从其所记故旧名单中看出,在这些文坛中心人物的身上,荷载着一缕意味深长的历史负重与记忆。中国大半个二十世纪特殊的政治语境,主宰着每个知识分子的悲喜沉浮。总体而言,一部现当代文人命运史,大半是一部以不懈的求索开始而屡屡坠入悲情的历史,就如作者在《前记》中所说:“所写那些人物的遭际,大抵都与‘文革’有瓜葛,因此文章就难免坠入悲怆与痛楚的情境里去。”至于个人命运与时代风雨的密切关系,端的非简单的三言两语可以理清。在《心曲万千忆周扬》一文中,作者剖析了周扬身上的悲剧性后在末尾写道:“二十世纪是多难的世纪,大抵怀瑾握瑜之士多半在不得已中死去,这是足以令人感慨而感慨不尽的。语云盖棺论定,无奈世情度量之乖舛,盖棺而不能论定者比比皆是,这只能有待于历史去作公正的论断。”这实在是历经风雨后的沉痛之语。

“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这是中国文人时时向往的一种人生境界。但“中夜鸡鸣风雨集,起燃烟卷觉新凉”(鲁迅《秋夜有感》),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二十世纪前大半,并没有许诺给理想化的知识分子多少春秋佳日,而更多的是频繁无端的文坛与思想运动所裹挟而来的急风暴雨。等到风消雨歇,则唯剩下面对满地落花而生出的怆然追怀与伤感忆旧。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周作人编《风雨谈》,就由衷地说“这题目的三个字我很有点喜欢”,还说“风雨凄凄以至如晦,这个意境我都喜欢”。“更能消几番风雨”,对于中国文人而言,这种“风雨心绪”,也许是一种宿命性的承受。

另外值得特别说明的是,书中收录的另几篇长文如《孤岛前后期上海书界散记》、《夜未央,更著风和雨——解放前上海生活书店的活动纪实》、《四十年话旧说新》、《想起了名编辑》等,是难得的现当代出版史史料,值得今天的编辑与出版史研究者一读。

(刊《文汇读书周报》2003年)

END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