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原文韵】康巴诺尔的草原天路|有一个叫李生宝沟的村,恍若世外桃源!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9-10-26

文白鸿

【草原文韵】康巴诺尔的草原天路|有一个叫李生宝沟的村,恍若世外桃源!

在苍茫辽阔的康巴诺尔大草原,有一条真正的草原天路:从康七线到满都拉景区(紧挨卧龙图草原),向北经水晶脑包村然后沿东北方向进入正三湾风景区,到王保善村,这里生产海王菊,往东北方向进入李生宝沟景区(草原生态民俗村,沿途花岗岩石林风光旖旎,奇石嶙峋,别有洞天),然后进入南天门风景区,再与屯垦的草原天路“恋人花谷”对接,这就是康巴诺儿草原天路。在天路上,有一个叫李生宝沟的古村落,美爆了。

【草原文韵】康巴诺尔的草原天路|有一个叫李生宝沟的村,恍若世外桃源!

这条天路,春夏季野花盛开,百鸟争鸣,格桑花,油菜花,荞麦花,依次绽放,这里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是独天独厚的天然氧吧,是夏季都市人们旅游避暑的好去处,在李生宝沟,住民俗村,吃农家饭,看山丹丹花,揽奇石美景,如入世外桃源,让你流连忘返。这里还是原生态草原福地,吃野生牧草长大的牛羊肉,别有味道,夏季到处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美如天堂。李生宝沟还是远古人类的诞生地,村附近发现多处新旧石器时代,辽金元遗迹遗址,具有浓厚的草原历史文化底蕴。

【草原文韵】康巴诺尔的草原天路|有一个叫李生宝沟的村,恍若世外桃源!

康巴诺尔草原天路有个叫李生宝沟的村

白鸿

有一片石林风光无限

有个山村如世外桃源

这条沟啊,孕育一条草原天路漫漫

这条沟啊,一泓山泉溢出清脆的鸟鸣

这条沟啊,年年百草丰茂,花香遍野

康巴诺尔天路上的草原,天堂的家园

马头琴悠悠响起

阿妈轻轻的呼唤

阿爸举起的皮鞭

牧歌声声,遍野的牛羊满圈

野花的芳香飘洒

游子的牵挂无边

归来,归来

我美丽的草原,星垂月落

归来,归来

我美丽的家园,碧水蓝天

【草原文韵】康巴诺尔的草原天路|有一个叫李生宝沟的村,恍若世外桃源!

康巴诺儿草原天路“石林”古村李生宝沟

在康巴诺尔草原上有一道红色花岗岩自然形成的奇异山脉,形状各异的“石林”景观独特,让人参观之后流连忘返,如入仙境。这块早期就有原始人类居住的风水宝地,山下有一条雨水冲刷形成的狭长古河道,李生宝沟这个古村落正好位于“聚宝盆”中央上方,愈显得独天独厚,仙味十足。古村李生宝沟位于河北省康保县城北18公里,满德堂乡政府所在地东北11公里处:北纬:N42°0′35.29″,东经E114°36′3.98″。1920年,李生宝由张北县来到这里,为这一风水宝地所迷,遂开荒建村,村庄下面一道天然河沟,夏季泉水叮咚,水流潺潺,四周遍野怪石嶙峋,自然风光旖旎,故名。

【草原文韵】康巴诺尔的草原天路|有一个叫李生宝沟的村,恍若世外桃源!

2018年7月,李生宝沟村总户数128户,人口325人,其中蒙古族二人,其余为汉族。村现有耕地1905亩,林地300亩,退耕林地1718亩,荒山荒坡3309亩。夏季绿草如茵,牛羊满山坡,草场植被丰茂,到处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

【草原文韵】康巴诺尔的草原天路|有一个叫李生宝沟的村,恍若世外桃源!

奇石怪林

李生宝沟花岗岩“石林”形成晚古生代。花岗石是一种由火山爆发的熔岩在受到相当的压力的熔融状态下隆起至地壳表层,岩浆不喷出地面,而在地底下慢慢冷却凝固后形成的构造岩,是一种深成酸性火成岩,属于岩浆岩(火成岩)。花岗岩以石英、长石和云母为主要成分。其中长石含量为40%~60%,石英含量为20%~40%,其颜色决定于所含成分的种类和数量。花岗石为全结晶结构的岩石,优质花岗石晶粒细而均匀、构造紧密、石英含量多、长石光泽明亮。花岗石的二氧化硅含量较高,属于酸性岩石。李生宝沟花岗岩中暗色矿物依次逐渐减少,粒度由细粒到粗粒,岩石类型由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李生宝沟岩体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84.7±1.7Ma。

【草原文韵】康巴诺尔的草原天路|有一个叫李生宝沟的村,恍若世外桃源!

李生宝沟花岗岩“石林”地貌,历经了十四亿年的地质演化及长期的风化侵蚀和重力崩解,鬼斧神工,天造地化,孕育成奇峰矗立、怪石嶙峋的山岳绝景奇观。

【草原文韵】康巴诺尔的草原天路|有一个叫李生宝沟的村,恍若世外桃源!

山上奇峰怪石数不胜数,云雾宝光叹为观止,野花仙草旷世罕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总给热爱的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站在凌乱分布着的巨石上远眺,你可以感受到这气势磅礴的场景让人置身于梦幻般的仙境云雾中。李生宝沟村红色的花岗岩“石林”景观自然天成,在这里,你可以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力:顺沟而上依次形成“垛草沟”、“石头城”、“芦苇沟”、“龙头岭”、“人头山”、“野狼谷”、“蛇窝”、“狐狸窝”等10余处奇异景观,只要你能遐想得到它的形状,它都会神奇的展现在你眼前,移步移景,惟妙惟肖。

【草原文韵】康巴诺尔的草原天路|有一个叫李生宝沟的村,恍若世外桃源!

有时在人的一回头一愣神的时候,在不经意间,还会发现突然从前方又冒出一个叫不上名字的怪兽,神奇至极。在风蚀水腐的作用下,这里的许多山石都有洞窟状的凹进,从某个角度看过去,这些奇石便成为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动物形状,有的似昂头傲视天穹,有的则垂首沉思默想,“龙头岭”奇石更多的呈现出蛟龙腾飞云母缭绕状,顷刻间便会逍遥于天宇之间。

【草原文韵】康巴诺尔的草原天路|有一个叫李生宝沟的村,恍若世外桃源!

红色战备洞

【草原文韵】康巴诺尔的草原天路|有一个叫李生宝沟的村,恍若世外桃源!

七律.题李生宝村战备洞

(康保)青茵

开山凿洞各连通,遥想当年欲攘戎。

国步初兴云遍地,民心一向血潮红。

于今环宇犹多事,射虎儿郎宜始终。

现役诸君多努力,海疆风雨托帡幪。

【草原文韵】康巴诺尔的草原天路|有一个叫李生宝沟的村,恍若世外桃源!

除了奇石群,远处随时可见牛羊成群,悠然吃草的场景。在奇石深山处有一处保存完好的战备洞---李生宝沟地下军事战备洞。当年在毛泽东主席深挖洞、广积粮的号召下,经中央军委批准,1958年至1968年,当地驻军和本地村民联合用十年的时间挖通了一条地下军事战备洞。东、西两个洞口在河北省康保县满德堂乡李生宝沟和白塔沟境内,西洞口在李生宝沟境,入洞口和出洞口悄然分开,悄然隐藏于崇山峻岭中。

【草原文韵】康巴诺尔的草原天路|有一个叫李生宝沟的村,恍若世外桃源!

地下战备洞用料精细、施工严谨,在李生宝沟范围内的石洞长100余米,宽1.5米,高2米。内修建窑洞9个,窑洞宽3米、高3米、深7.4米。山上还修有黄岗岩碉堡数处,每个碉堡设机枪口三处,可容纳8人值岗,有一人当关,万户莫开之势。

【草原文韵】康巴诺尔的草原天路|有一个叫李生宝沟的村,恍若世外桃源!

白塔沟战备洞洞长80余米,宽1.5米,高2米。内有弹药库、战备库、贮备库等设施。整个工程处于李生宝沟村东面的坚硬的红色的花岗岩天然形成的“石林”下,山上石林奇形怪状,乱石穿孔,蔚为壮观,洞内全部为红色花岗岩开凿而成,因在坚硬的红色花岗岩上开凿,战备洞至今保存完好如初,作为红色旅游资源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极具文物保护价值。

【草原文韵】康巴诺尔的草原天路|有一个叫李生宝沟的村,恍若世外桃源!

久远历史

公主坟

白鸿

此刻,我站在中世纪草原之巅

在乱石堆彻的皇宫废墟上

想探析沉睡地下的秘密

李生宝沟的奇山异水

滋润中世纪的爱情绵长

蒙古绝世的公主

和驸马相偎相依

宫殿沦陷,佛塔沦陷

唯有那些沉睡的书画

儒家教化的恩典

如沉睡地下的元青花

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草原文韵】康巴诺尔的草原天路|有一个叫李生宝沟的村,恍若世外桃源!

建国后,康巴诺尔草原发现多处原始人类居住的遗迹遗存,在李生宝沟这一带发现了大量人类生活生存猛犸象化石、野牛头化石、新旧石器、陶片、瓷器、古井、早期人类使用和佩戴的玉器,通过初步考古研究发掘发现这一古人类文明高度发达,那时的古人类已经开始制造和使用玉器,玉文化在这一代已经形成,并且成为一种文化的标志。

【草原文韵】康巴诺尔的草原天路|有一个叫李生宝沟的村,恍若世外桃源!

近年来,在李生宝沟附近,出土了大量元代皇家文物:元代黄金狮子、青花瓷碎片、皇宫用黄色、蓝色琉璃瓦,村民在地里发现了元代的古瓮,村里至今还存有一个元代的古井,种种迹象表明这里很可能存在一个庞大的元代皇家古城址。在元朝从元上都、中都、大都有一条皇家专用驿路,恰好经过这里。

【草原文韵】康巴诺尔的草原天路|有一个叫李生宝沟的村,恍若世外桃源!

元代第三任皇帝武宗孛儿只斤·海山在元成宗去世后,公元1307年,以奔丧之名,率3万精兵到达上都,在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的拥护下继位皇帝,在位四年,修建了元中都(现张北白城子),大兴藏传佛教,修建了大量喇嘛庙。因感念其母后答己和胞弟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拥戴之功,封皇弟为皇太子,总理元尚书府,监国摄政,相约兄终弟及,叔侄相传。

【草原文韵】康巴诺尔的草原天路|有一个叫李生宝沟的村,恍若世外桃源!

二位皇帝元武宗和元仁宗中有一位姊妹,为元代公主,有一段美丽的爱情佳话。孛儿只斤·祥哥剌吉(Sengge Ragi,“祥哥”为藏语“狮子”之意,“剌吉”亦为藏语,原意为“神王之主”,一般用于称呼医生,1283年?-1331年),元朝公主,忽必烈太子真金孙女。这位公主,在蒙元皇族中可不是一般的弱女子。她的母亲、元顺宗后答己是元代第一位被追封的太皇太后,来自强大的弘吉剌部落。按照成吉思汗立下的规矩,弘吉剌部世代是他们的姻亲,女子立为皇后,男子会娶公主。这个部落女子生下的孩子,血统自然也高人一等。

【草原文韵】康巴诺尔的草原天路|有一个叫李生宝沟的村,恍若世外桃源!

祥哥剌吉的名字,汉译为“狮子”。1307年,24岁的祥哥剌吉公主从大都北京下嫁到塞外草原。她的丈夫是弘吉剌部首领的儿子琱阿不刺。出嫁后不久,武宗就封自己的妹妹为“皇妹鲁国大长公主”,封妹婿为鲁王。

【草原文韵】康巴诺尔的草原天路|有一个叫李生宝沟的村,恍若世外桃源!

武宗即位不足4年就过世,他的弟弟仁宗登基。此时,祥哥剌吉公主的丈夫去世,只留下她和一子一女。仁宗对姐姐更加照拂,改其封号为“皇姊鲁国大长公主”。仁宗在位9年,后继者英宗3年、泰宗5年,再到文宗。但祥哥剌吉公主的地位却愈加显贵。她的女儿长大后嫁给了武宗的次子图帖睦尔,也是她的侄子。在后来的皇权斗争中,图帖睦尔即位为文宗,是元代历史上最崇尚汉文化的皇帝。他封自己的姑姑也是岳母为“皇姑大长公主”,祥哥剌吉既是皇亲,又成了国戚,备受尊崇。

【草原文韵】康巴诺尔的草原天路|有一个叫李生宝沟的村,恍若世外桃源!

南开大学蒙元史专家李治安教授研究发现:在蒙古皇室中,本身女性的地位就比较高。如成吉思汗的女儿们,都为父亲的一统大业分忧解难,出了不少力。所以,像祥哥剌吉这样夫家强大的公主,也必然会受到重视。这种重视,从赏赐上就能看出。身为皇妹、皇姊与皇姑,祥哥剌吉公主所受的封号已经超过元代其他各位公主,此外她还屡受厚赐。当时祥哥剌吉公主有自己的汤沐之地,这些地方的岁入,都是归她支配的,从武宗到文宗,尤其是文宗,屡屡给她赐钱,仅文宗时有史料记载的,就有7万锭之多。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她的文化活动提供了很大支持。

【草原文韵】康巴诺尔的草原天路|有一个叫李生宝沟的村,恍若世外桃源!

元朝是“马背上打天下”,但入主中原之后,不可避免地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元世祖忽必烈时,曾特地将南宋内府所藏典籍书画从杭州运到大都,成为皇室收藏。到了祥哥剌吉公主所在的时代,皇室与汉人文化的接触更为频繁,受其影响更深。祥哥剌吉公主28岁时,丈夫去世。按照蒙元“收继婚”的制度,女子成了寡妇之后不外嫁,而是成为丈夫族内其他男子的妻室,可能是弟弟,甚至可能是继子。入主中原后,这一制度受到汉文化伦理的挑战,不少蒙元贵族表示反对。但终其一朝,都没有在法令上废除“收继婚”,从上至下依旧存在。

祥哥剌吉公主却用实际行动反抗了这一制度。丈夫死后,她没有再嫁给弘吉剌部其他贵族,而是如同一个汉族女子一样,为夫守寡,抚养子女,终身未再嫁。她不但遵循着汉文化,并且以己之力弘扬和保护汉文化,笼络汉族文人。

【草原文韵】康巴诺尔的草原天路|有一个叫李生宝沟的村,恍若世外桃源!

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祥哥剌吉和丈夫所受封的“鲁国”,恰巧就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他们夫妇的汤浴邑,就是孔子故乡山东曲阜所在的济宁路一带。祥哥剌吉公主对孔子尤其敬重,命人绘制圣人的画像,用金书亲自题字于画像左侧,悬挂于居所,时常瞻礼。她还把当地的庙学改建为儒学,现在有一块《全宁路新建儒学记》碑保留了下来。碑文中记载:“今皇姊大长公主,嘉惠斯文,以教道结人心。”翻译过来就是:祥哥剌吉公主贤惠斯文,弘扬文化,团结人心。祥哥剌吉最为人瞩目的,恐怕要数两次派使者前往孔庙祭祀了。在曲阜孔庙大成殿前的十三碑亭内,就有两通大长公主祭孔碑,至今在立。这是孔庙内仅有的两通女性祭孔碑。碑文赞扬孔子的儒家教化,并禁止他人亵渎孔氏家族的林木土地,表现蒙元皇室对儒家文化的推扬与保护。

【草原文韵】康巴诺尔的草原天路|有一个叫李生宝沟的村,恍若世外桃源!

祥哥剌吉公主的审美与品位,可能是来自于母亲答己的培养。答己喜欢绘画,曾命画家王振鹏画《历代圣母贤妃图》悬于兴圣宫,命杨叔谦画《耕图》《织图》各12幅,由赵孟作题画诗24首,又让人译成蒙古文。在母亲的感染下,祥哥剌吉公主成了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女性文人。她模仿汉人的赏鉴行为,于她所收藏的书画作品钤上私人鉴藏印,请文臣观览并书跋语。在传世的古代书画作品上,偶尔可见“皇姊图书”和“皇姊珍玩”二印。

1323年,祥哥剌吉公主在大都城南的天庆寺举行了一场著名的文人雅集,汉人、蒙人、色目人齐聚一堂,鉴赏、品题她所收藏的中国古代书画作品。雅集是中国古代士大夫以文会友的重要方式。最著名的如东晋王羲之、谢安等的兰亭雅集。祥哥剌吉公主的风雅不减晋人,据参加了这次雅集的袁桷(音同觉)记载,暮春三月,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公主赐宴,满桌的山珍海味,大家都彬彬有礼,各自执礼尽欢,没有谁强迫谁饮酒,也没有谁敢恣意放肆,一派文雅祥和的气氛。等到酒喝得差不多了,公主拿出图画若干卷,请在场文臣鉴赏品题,标示年月。

【草原文韵】康巴诺尔的草原天路|有一个叫李生宝沟的村,恍若世外桃源!

祥哥剌吉公主当时请的不少汉族文人,都是经常来往的老熟人,比如袁桷、冯子振等人,从流传下来的公主藏品里经常可以看见他们的题跋。袁桷是浙江宁波人,20岁就以才学当上丽泽书院山长(古代山长相当于校长)。成宗年间开始在朝廷任职,后来更是受到仁宗与英宗的重用,曾任翰林待制、集贤直学士、翰林直学士、翰林侍讲学士等职。他是元朝的大笔杆子,当时的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自他之手。朝堂之下,他与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黄公望、王蒙、倪瓒,以及邓文原、虞集、柳贯等著名文人皆有来往。柳贯、邓文原等也为祥哥剌吉公主题过书画,很可能就是袁桷引荐。

【草原文韵】康巴诺尔的草原天路|有一个叫李生宝沟的村,恍若世外桃源!

天庆寺雅集举办时,袁桷已官拜翰林直学士,两个月后被升为翰林侍讲学士。但当年8月,发生了南坡之变,英宗被杀,袁桷不愿卷入政治纷争,辞官返归故里,参加雅集可说是他一生中最位高权重之时。冯子振也是祥哥剌吉公主经常来往的文人。他写得一手好行书,曾与元代书画家赵孟为集贤院同事。天庆寺雅集举办时,冯子振已经退休,还被特邀过来,从中也可看出祥哥剌吉公主对他的看重。虽然李治安教授说,历史记载中没有明确证据表明祥哥剌吉公主如何影响元代帝王的汉文化修养,但从结果来看,她的侄子兼女婿、元文宗图帖睦尔无疑是一位崇尚汉文化的皇帝。

民间流传有一位元代公主在这里居住过,这位公主究竟是谁呢?他和神秘的李生宝沟有何关联?

【草原文韵】康巴诺尔的草原天路|有一个叫李生宝沟的村,恍若世外桃源!

元武宗在位四年,元朝处于中期,社会矛盾复杂,宫廷斗争剧烈,为平衡关系,他下旨一改旧制,封了10几个“一”字王,在李生宝沟距村2里的东山坡上就发现了一个一字形的十三敖包遗址,中间一个直径8米,两边各6个直径2米,敖包为蒙古皇族祭苍生天用,种种迹象表明这里是元代重要的皇城所在地。

【草原文韵】康巴诺尔的草原天路|有一个叫李生宝沟的村,恍若世外桃源!

厚重历史文化,传承传统文明。这里曾是万里茶马张库古道在元代重要的的皇家御用商道,是一条“元上都北京---宣化---张家口---元中都张北白城子---元东宫康保南井沟---元上都(内蒙蓝旗)”皇家专用的草原天路,极具历史文化考古价值。在“一带一路”新丝绸之路大战略的指引下,重兴草原天路茶马古道之繁荣,大力发展生态游、民俗游、草原游、红色旅游,建设独具魅力的康养小镇,成为时代发展之必然。

2019年,利用本地奇石、草原古村落、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交融的优势,把本地打造成独具特色的民俗历史文化名村。发挥好红色备战洞优势,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举办纪念建国70周年“赞颂辉煌成就、军民同心筑梦”爱国主义教育首届书画、摄影活动,发展红色旅游,强化全民国防观念和爱军拥军热情,军民同心筑梦,共绘美好未来。

【草原文韵】康巴诺尔的草原天路|有一个叫李生宝沟的村,恍若世外桃源!

古村安于天路之中

在康巴诺儿草原

总会遇到这样的情景

深山之中,远远看见几缕炊烟

听见鸡鸣,却看不见深山里的人家

蜿蜒而上,你还会听见蛙鸣声,吆喝声

此起彼伏,遥远而亲切

只有到了山下,爬上一道梁,漫过一道坡

你才看到:半山腰的红砖绿瓦

李生宝沟的石林,高耸,怪异,奇特

你才看到:一只雄鹰张开翅膀

在蓝天下,像是要和你一起飞翔

【草原文韵】康巴诺尔的草原天路|有一个叫李生宝沟的村,恍若世外桃源!


来源于掌上康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