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寒假热,是我们现代人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小孙说医 2019-10-28

一定要听语音哦 👆

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来聊聊:真寒假热
真寒假热这个现象,据我观察,也是现代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有很多人说自己经常上火、发烧、各种炎症、咽喉肿痛等等问题,看似都是一派热像,可是用了清热泻火的药,或者消炎药、抗生素之类的反而不见好,有的甚至越用越重,这种往往都是:真寒假热!


我们从字面上来理解一下,真寒假热,“寒”是真的,“热”是假象;也就是说我们会表现出很多热的症状,而且热症还会比较明显,但同时还有一些寒的症状,只是不明显;这和寒热的本性有关,热就是动的、外放张扬的,表现强烈的,所以热症就会表现的很明显;寒呢,往往是从沉静的,内敛的,你不注意观察,有可能会忽视它的存在;所以当出现真寒假热的情况时,我们往往会把注意力集中在热,而忽视了寒;但寒恰恰才是引起热的根源所在!


我们通过一个医案,来看看真寒假热:
古代有个姓程的举人,酒色过度,50来岁,得了一个怪病,每天发热得厉害,这脸色也是通红,经常口渴。为什么说是怪病呢?此人虽然身热,但是却反倒一直盖着被,口虽然渴但是却喜欢喝热水,并且还可见到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等一派寒象。来就诊的大夫起初也没当回事儿,都认为他有内火,用六味地黄丸之类清热的药帮他泻火,结果病人越病越重,后来都爬不起床了。这个时候来了个姓薛的大夫,仔细这么一瞅,发现他其实是肾阳虚,这在中医里叫“真寒假热”。于是让他服用桂附地黄丸的汤剂。患者喝了6碗,睡了一宿,第二天早上就痊愈了。
这个程举人患的病,就是典型的“真寒假热”,大部分大夫上来一看,哦!发热,那就给你清热泻火;这是不是和我们现代人一样,只要去医院就是各种炎症,给你消炎,西药都是寒凉的,往往一个小病给你搞成大病,或者看上去病好了,却给你留下非常严重的后遗症,最普遍的就是,感冒发烧去医院治疗结束之后,就开始了漫长的咳嗽期,为何呢!大家好好想想。


“真寒假热”就是因为阴寒内盛,格阳于外;这就好比以前阴阳是相亲相爱,互相抱在一起的,阳来温暖阴,阴来克制阳,两者温度适宜,和和美美;可是有一天,突然来一个第三者“寒”,寒和阴本性是相似的,于是“阴”“寒”结合在一起,“阳气”一下子就受不了了,太冷了,阳气也是很聪明的,他就想:“太冷了,我得先躲躲,保全自己,要是还抱着阴,我非得把自己冻死,我这点小火苗可经不起折腾”于是呢,阳气就会远离阴气,向身体的外面飘,这个时候人就表现一派热像;于是就形成了“真寒假热”的格局,所以打眼一看是热证,实际上已经寒得都深入骨髓了。


治疗这种真寒假热的情况,我们就要去治疗这个真的,舍弃假的,只管去温阳,不要去看那些热症,所以前面讲的这个程举人用了桂附地黄丸就立刻见效,就是因为桂附地黄丸是温阳气,把体内的寒邪给化掉,这样人的阴阳平衡,于是阳气自然就收回来和阴气抱在一起了!
还是那句话:不要盯着症状去治疗,那是症状、是症状,不是病根!
好了,今天我们就先聊到这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