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硬盘 primary、 secondary、 master、 slave

 李旺旺 2019-10-29
硬盘的主引导记录区(MBR)就在0磁道0柱面1扇区,其中存放着硬盘主引导程序和硬盘分区表。在总共512字节的硬盘主引导记录扇区中
446字节属于硬盘主引导程序,64字节属于硬盘分区表(DPT),两个字节(55 AA)属于分区结束标志。
1、IDE硬盘目前使用最广泛,所有操作系统都默认支持,通常PC主板上有2个IDE接口,每个口可接2个IDE硬盘。目前技术支持最大传输率133M/S 


2、SATA即串行ATA。一种完全不同于并行ATA的新型硬盘接口类型,与并行ATA相比采用串行方式传输数据得名。SATA总线使用嵌入式时钟信号,更强纠错能力,与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对传输指令(不仅是数据)进行检查,如发现错误会自动矫正,提高传输可靠性。且结构简单、支持热插拔优点。 

可在较少的位宽下使用较高的工作频率来提高数据传输的带宽。Serial ATA一次传1位数据,减少SATA接口针脚数,使连接电缆数变少效率更高。Serial ATA 仅用四支针脚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分别用于连接电缆、连接地线、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同时这样的架构还能降低系统能耗和减小系统复杂性。其次, Serial ATA的起点更高、发展潜力更大,Serial ATA 1.0定义的数据传输率可达150MB/sec,这比目前最块的并行ATA(即ATA/133)所能达到 


3、 SCSI硬盘是小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后移到PC机。特点:支持设备类型多:硬盘、光驱、打印机、扫描仪、读卡器、磁带机等。接口扩充能力强,每SCSI口可接15个设备。接口有自己的独立芯片,其读写数据不需经 CPU,占CPU资源很少,速度IDE、SATA比不了。SCSI传输速率最高320M/S,转速15000转。多用于服务器和专业工作站,比IDE和SATA贵很多
所有操作系统安装SCSI硬盘都需要驱动程序,尤其是除Windows2000/XP/2003之外的系统,安装SCSI硬盘尤为复杂。
按盘片尺寸分: 
1、5吋目前已经基本见不到了,前几年有一款昆腾(被迈拓收购的一家公司)的“大脚”硬盘就是5吋的,其外形尺寸较大,目前已经被淘汰了。 
2、3.5吋目前大多PC机使用的硬盘,包括IDE、SATA、SCSI等各种接口,是台式机的主流硬盘尺寸。 
3、2.5吋笔记本硬盘,IDE/SATA转速通常5400转、7200转,2.5的常为4400转,减少发热,传输速率比台式机硬盘要低一些。笔记本硬盘


Primary Master是什么啊?启动顺序是自己写出来的

Primary(首要)和Secondary(次要)IDE通道而言的。 Master和Slave是相对于同一个IDE通道中的顺序而言的,前者是主盘,后者是从盘。
电脑有2条IDE通道,系统硬盘接Primary Master,光驱接Secondary Master,主板只有1个IDE口时硬盘接Primary Master,光驱接Primary Slave即可。 
现在大部分新装的电脑都用SATA硬盘了,就不需要IDE接口,所以可以把光驱直接接在Primary Master,这样最有利于加快系统启动。 
IDE即"电子集成驱动器",它的本意是指把"硬盘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一般来讲主要的IDE接口是接硬盘的,次要的是接光驱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