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属于老泉州美食中的街头巷尾

 一葉一如来 2019-10-29

余光中先生说,乡愁是一张小小的船票。而我却觉得乡愁是一种记忆中的味道,是那过街的闽南咸饭店,是那清源山顶的风,亦或者是那刺桐树下古厝旁爷爷奶奶的闽南语。

老泉州——西街景

炸醋肉

泉州炸醋肉,一道永远属于每一泉州人家乡的味道,儿时放课后,总缠着母亲远饶胭脂巷口买一份炸醋肉方可,可还未着家却早以寥寥无几,这时母亲总会笑着摸着我的头问我:“和夹么?(好吃吗)”,话音未落,母亲便转入厨房架好了油锅,炸起酥香的醋肉。

现在如今不论寻常百姓亦或者高档饭店,不管谈天家常亦或者逢年过节,醋肉都成为了一种泉州美食的烙印。

炸枣

炸枣,儿时总不喜欢吃着地瓜番薯,却总喜欢吃着番薯制成的炸枣。也总喜欢放课后偷偷买上一个炸枣,早已记不得价格,却记得当时课后肚子饿,母亲未至,拿出些许零用钱即可,远远看到母亲身影,囫囵塞入口中,吃完时还不忘摸干净嘴边的油渍,怕被母亲责怪,如今想想也甚是有趣。

    

土笋冻

许多外地旅客可能会对土笋冻有些许忌惮,白嫩的沙虫软糯的胶质,加上少许蒜蓉和永春陈醋。小时候皮实,总把父亲去安海带会的土笋冻中的沙虫拿去逗怕虫小姑娘,也总被父亲训斥;现如今还会时不时驾车前去安海三里街尾,买上些土笋冻带回去家中与父亲一起品尝,父亲也总调笑我儿时没少因为此事教训我。

浮粿、菜粿、咸粿仔、海蛎饼

浮粿

菜粿:有名萝卜糕

浮粿、菜粿、咸粿仔、海蛎饼;儿时记忆中,晌午刚过几个孩童就趴在在街尾刺桐树阴下等着。

晚霞将至,“老歲啊”不紧不慢的拖着嗝吱响的板车,车上也传来阵阵油香,各位孩童纷纷起身返家,紧接着各家各户传来长辈用闽南语说着上火之类的话语。紧接着孩童们又如同商量好了一般,聚在油摊前,拿着刚冲家里被唠叨换来的零用钱,喊着一种一样,全部要吃。完全忘记了刚才长辈唠叨的话语。

咸粿仔

海蛎饼

吉红糕

儿时,每到逢年过节,婚庆喜宴,都可以见到孩童人手拿着吉红糕偷偷藏着,生怕被他人抢去;

儿时皮实总被留堂,每次父亲都是一脸阴沉带回家中,也总免不了一顿训斥;此时,长辈总是从柜中拿出一块吉红糕偷偷塞入嘴中,用着闽南话说着乖乖要听话的话语,在那个物资较为匮乏的年代,吉红糕就如用今日的甜品一般,充满满满的关怀。

拳头母

拳头母,老一辈总说因为形似小孩子的拳头而得名,用着肉的劲道,鱼肉的鲜香制作而成,每次看到拳头母不免多食几个,生怕被他人抢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