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幽门螺旋杆菌遇上胃痛,中医是如何解决的?

 zhangfujun73 2019-10-31
学中医,不可不读医案。医案是前人成功的经验,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作为中医爱好者,不可能有机会亲自接触大量患者,为其诊治。医案的学习,正可以帮助我们改善这种状况。譬如小学生作数学题,在反复的练习中,理法方的应用,熟能生巧,融会贯通。
从理论到实践,要搭建一条稳打稳扎的桥梁,最好用的工具莫过于医案解读。
杏林明师学社将定期推出详细、完整的【医案解析】,带领大家一起解读,一起思考,来体会中医诊断辨证中最最精华的思路过程。
没有来龙去脉的医案,都不是真心教你。你,准备好了吗?

胃痛

如今,很多上班族由于工作原因,经常饥饱无常、饮食不规律,使胃痛成为了大部分人的通病,而更经常听到周围的人,十有八九都患有幽门螺杆菌。那中医又是如何看待的?

胃痛问题不容小觑,影响着我们的吸收运化。接下来两期医案,我们将针对两种胃痛病案进行解析!

胃痛的医案解析

先看学员们的

讨论

图片可以上下滑动


医案解析:听听张教授怎么说

【诊断】:胃痛(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

【证属】:脾胃虚寒,瘀血阻络

【治疗】:温中健脾,化瘀通络,和胃止痛

【方药】:香砂六君子和失笑散化裁

党参12克、茯苓15克、炒白术10克、陈皮10克

清半夏10克、木香10克、砂仁10克、炒蒲黄10克

五灵脂15克、肉桂6克、香附10克、海螵蛸30克

炙黄芪30克、升麻6克、柴胡6克、苍术20克

7付,水煎早晚饭后温服

【 病 机 分 析 】

1.患者以胃脘部隐隐作痛十余年,加重一周为主诉,故诊为“胃痛”。

2.胃痛一般临床分为寒邪客胃、饮食积滞、肝气犯胃、湿热中阻、瘀血内停、脾胃虚寒、胃阴亏虚,然患者发病常常错综复杂,尤其是一些慢性疾病患者。因此,临证之时当详加分析,不可拘泥于窠臼。

3.患者从事职业为建材市场送货工人,决定了其饥饱无常的无规律饮食,这也是胃痛疾病最常见的病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长年累月如此,必定导致脾胃虚弱。

就此疾病的演变规律而言,一般表现为脾胃虚弱---升降失常----脾胃虚寒----瘀血阻络---中气不足。

4.该患者饮食不节,导致脾胃虚弱,脾胃升降失职,“浊气在上则生瞋胀”“清气在下则生飧泻”故患者表现为脘腹胀满、大便溏薄,大便溏薄、且日行2-3次,加之患者从事重体力劳动,提示已有中气不足甚则下陷之象;

烧心吐酸,一般见于湿热中阻,但纵观患者之象无支持旁证,且食积胃脘、腐熟过度也可导致该象。

胃中隐隐作痛,积年不愈,提示病久入络,瘀血阻络。综上,辨证为脾胃虚寒、瘀血阻络。

【 组 方 分 析 】

① “香砂六君子汤”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散寒、止痛之功,其配伍特点“健中有消,行中有补”,为脾胃病常用方,也是我临床治疗脾胃病最常用的基础方。

失笑散”是治疗瘀血所致多种疼痛疼痛的基础方。多年来用于瘀血导致胃痛(糜烂性胃炎)的治疗,效果确切。

② 方中加黄芪、升麻、柴胡,与“六君子汤”配合,取“补中益气汤”之意;

③ 方中用肉桂温暖中焦脾胃,与黄芪、白术配,有“黄芪建中汤”之意,患者烧心吐酸,所以没用“白芍”;

④ 用“香附”增强理气宽中之功;用“螵蛸”止酸;用“苍术”增强燥湿健脾。

【 按 语 】

1.患者服用一周后,吐酸除,其余症状均明显缓解,在上方基础上加减化裁,连服一月,所有症状均消失。后加减泛水丸,坚持服用3月,以巩固疗效。

2.应该注意的是:脾胃疾病“三分治疗,七分调理”,一定要注意饮食习惯及生活规律,千万不要以为只要服用药物就可彻底治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