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鼻炎,为什么换个地方就好了?

 猫狗老爸 2019-10-31


我们周围总有几个一到秋冬就犯鼻炎的人。

同事雅雅,在杭州工作。每到秋末冬初,她就会过上这样的日子: 

早上起床是从鼻子发痒、打喷嚏开始的。

骑着小电驴上班的路上,冷风一扫,鼻子就堵上了,只能用嘴呼吸。到公司,鼻子早已失去知觉,鼻涕流得像个三岁的宝宝。

进入暖和的办公室,瞬间鼻孔通畅了,但大概撑不过半小时,就又是没完没了流鼻涕、擦鼻涕、大量消耗办公室卫生纸的日常循环。

晚上睡下,向左翻,向右翻,要趁着两边都不太堵的那个瞬间快速入睡,不然就只能把嘴巴张开。

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有个尽头呢?雅雅无比期待放假。因为假期她就可以去北方的姑姑家,而每年只要离开杭州去到北方,令人头疼的鼻炎就会神奇的自愈。

和雅雅一样,很多鼻炎患者也有这样的体验:在自己生活的城市鼻炎症状严重,一旦换个气候不一样的地方,鼻炎就好像从来没发生过一样。更神奇的是,有的小朋友出门还挂着鼻涕,等坐飞机刚飞上高空的那一刻,鼻涕就不流了。

在北方或江浙地区的鼻炎患者去往温暖的海南岛或热带地区度假时,这点表现的尤为明显。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大致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解释。

第一,并不是说哪个地方一定就适合鼻炎患者生活,而是说,有时候身体的失衡,会随着外界自然条件的转换被拉回平衡状态。

我们长久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时,身体会随着环境的特点持续的受到某些影响,这些影响在体质比较弱的人身上会表现得更明显,可能会造成一些身体的失衡。

拿南方的鼻炎患者来说。南方气候湿润,长期生活容易湿气过重,脾胃运化失衡。中医讲“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大量未被脾胃代谢的湿会阻碍气机的运行,表现在鼻部,就可能产生鼻炎。因此,南方鼻炎多含有浓涕,与本身湿重有关。

而这样的人到了气候干燥的北方城市,人体不受环境湿邪干扰,不用代谢多余的湿,气机得以通畅,鼻炎就停止了。

北方鼻炎也同理。北方的秋冬,需要经历漫长的寒冷干燥时期。这个燥,多以冷燥为主。中医讲“肺为娇脏”,不但“形寒饮冷伤肺”,同时也有肺“喜润恶燥”的说法。想想,肺又怕冷又怕燥,秋冬季节受点寒得个鼻炎也就不难解释了。因此,北方鼻炎的特性以干、打喷嚏、鼻黏出血居多。

而等北方鼻炎患者到了南方,简直就是沙漠逢绿洲了。湿润温暖的空气正好缓解了冷和燥,鼻炎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吧。

第二,鼻炎患者为什么到了热带地区比如海南,就通通被治愈了呢?

这就得从鼻炎的根本病机上来说了。咱这里先不说肺脾肾单个脏器的复杂原因,单从宏观角度来说,鼻炎的发生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寒湿。

不管你是气血虚了,还是脾不化湿了,还是肺气不足了,总之,是此刻你身体里的寒气和湿气过重,超出了身体的负担能力。逼得身体只能把呼吸道当成排寒湿的通道,这个排的过程就是鼻炎。

当我们到了温暖的地区,当地的环境不太容易产生寒湿。新的垃圾生产的少,旧的垃圾身体有余力排,那就暂时不需要动用鼻子了。往往回到家后,鼻炎会再次找上门,因为体内的寒湿并没有彻底消失,受到外界环境刺激后,又会再次开始积累。

那这么痛苦的鼻炎,还有得治吗?总不能一直背井离乡不回家吧?

在中医看来,治疗鼻炎的手段还挺多。

其中一个南北通用方,就是艾灸。去温暖的地方是寻求热能,利用艾灸来祛除体内的寒湿之气,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对于长期鼻炎的患者,推荐的家庭保健灸为回悬灸腹部,中脘一周。加上大椎,肺腧,印堂,迎香穴。其中回旋灸中脘调理脾胃功能,主扶正温脾阳,祛湿,能够减少肺脾处痰液的生成。大椎,肺腧主解表驱寒,赶走束缚在体表的寒气。印堂,迎香穴为鼻炎针对性治疗,可以通鼻开窍,对于头疼,清涕,鼻塞患者效果明显。

顺序为先大椎穴,肺腧穴,再印堂穴,迎香穴,最后中脘一周。

时间这里不固定,根据孩子和成人具体情况而定,中脘可半小时左右,其他穴位可控制在15分钟左右,具体以病情为准。在艾灸的过程中和艾灸之后,观察自己身体的感受。如果出现烦躁、干渴、热的不舒服的感觉,就停止。

有效的艾灸,可以控制鼻炎发作症状,降低发作频率。由于鼻炎患者病情多掺杂个人体质原因,建议大家先向中医咨询了解自我体质,选择合适的灸法和治疗,没有完全不能改善的病症,只有无法改变的生活习惯。

最后,再提醒下鼻炎患者生活上的注意。

吃:减少湿冷食物的摄入,包括睡前水果,睡前奶,寒凉食物,海鲜等。

穿:孩子出门穿高领,尽量保护好后脖子大椎穴,防止冷风刺激肺部。同时遇大风天气可戴帽子,口罩,减少头部,呼吸道受凉,可以降低鼻炎发作率。

住:夏天少空调,空调房里鼻炎多,就看您信不信了。

行:外出坐车莫贪凉,特别是孩子,务必关好车窗,减少冷气吸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