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兵法,棋法,人生博弈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19-10-31

MOOK特集《知中*孙子兵法指南书》封面

你虽然不能算是熟读兵法,但是你一定知道许多以《孙子兵法》为出处的成语。朗朗上口的一定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战而屈人之兵','兵者,诡道也'等等。我们也经常见到关于《孙子兵法》与商业,人际关系,还有企业管理的书籍。总之在如今的社会里,处处皆是战场,处处需要兵法。兵法在手,打遍天下无敌手,比武侠小说里的的独门秘籍还玄乎。这样过度消耗,总觉得兵法不是兵法,而是为人处事的诡诈,生意场上的捷径,管理者的两面三刀。

图片来源网络

那么接下来我们还是回到《孙子兵法》的本真,来谈一谈这本得之便可战无不胜的千古奇书吧!首先我们来破解以下几个问题:1、《孙子兵法》成书于何时?2、孙武是谁?3、《孙子兵法》里藏有什么玄机,对于今天的我们有什么用途?

书摘:“传统上,认为《孙子兵法》是春秋时期孙武所作,但是根据其中言及的战争规模和组织、战术、武器装备等均较春秋时期发达,应实际成书于战国时期。”

《知中*孙子兵法指南书》之《海外兵法研究者---梅维恒访谈录》

根据汉学家梅维恒教授的研究,具体的指出《孙子兵法》的成书时期晚春秋时期,而是成书于战国时代。首先从指挥权和战争规模上来比较,春秋时期军队指挥权基本由贵族领导,而从《孙子兵法》中孙武指挥战斗的情况来看,更像战国时期的状况。在战国时代,文化下移,平民参与作战。因为指挥人才的迫切需求,非贵族也可以成为指挥官。从规模上来看,十几万人、阵仗严谨、训练有素、声势浩大、这些特点也与春秋的战争不符。从书中提及的作战武器装备上看,其中有许多武器是战国才出现的武器。还有冶铁技术的发展也是春秋之后才发展到各国的农业与军事之中。根据这些记载,所以梅维恒博士推定《孙子兵法》成书于战国时期。

孙武是谁?“有提十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有提七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吴起也。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武子也。”—《尉缭子-制谈》这是可考文献中,最早提及孙子的地方。孙武因避乱从齐国逃离投奔吴国,是历史上常见说法,但是这个说法并不为实。无论什么原因,孙武离开齐国,投奔吴国之后与伍子胥一起辅佐吴王阖闾,灭楚伐越,取得霸权却是事实。孙武在吴国严令军纪,练兵有方,得到阖闾赏识从此带兵平夷定边,伐灭楚国,然后又大破越国,让吴国坐上了霸主宝座。种种功绩以及战法,都一一记载于史书之上。在公元前484年,夫差令伍子胥自刎之后,孙武意识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之意,他默然离开吴国,归隐山林,然后黯然消亡于故乡姑苏。他死后楚昭王复国,晋国瓦解,越国被楚灭国,齐国被田姓篡位,秦国最终平定六国,一统天下。这就是孙武辉煌而简短的一生缩影。

图片来源网络

从古自今,战争都是一件举国之力,举民之力的国家大事。'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战争的重要性。作战讲天时地利,运筹帷幄,调度协调。统兵大战,永远都是一件综合实力比拼的事情,而且想要取胜还需要老天的眷顾与运气的加持。有骁勇善战的将领和士兵,没有章法不行,而章法没有协调一致的执行不行。只要两军对垒,就会有牺牲伤亡。今天我们国家虽然没有战乱,国泰民安,但是这个世界上依旧战争不断,流血不止。我们期望世界和平,但是世界永远没有消停的一刻。

在今日和平的时代里,我们在其他地方依旧需要与人战斗,无非是手段不同。商业上的竞争,事业上的盘算,人际关系的维护,其实统统可以视作作战。你也许有团队需要统领,打破常规,以赢得盈利与客户。你或许单枪匹马,需要亲自上阵,无所不能。在兵法之中学取必要的计谋与手段,可以有柳暗花明的豁然开朗。所以为什么如今中国有关《孙子兵法》的话题依旧源源不绝,生生不息。在不见硝烟,没有流血的人生战场之上,我们都需要学点兵法,懂点手段,才能更好的生存与发展,这是亘古不变的处世之道。

MOOK特集《知中*宇宙之道,就在围棋》封面

下棋之道,兵法也。在我看来棋道即是兵道,下棋就是棋盘之上的战争。

这些年有关围棋的话题日渐时兴,恐怕是因近些年人工智能的兴起有关。自从2016年谷歌围棋人工智能机器人'阿尔法GO',打败围棋世界冠军职业九段棋手李世石开始,围棋就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我自己虽然不会下围棋,但是中国象棋略懂一二。虽然两种棋类不能等同,但是在下棋时候双方对弈的激烈与紧张是一致的。那么就来聊一聊,关于黑白棋子之上的对垒与交锋吧。

书摘“围棋是中国的传统娱乐竞技项目,也是历史最悠久的一种棋戏。在人类的历史文明长河中,围棋扮演着多重角色。它既是启发智力的工具,也是对外文化交流的桥梁,既是文人士大夫的志趣的寄托,也是专业棋手谋生的事业。”

《知中*宇宙之道,就在围棋》之《围棋起源与历史发展》

图片来源网络

围棋从夏商时期起源,到清代晚期没落,一直以中国为中心发展。而近现代日本和韩国的围棋崛起,发展中心才开始转移。中国可以说是围棋的起源、发展与流传之地。这一点从中文当中许多关于下棋的成语就可见一斑。例如:举棋不定、星罗棋布、满盘皆输等等,都是有关下棋的成语典故。从夏商起源,到春秋发展,到两汉普及;再到唐宋风雅和明朝盛世,最后清代衰落。围棋的发展可谓是漫漫历史,源远流长。

生为云南人,不一定会下围棋,但是在有关云南物产的课本里应该学到过云南保山的特产—'云子'。这里说的'云子'就是围棋界有名的'云南棋子'的简称,而这种棋子是云南保山的特产之一。

书摘“永昌(古代保山)之棋甲于天下。其制法以玛瑙石合紫瑛石研为粉,加以铅、硝,投以药料,合而煅之,用长铁蘸其汁,滴以成棋。有牙色深黑者,最坚;次碧绿者,稍脆;又腊色,杂色及黑白皆有花者,其下也。”

《知中*宇宙之道,就在围棋》之《棋具:宇宙一棋局,白黑两战场》

一副好棋子,颜色需要对比鲜明,纯正无杂,最重要的是重量适中,拿取方便,放置稳当。材质也是相当讲究,要做到夏如冷玉,冬季不凉。而这些要求,“云子”都能够做到,可谓是棋子之上品。

图片来源网络

围棋不仅是一种游戏,下棋中的哲学道理也深入生活之中。并且对我们的行为思想,有着深远的作用。中国人做事,讲究把握局势与掌控大局,这些思想就从围棋而来。与任何西方国家的决策、策略有着根本的不同。西方人做事就像他们下国际象棋一样,分工明确,步步紧逼,厮杀消耗,然后就是你死我亡,胜负分晓。双方目标明确,结果清晰。而中国人做事,一人分饰多角,攻防转换,占据有利据点,造势包围,然后再分胜负。这时候,外行的人看得焦急万分,云里雾里,当局者步步紧逼,心中有数。这就是西方发展喜欢讲“重心”讲“关键”,而东方发展讲“战略”讲“包围”。这些观点,我们从“二战”中,中西方战法就可以看出来,德国擅于'闪电战',中国则是'农村包围城市',占地包围。中国人相生相克的哲学思想,正是我们国家独特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内因。

在我们的为人处事、工作关系与人际交往之中,懂得观察'局势'很有必要。把握当下事态,掌握局势发展,积累优势,避人锋芒,然后顺势而为,稳中取胜。我们虽然不下棋,但是我们经营自己的生人与事业。我们虽然不作战,但是我们必须参与社会竞争与发展。兵法如棋法,棋法如人生。谁不是在人生之中的棋局之上寸土必争,在人生的战场上步步为营?希望你可以百战百胜,就算输了也不要气馁,毕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