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富五车的陆小曼,输给了大字不识的江冬秀,是因为不懂这两个字

 蓝色天空深秋 2019-10-31

不管是什么时代,一个女子的睿智,并不是代表她有着多高的学识,而是要懂得这两个字。

今天要说的两位民国时期的女子,一位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陆小曼,她琴棋书画无一不通;而另一位,虽然也是出生豪门,却是大字不识的江冬秀。她们的婚姻,却因为经营方式不同,也产生了不同的结局。

陆小曼的第一任丈夫叫王赓,1895年出生于江苏无锡的官宦之家,后来家道中落,发奋求学,因成绩非常突出,被公费派到美国进一步接受教育。1911年,王赓清华毕业后被保送美国,先后在密西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就读。1915年转入西点军校,毕业时为全级137名学生中第14名。王赓回国后曾任职于北洋陆军部,并以中国代表团武官身份随陆徵祥参加巴黎和会;后任交通部护路军副司令并晋升少将。

王庚胸怀大志,为了开拓事业,他需要一位中西融通、娘家财力雄厚、人脉广泛的太太;而名媛陆小曼刚好也需要一位将来能够给她带来荣华富贵生活的丈夫。

这是一桩双方都带有功利目的的婚姻。王庚当时虽然前途无量,但还是一个穷小子。而陆家却财势雄厚,因此婚礼上的一切用度和安排,都由陆家来负责。

1922年,王赓和陆小曼的婚礼在"海军联欢社"举行,当时,来婚礼现场的中外来宾就有数百人之多,几乎把'海军联欢社'的大门给挤破了。

19岁的陆小曼就这样风光地嫁给了王赓。可婚后的生活,对陆小曼来说,却不尽人意。王赓每天早出晚归忙于公务,没有时间陪伴喜欢浪漫的陆小曼。他对自己要求极严,是一个尽心尽职的军官。在所有人的眼中,他是一个“完美丈夫”和尽职的军官。可是对陆小曼来说,她只需要一个能多关心她、能时常陪她的丈夫。但王赓太忙了,只能把这样一个喜欢热闹、被人捧追的美女太太扔在家中,让她过寂寞无聊的生活,任性惯了的陆小曼当然要开始积累反抗的情绪了。

此后,不甘寂寞的陆小曼就和一些千金小姐和富家太太们吃饭、打牌、跳舞、捧戏子。整天消磨时光、无所作为。王赓也希望她能快乐,就抽时间邀请朋友们来家里,希望能给平淡的婚姻生活带来一些光亮。

那时,王庚、徐志摩、胡适都是梁启超的弟子,又都是“海归”,眼下还是北京社交界的年轻俊杰,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徐志摩认识了陆小曼。他们互生好感、怦然心动。

小曼容貌俏丽,性格活泼,机灵大方,吸引了多情的徐志摩,征服了傲慢志摩,志摩要找的就是这样性灵的女子。而徐志摩的儒雅和浪漫,也正是陆小曼渴望的。

从这之后,徐志摩就经常到王赓家里去拜访了。当然,醉翁之意不在酒,两个孤独的灵魂,使他和陆小曼渐渐靠拢、深深相爱了。而王赓忙于公务,根本没有察觉到妻子和好友之间的微妙变化,便经常鼓励陆小曼和徐志摩一同出去玩。

徐志摩和陆小曼这两个对艺术有共同触觉的知己,终于顾不得王赓的感受了。徐志摩即使远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也会每天写信向陆小曼倾诉自己的思念,陆小曼经历了同样的煎熬。

几个月后,王赓因为工作的原因,要迁居上海。陆小曼不愿离开北平,在家人的要求下,陆小曼还是去了上海,但是依然被家人看管着。徐志摩只能靠写日记抒发对陆小曼的思念,后来,就是有名的《爱眉小札》。

徐志摩回国后,专程去拜访了陆小曼的母亲,被陆母骂了一通。

后来陆小曼和徐志摩向王赓坦诚了一切,并且陆小曼也向他提出了离婚。当时,王赓已经做了五省联军总司令部的参谋长,若是想要徐志摩的命,也是轻而易举的一件事。不过,大度的王赓没有伤害这个诗人朋友,他见没有挽回的余地,最终选择了放手成全。

王赓虽然大度,但是内心对徐志摩一定是有许多愤懑的。“交友不慎”这个词,在他的一生中,已经刻下了难以抹去的印迹。

后来,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时,还给王赓送了一份请柬。王赓没有到他们的婚礼现场,却为他们准备了一份厚礼祝福他们。

现在,人们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但是身为七尺男儿,事业也是很重要的。假如王赓放下公务,整天陪伴陆小曼,相信过不了多久,陆小曼就会嫌弃他碌碌无为了。

做女人难,做男人也难。在现在的生活中,有不少的夫妻,就是因为缺少陪伴而产生了很大的矛盾。所以在婚姻中,试着去理解对方,才是最重要的。

要说最懂“理解”二字的,要数民国时期的江冬秀了。

因此,受过高等教育的陆小曼的婚姻以失败收场,而大字不识的江冬秀却能和先生相守一生,陆小曼输就输在了“理解”二字上。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