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惠山古镇有一座华孝子祠,祠堂记录着这样一段故事:华宝8岁那年,父亲出征打仗。临行前,他对儿子说,“待我归来,为你戴冠。”然而父亲战死沙场,华宝恪守父训,终身不冠不娶,头上扎着双髻,以“孝”传世。 今天看来,这种孝太过了,但家族文化传承过程中,讲究孝悌的家风永不过时。 “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代相传、不断沿袭下来的精神风貌,体现了家族成员的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在10月30日举行的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家在江南:家风·家训·家教分论坛”上,江南大学党委书记朱庆葆说,中华家风文化发轫于先秦时期,发展成熟于汉魏六朝和隋唐,鼎盛于宋元明清,可谓源远流长。 《颜氏家训》开了自立家训之先河。颜之推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政局动荡、社会混乱。他亲眼看到许多家庭大起大落,而自己尽管历经劫难,却还能有所作为,官至黄门侍郎。他把自己的成就归结为幼年受到良好家风的熏陶:“吾家风教,素为严密”。 在江南文化中,家风是重要的灵魂和载体。在惠山古镇,有一组记录无锡悠久历史的“活化石”——惠山祠堂群。春申君祠、华孝子祠、陆子祠、司马温公祠、范文正公祠、过郡马祠……无数先贤的事迹都在祠堂里得到铭记。 “中国人最大情怀就是家国情怀”。在中国人看来,“家”是“国”的缩影,“国”是“家”的放大,家与国一体,形成天下一家。“家国同构”也就成了中华传统家风文化最核心的思想。 北宋名相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千载之后,仍然熠熠生辉。“兴学俭朴 乐善好施” 是范文正公祠的家风家训。范仲淹把“兴学”当作是培养人才、救世济民的根本手段,主张“劝学育才”,着力改革科举制度、完善教育系统。其家训为祖国前途担忧,为人民幸福出力,展现出博大的爱国情怀。 江南大学教授庄若江认为,“家国同构,修齐治平”就概括了惠山祠堂群的主题内涵。在家族文化里,主张首先要正心,要有正确的人生观;然后修身,按照儒家所要求的人的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然后是齐家,管好了家才能去治国。 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院长、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彭林认为,良好的家教、家风建设,乃是人才辈出的肥沃土壤。明清两朝500多年,政府举行科举考试201次,一共录取5万多人,莆田林氏一家占了644位,出过5名状元、4名榜眼、6名探花,坊间传为美谈。“在中国,如果家声不好,十里八村都会知道,孩子连媳妇都找不到。”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朱庆葆认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强调将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连在一起。这是根植于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谁都想有良好的家风家训,那么家风应该如何建设?彭林引用北宋宰相司马光的观点认为:治家莫如礼。治家没有比礼仪更好的,古代人为礼仪制定了很多规矩,为我们现代家风建设提供了很多参考。彭林表示,修身治国平天下,古人总把治国治家放在一起。礼是家庭人员的行为规范。家庭人员的一举一动都要合于礼,在日常生活中塑造自身形象。 在惠山古镇,古老的祠堂群被注入新时代的精气神,流传千古的家风家训成了教育青少年学生的宝贵资源。无锡编写了《无锡惠山祠堂群家训集萃》,作为全市青少年学生的辅助读物。还有一本150万字的大部头作品《千秋家国梦——无锡惠山祠堂群人文故事集》,是退休老编辑李文扬用10年时间编辑完成,该书收录了祠堂群200多个人物的138个家风故事,让青少年感悟。 本报记者 浦敏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