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样囊肿临床概述 表皮样囊肿(epidermoid cyst)又称角质囊肿,其囊壁为内含角质透明颗粒的层状鳞状上皮[1],囊内主要为干酪样黏稠的角化物,常为单发性,多发性可见于Gardner’s综合征患者[2],其病因包括创伤植入、毛囊损伤、皮脂腺破裂、发育缺陷、遗传等,57、60型人类乳头状病毒感染也被证实与表皮样囊肿形成有关[3]。 浅表表皮样囊肿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的皮肤或皮下软组织浅层,尤其好发于头颈部及躯干,有文献报道称表皮样囊肿为头颈部发病率最高的皮肤囊肿[4],因创伤致表皮植入而发生的表皮样囊肿又称为植入性囊肿,常见于手掌、指端。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图1 表皮样囊肿外观 皮肤表面光整,无黑点,皮下呈蓝色改变 表皮样囊肿一般2~3cm,内充满白色、黄色、易脆的角化物。显微镜下,被覆的鳞状上皮有颗粒层,纤维性的囊壁厚度不一。有时被覆的鳞状上皮常被压成薄薄的平坦一层 (图2、3、4)。 本病治疗为手术切除。 图2.3.4 表皮样囊肿 图2:手术后切下完整囊肿,囊壁完整 图3:切口后囊腔内豆渣样物充填 图4:完整囊壁内衬层积临床上皮细胞
欢迎各位老师关注 SONOHOME超人之家 精彩不断呈现 表皮样囊肿超声表现 1.二维超声表现 根据表皮样囊肿组织成熟度不同、囊内角化物含量以及是否合并破裂感染,声像图表现[5]分为均质回声型、不均质回声型以及混合回声型3种。 ①均质回声型 表现为皮下圆形、椭圆形、分叶形囊性低回声,壁光滑清晰。囊肿前壁与皮肤层关系密切(图5.6.7)。 图5 胸壁表皮样囊肿(均质回声型) 图6.7 外生性表皮样囊肿(均质回声型) 女,31岁,耳垂外生性囊性肿物,皮下呈深蓝色,触诊囊性;二维可见囊壁清晰,内容物呈均匀性低回声 ②不均质回声型 外形及囊壁回声与均质型相同,其内部回声可见裂隙样、片状无回声,或者点状、短线样高回声,内部回声与囊腔内角化物分布不均以及角化物钙化有关(图8.9)。 图8.9 表皮样囊肿(不均质回声型) 图8 颈后表皮样男中,囊壁清晰,内容物见裂隙征改变;图9 臀部正中触及囊性团块,二维可见囊壁清晰高回声,内鹅绒无呈呈高低混合回声 ③混合回声型 本型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Ⅰ.表皮样囊肿破裂时表现为大致为圆形及椭圆形,局部囊壁可见连续性中断,囊周围回声混乱,边界不清晰(图10);Ⅱ.螺纹征 表现为多发的环形高回声与低回声交替层样排列呈螺纹样改变,多发生在睾丸内病灶(图11.12.13)。Ⅲ.合并慢性感染时 表现为类实性低回声,边界清晰不规则(图10)。 图10 表皮样囊肿囊壁破裂 图11.12 睾丸表皮样囊肿,男,21岁 上图可见睾丸大体囊肿呈灰白色,螺纹样改变;下图呈低混合回声,边界清晰 2.彩色多普勒表现 所有未合并感染表皮样囊肿囊内无血流信号显示。当破裂合并急性感染时囊肿周边可见增多甚至丰富血流信号。当合并慢性感染性肉芽肿时囊肿内部可见丰富血流信号,走行规则,无“马赛克”血流改变(图13.14)。 图13.14 表皮样囊肿囊壁破裂呈类实性 男,67岁,颈后皮下肿物,触诊质地软,声像图可见外形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彩色血流检查囊肿内部无血流信号显示 《乳腺超声与病理诊断》 全书分16章、P186,硬壳精装,118元/册 2019年8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购买加主编 轩维锋 微信18675089005 表皮样囊肿临床及超声特点 1. 表皮样囊肿紧邻皮肤表面无黑点有别于皮脂腺囊肿。 2.表皮样囊肿亦有一些重要特征可提示诊断:①螺纹征为睾丸表皮样囊肿特征性表现;②裂隙样及片状无回声改变 不均质型囊肿内裂隙样改变有助于囊肿定性。③探头加压可产生形变。 3.触诊表皮样囊肿质地柔软囊性感是最重要的临床特征之一。 图15.16.17 胸壁表皮样囊肿典型图,女,1岁 精彩正在继续..................... 鉴别诊断之一:皮脂腺囊肿 图18 皮脂腺囊肿 “苹果征”改变 鉴别诊断之二: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图19 腹壁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男,41岁,富血供 鉴别诊断之三:毛母质瘤 图20.21 枕后毛母质瘤,男,8岁 紧邻皮下实性瘤体,呈低回声,边界清晰,内见多个针尖样钙化;彩色血流检查瘤体内部可见丰富血流信号 鉴别诊断之四:平滑肌瘤 图22.23 小腿平滑肌瘤,女,38岁 紧邻皮下实性瘤体,呈低回声,边界清晰,触诊质硬,稍活动(小腿皮下为平滑肌瘤/血管平滑肌瘤好发部位) 本专题主创作者 轩维锋 主任医师 岭南名医 2019年 工作机构: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医院 专业主攻方向:浅表器官及浅表组织超声诊断 主编:浅表组织超声与病理诊断、乳腺超声与病理诊断 参考文献 [1]RichardB.Odom,William D.James,Timothy G.Berger.徐世正译.安德鲁斯临床皮肤病学.9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845-849. [2]高天文,孙建方.现代皮肤组织病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79. [3] Juan Rosai.回允中译.阿克曼外科病理学.9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151-152. [4]Al-KhateebTH,Al-Masri NM,Al-Zoubi F,etal. Cutaneous cysts of the head and neck[J].J Oral Maxillofac Surg,2009,67(1):52-57. [5]杨帆,吴斌,郭美金,等.高频超声诊断表皮样囊肿的价值[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1,8(6):1312-13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