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節錄《孟子 / 離婁篇(上)》(附译文)是三行先生金石文书法作品

 是志成 2019-11-02

是三行先生金石文书法作品:節錄《孟子 / 離婁篇(上)》

節錄《孟子 / 離婁篇(上)》
(孟子曰)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注釋】
*離婁:相傳是黃帝時目力極強的人。焦循正義:「離婁,古之明目者,黃帝時人也。黃帝亡其玄珠,使離朱索之。離朱,即離婁也,能視于百步之外,見秋毫之末。」

*公輸子:魯班(西元前507年—西元前444年),春秋時期魯國人,姬姓,公輸氏,名班(亦作般);人稱公輸盤、公輸般、班輸,尊稱公輸子,又稱魯盤或者魯般,慣稱「魯班」,是春秋末年的著名巧匠。

*師曠:師曠(西元前572年—532年),字子野,又稱晉野。冀州南和(今河北省南和縣)人,春秋 晉平公時的著名樂師,生而目盲,善辨音樂。

*六律:我國以律管確定樂音的標準音高,一套完整的律管共十二個,單數的六個管稱「陽律」,簡稱「律」;雙數的六個管稱「陰呂」,簡稱「呂」。此處的「六律」是概稱定音律管。

*五音:古代以宮、商、角、徵、羽為音階。

【釋文】孟子說:離婁眼神好,公輸班技巧高,但如果不使用圓規曲尺,也不能畫出方、圓;師曠耳力聰敏,但如果不依據六律,也不能校正五音;雖有堯舜之道,如果不施行仁政也不能使天下太平。

是三行先生金石文书法作品:節錄《孟子 / 離婁篇(上)》





《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再傳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

共有七篇:分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以及盡心。由於每篇的分量很多,又分成上、下兩篇,因此全書共有十四卷,二百六十一章,三萬四千六百八十五字,孟子的言論和事蹟差不多都保存在這七篇之中,在思想學術上發揚儒學,薪火相傳以保衛聖賢之道統。南宋朱熹取《孟子》與《大學》、《中庸》、《論語》合為《四書》。

由於在孟子降生的年代裡,諸侯任性胡為,窮兵黷武,所需要的是能合縱連衡,而為他們擴張土地的權謀之士,如秦用商鞅,楚魏用吳起,齊威王、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孟子守著先王之道,不肯阿世取容,稱堯舜,崇孔子,發而為中正和平,王道民本的言論,被諸侯視之為迂腐而不獲見用,周遊列國三十餘年,找不到實現他理想主張的機會,乃束裝回國,和他的門生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講學論道,寫成「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