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它既是治阑尾炎的要药,又可治风湿筋骨痛,经闭腰痛等!

 昼三夜二205 2019-11-02

红藤,红皮的藤本植物,又名大血藤,赤藤,活血藤。藤如指粗,可做椅子,凉席,或做绳索。

红藤攀援性强,当柔枝长出50-70厘米时,便呈现匍匐状,必须依附其它物体,只要有依托,它便扶摇直上。想象《西游记》某章,猪八戒变身直入天穹那一刻,若是遇到红藤,不知会将八戒装扮成啥呆样。若再遇到红藤开花,一串串金黄色的花儿,妖美攀附,不知八戒又会呆成啥样?

当然这是天马行空的想法,红藤最高身高,通常是10米。

除了做椅子绳索,红藤的茎可供药用,根同样也是,其性苦燥泄下,平。多治疗多种病症。

01

长于清热解毒,消脓肿止疼痛,又入大肠经,善散肠中瘀滞,为治急性阑尾炎,盲肠炎,腹膜炎等的要药。

1、治急、慢性阑尾炎,阑尾脓肿:红藤二两,紫花地丁一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2、治阑尾炎,生于小肚角,微肿而小腹隐痛不止者是,若毒气不散,渐大,内攻而溃,则成大患:

红藤一两许,以好酒二碗,煎一碗,午前一服,醉,卧之。午后用紫花地丁一两许,亦如前煎服,服后痛必渐止为效。然后以当归五钱,蝉退、僵蚕各二钱,天龙、大黄各一钱,石礍蚆五钱(此草药),老蜘蛛二个(捉放新瓦上,以酒钟盖定,外用火煅干存性),共捣烂为细末,每次空腹用酒调送一钱许,日逐渐服自消。(《景岳全书》)

石礍蚆是啥,这是个公案。考证认为石礍蚆应为“石蛤蚆”,浙江某县称香茶菜为石蛤蚆,香茶菜根部坚硬如石,形似棱角,秤锤,既为草药又与石关联,遂定这个石礍蚆为香茶菜。

02

红藤苦燥,能清泄火热、泄降逆气,有活血化瘀,祛风活络止痛作用,加之入肝经,肝主筋,被广泛用于风湿痹痛,腰腿疼痛,关节不利等。

1、治风湿筋骨疼痛,经闭腰痛:大血藤六钱至一两。水煎服。(《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2、治风湿腰腿痛:红藤、牛膝各三钱,青皮、长春七、朱砂七各二钱,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牛膝强腰膝,壮筋骨,引血下行,治下肢病症功效尤佳。青皮破气散结之力强。

长春七发表散寒,祛风活络。用于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等。

朱砂七为寥科植物金线草的块根,因其根茎呈朱砂色,故得此名。具活血止血,理气止痛,清热解毒之效。

03

红藤祛风通经络,利尿杀虫功效佳。可治蛔虫腹痛等。

古代有个叫赵子山的人,常感到肚里有蛔虫,医家让他少喝酒,他却做不到。一天晚上,赵子山醺醺而归,口干咽燥,找不到汤饮解渴,恰巧看到一缸水,马上捧起大喝特喝,一下喝了好多之后,才满意去睡觉。

没想到第二天醒来如厕,赵子山肚里的虫竟然解出来了。他的宿疾就这样好了。

这是为啥呢?原来,那缸水里掉进了根红藤绳,红藤药性入水,故逼出了赵子山腹里的虫。

1、治小儿疳积,蛔虫或蛲虫症:红藤五钱,或配红石耳五钱,共研细末,拌白糖食。(《陕西中草药》)

2、治小儿蛔虫腹痛:红藤根研粉,每次吞服一钱半。(《浙江中医杂志》6:1959)

04

红藤入肝经,通经补血,治血块,现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尤以慢性盆腔炎性疾病治疗为多。慢性盆腔炎性疾病属中医痛经、肌瘤、带下、不孕症等范畴,其病因多为湿热毒邪,影响气血运行,致气血痰瘀蕴结。红藤根可使粘连包块消散,达到湿热清、 瘀血消,、气机畅,、水液行的临床疗效。

1、治血虚经闭:大血藤五钱,益母草三钱,叶下红四钱,香附二钱。水煎,配红砂糖适量调服。(《闽东本草》)

此四药均有通经活血之效,加上红糖温经,活血补血,共治病症。

2、治血崩:红藤、仙鹤草、茅根各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血崩是指女性非经期阴道大量出血的症状。多由于女性身体虚弱,扰乱正常的经脉循行,气血不畅,血不能归经,只好从阴道淋漓不绝。

仙鹤草补益止血,茅根补中益气,除瘀血、血闭,治崩中。

以上,已列四点红藤根功效,实际运用中,红藤根还可治急性痛风,手足红肿热痛,以及治胃炎腹痛、脂溢性脱发,半身不遂等,是一味值得多加了解的药材呢!

一个提醒: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据爱好者情况加减,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