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政道今天写来了一封信,科学家们开始讨论真正的量子物理、物理和大脑、物理和宇宙……

 容易事情容易做 2019-11-02

977500506.jpg

今天,李政道研究所物理新兴前沿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国际大咖们围绕目前的科学前沿问题讨论得热火朝天。

李政道还给上海交通大学写来了一封信,希望这些出席研讨会的大咖们能“为科技的进步和人类未来的发展”多出谋划策。

1119791280.jpg

795656562.jpg

本次会议共分为信息与脑科学、量子物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粒子物理、联合专场与公众报告六个专场研讨,来自国内外的顶尖科学家们围绕目前的科学前沿问题碰撞智慧的火花。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介绍,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重点建设了物理与天文学等基础学科,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前沿成果,实现了学校相关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希望此次研讨会能够对李政道研究所未来的发展以及上海交大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研究所所长FrankWilczek教授表示,会议中的三个专场是李政道研究所的粒子与核物理、天文与天体物理、量子基础科学三大研究方向,而特别加设的信息与脑科学专场也是李所正在推动的跨领域研究。李所已引进了一批国际知名学者,随着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的加盟,也可实现跨领域的合作。希望能够通过关注物理和人脑研究的融合,推动材料科学、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发展。

2128736579.jpg

本次会议共邀请五位诺奖得主与十余位国内外顶级院士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诺奖得主包括:波士顿大学SheldonGlashow教授、加州理工学院BarryBarish教授、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DavidGross教授,普林斯顿大学DuncanHaldane教授,以及FrankWilczek教授。

在信息与脑科学专场,德国科学院院士、慕尼黑工业大学ArthurKonnerth教授介绍了目前脑科学领域最前沿的在实验技术以及这些技术对单神经元细胞、单突触结构功能研究中的推动作用;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王立平研究员分享了其课题组在研究猕猴序列学习中原创的研究思路和实验范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宇翱教授介绍了量子通信的基本原理和量子通信网络的构建进展与目前我国量子通信网络骨架的基本框架和建设进展。

在量子物理专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BertrandHalperin教授从理论物理学家的角度对量子材料物理研究展开了细致的综述;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教授则从实验物理学家的角度分享了其团队通过试验方法在之前理论中预研的拓扑绝缘体中发现反常量子霍尔效应的历程;中国科学院物理所丁洪研究员则介绍了其课题组的一系列创新工作,他们在铁基超导体中发现了马约拉纳零能模强烈又清晰的证据。这是目前国际上其零能模存在最有力的证据,为未来的应用提供了发展的良好基础。

在天文与天体物理专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RogerBlandford教授主要介绍了黑洞的特性以及黑洞相关研究与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天体物理的联系,之后他提出并讨论了关于喷流的若干问题;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马克斯·普朗克天体物理研究所RashidSunyaev教授报告主题为微波宇宙学和X射线,并对SRG空间天文台相关工作进行了介绍;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ScottTremaine教授介绍了自引力系统的统计力学在高密度星系团、星系盘的径向分布、多行星系统这三个不同天体系统中的应用;

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牛津大学StevenBalbus教授介绍了黑洞吸积盘和潮汐力拉扯方面的研究。

在粒子物理专场,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教授、李政道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JohnEllis介绍了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成功与缺陷之后,提出他认为标准模型最有力的延伸之一“超对称标准模型”,另外他还对世界各地暗物质探测实验进展进行了综述;诺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加州理工学院BarryBarish教授在“引力波和多信使天文学的展望”专题中叙述他建立的LIGO国际科学合作等工作,并希望可以透过引力波研究宇宙学中未解决的问题。

李政道研究所的青年科学家们表示:科研工作者既要有专注的心态,也要有开放的思路,这将是挑战,更是乐趣。前辈们的乐观和坚持,让我们坚信,我们现在处于随时都会有新发现的年代。

作者:姜澎编辑:李晨琰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