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祛湿剂/燥湿和胃/藿香正气散(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藿香正气散 (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大腹皮 白芷 紫苏 茯苓去皮各一两(30克) 半夏曲 白术 陈皮 厚朴去粗皮,姜汁炙 苦桔梗 各二两(各60克) 藿香去土,三两(90克) 甘草炙二两半(75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热服,如欲出汗,衣被盖,再煎并服(现代用法:散剂每服9克,生姜、大枣煎汤送服;或作汤剂,加生姜、大枣,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腑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以及山峦瘴疟等。 笔记者摘自《方剂学》新世纪一版) 藿香正气散是一个很有名的常用方,这个方也出自宋代的由政府制定的第一部成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这个方是个复方,首先它用了一些基础方。 * 实际上主张方里套的有我们前面讲的平胃散,不过由于它治内为主,它把苍术改为了白术。 (平胃散方: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 里面还套着二陈汤,二陈汤是我们后面要讲的祛痰剂里边的,治疗燥痰的一张基础方,半夏、陈皮、茯苓、甘草。 (二陈汤方: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所以藿香正气散是一张复方,复合方剂,也就是说运用前人,或者同时代的一些成果,组合成的方。 我们前面讲的象平胃散,也是宋代的,在《和剂局方》前面就有了。又比如说二陈汤,《和剂局方》里边就有。所以它是利用基础方构成的一个复方。 在现代藿香正气散运用很广,也有现代新剂型的成药,包括藿香正气水,过去传统也有做成丸药。 藿香正气散这个主治证候,它是一种表里同病,所以它就体现一种表里同治。 * 它对外来讲是外感风寒,外感的风寒之邪,风寒的特点我们在解表剂,辛凉解表法里面讲了很多了。 * 对内,内伤湿滞,内伤湿滞的本质有类似于平胃散这种湿滞脾胃、脾不运化,有这个特点。 那我们分开看, * 外感风寒的表现,它还是一种外感风寒表实证。 @ 一般是表实证,所以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这个是它的一个主要表现。 风寒表实证,由于性质是风寒,恶寒发热,一般来讲,初起是恶寒重,发热轻的,头痛可以头身酸楚,沉重的头痛,酸楚沉重的头疼痛。 (一般风寒表实证是头身疼痛;这个是头身酸楚沉重疼痛。) 那为什么这样呢? 因为它有内伤湿滞,这跟一般风寒就有一点差别,有内伤湿滞。 我们说过,内湿可以引动外湿,内外相互影响,内在湿重感冒的时候,感受风寒的时候,可以外来之邪引动内湿,产生这种表湿症状,这是常见,所以它的一组表证,恶寒、发热、无汗、加头身酸楚疼痛,或者头沉重疼痛,这个有一点类似我们前面解表剂讲过的九味羌活汤证,九味羌活汤证里它就有这个特点(它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只不过藿香正气散全方表里同治,侧重是治内,侧重是治疗内伤湿滞,所以它用药呢,在内伤湿滞方面用的药占了大量的,比重较大。 * 内伤湿滞,这个内主要指的脾胃,湿阻滞脾胃的气机造成升降失常,所以我们这个病机分析表上呢,湿阻气机、升降失常。脾胃,脾的升清,胃的降浊,这个升降失常。 @ 湿阻滞气机以后,所以就胸膈满闷,胸膈,应该说从胸膈到胃脘,都可以胀满作闷,严重的气机阻滞不通,不通则痛,还可以疼痛,脘腹疼痛。 @ 气机升降失常,就可以造成或者恶心呕吐,或者肠鸣泄泻,这都是水湿阻滞气机,升降失常的表现。 * 从脉象来讲,如果表证很明显,表里同病了,恶寒发热头痛这些明显,可以出现浮脉。 * 那这个舌苔呢?反映出内湿,为苔白腻。 这是藿香正气散,主治证候分析的一个大体情况,体现出一种表里同病。 & 外来是风寒之邪,内在是内伤湿滞,湿邪阻滞中焦,升降失常,这是它的病机。 针对这个病机, 我们对外要采取辛温解表的方法,对内既然湿阻中焦,采取化湿、燥湿结合,治湿要理气,所以还要行气,恢复中焦升降叫和中。 所以这个方的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但是要说明这个方主治,它是以治里为主的,所以临床使用的时候,表证明显不明显实际上都可以使用,关键你在个别药味上作一些调整。 从方解来看, * 君药是藿香,藿香这味药它本身就是表里同治的,它偏于辛温,又有芳香特点,辛温可以解表,芳香可以化湿,力量较强,所以表里同治。 在藿香作君药的基础上,这个方我们理解它可以有两种方式。 我们教材上这个臣药, @ 是把健脾理气和胃的药,把它放在臣药的地位, @ 然后其它地位次一点的把它放在佐药的地位上,是这样安排的。 我们这里按照教材,把它列在表上。 (方中 * 藿香为君, 既以其辛温之性而解在表之风寒,又取其芳香之气而化在里之湿浊,且可避秽和中而止呕,为治霍乱之要药。 * @半夏曲、陈皮理气燥湿,和胃降逆以止呕; @ 白术、茯苓健脾运湿以止泻,共助藿香内化湿浊而止吐,具为臣药。 湿浊中阻,气机不畅, * 故佐以 @ 大腹皮、厚朴行气化湿,畅中行滞,且寓气行则湿化之义; @ 紫苏、白芷辛温发散,助藿香外散风寒, 紫苏尚可醒脾宽中,行气止呕,白芷兼能燥湿化浊; @ 桔梗宜肺利膈,既益解表,又助化湿; @ 煎用生姜、大枣,内调脾胃,外和营卫。 * 使以甘草调和药性,并协姜、枣以和中。 诸药合用,外散风寒与内化湿滞相伍,健脾利湿与理气和胃共施,使风寒外散,湿浊内化,气机通畅,脾胃调和,清升浊降,则霍乱自已。感受山峦瘴气及水土不服者,亦可以本方避秽化浊,和中悦脾而治之。 笔记者摘自《方剂学》新世纪一版) 再讲另一种结构,大家可能更好理解一些,就是说, * 藿香把它可以看作是君药(解表,化浊,避秽和中而止呕)。 它带领了两只人马,要解决表里两方面的问题。 * (一队针对)表是风寒,那就由白芷和苏叶来增强藿香的解表作用。 我们都知道 @ 苏叶有辛温发散作用,对内也有理气作用。 @ 白芷它可以辛温解表、辛温发散,同时还能止头痛。 所以苏叶、白芷在这个方里增强藿香的解表作用,针对表邪,针对表寒。 在这个基础上, * 另一队人马,要解除体内的湿邪问题,解除体内湿邪,达到化湿理气和中作用。 除了直接祛湿之外,这个组合里面要考虑到水湿治法当中,三焦气机的通畅, @ 所以桔梗可以开宣肺气,治上。 @ 大腹皮可以行气利水治下,给水邪以出路。 @ 作为中焦的作用来说,这里边配了一个平胃散和二陈汤。 # 白术、陈皮、厚朴和后面的甘草这四味药,相当于平胃散里面把苍术换成了白术,它可以起到健脾除湿,结合厚朴的行气化湿了,健脾除湿作用。 # 这个方里的半夏、陈皮、茯苓和后面的甘草(相当于二陈汤),就起到燥湿化痰、和胃降逆的作用,就是治疗湿痰。 所以,除湿的基础方平胃散;祛痰的基础方二陈汤,这个方里都有。 上面所说两个基础方所作用的部位,主要是中焦了, 再结合上面桔梗的开宣, 大腹皮的降气,利水治下。 实际上上、中、下三焦结合,三焦分消,治内湿力量很强。 @ 而且由于用了白术、茯苓,这些药又起到了标本兼顾。 怎么说呢? 就内湿产生跟脾不运化有关, # 白术擅长于健脾燥湿, # 茯苓擅长于健脾渗湿,和甘草相配以后可以起到,健脾益气除湿这个作用。 所以全方按这个配伍结构理解它,既体现出标本兼顾,表里同治,又体现出三焦分消的特点,三焦都兼顾到了,同时在除湿的基础上,行气力量也较大。 整个藿香正气散治疗内湿方面的用药比较多,表里同治,治内是为主的。 当然我们在临床使用的时候呢,表里两组药,可以灵活运用。 辩证要点, 这个辩证要点里边, * 恶寒发热是表证,因为藿香正气散的原方,原书主治是表里同病,所以典型的兼有表证,外感风寒证。 * 呕吐、泄泻是这个方主治常用的方面,脾胃不和,那是湿阻中焦造成的,怎么知道是湿阻中焦,湿重呢?舌苔白腻,看到舌苔白腻作为一个基本的依据。 我们在临床运用当中,藿香正气散,它是个常用方,当然我们现在如果用成药就不好加减了,现在外面很多藿香正气散的片剂,或者水剂,这用得极为普遍,而且使用量很大。 临床运用当中,藿香正气这个成药,换代都已经到第三代了,过去开始酊剂,或者水剂,这个疗效都不错的,当然你开汤剂针对性,针对性更强一些。 随证加减: * 如果说表寒重,有些重感冒,外感风寒比较重的,那这个方里唯恐藿香一味,加上苏叶、白芷,它这个解表力量尚显不足,还可以加香薷,香薷它也是表里同治的,对外它可以发散风寒,对内可以化湿和中,增强藿香的解表力量,如果表寒重的话,特别香薷是一个我们常用的祛暑解表的被称为夏月之麻黄,夏天感冒重,不能用麻黄,一般改用香薷。 * 气滞脘腹胀痛,是说它湿邪阻滞气机比较突出,气滞之后不通则痛,胀、痛,加木香、元胡,擅长于行气止痛,行气有助于化湿,同时直接有止痛作用。 这张方历来变化方剂很多,特别在后世温病学派,在藿香正气散基础上,针对了湿热,当然一部分方也针对寒湿了,形成了一个五加正气散一个系列,一个系列加减方。这个在温病学的教学当中是要重点讨论的,所以在我们基础可《方剂学》里边呢,这个不作讨论了。 藿香正气散在使用当中要注意, 湿邪为病我们前面讲到,好分湿热、寒湿,藿香正气散主治的证,因为外有风寒,内有湿邪阻滞脾胃气机,升降失常的吐泻,这个是常用方了,那这个本质上还属于偏寒,全方偏温,针对的偏于寒湿。 !如果是湿热霍乱之泄泻,也就是这种吐泻由湿热造成,下面我们讲到清热祛湿这一节的时候,很多方也可以治疗呕吐泄泻,所以湿热的吐泻这个方不宜使用,病性不符了。 这是藿香正气散。
|
|
来自: 药膳食疗方注释 > 《《方剂学》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