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顽固性失眠20年验案(小陷胸汤合血府逐瘀汤、牵正散)

 踏遍青山的中医 2019-11-03

梁XX,女,56岁,初诊于2018-10-29

主诉:睡眠障碍20余年,加重十天。患者在30岁时,因生气后睡眠变差,入睡困难,服用安眠药佐匹克隆1片,才能睡5小时,否则彻夜不眠。

刻下:失眠难入睡,偏右侧头疼,右脸麻,右肢体怕凉,关节疼痛,汗出,腹部有压痛点,夜间腹胀,大便干燥,成羊粪状,舌质地暗,苔腻微黄,裂纹,脉细弦滑。时测血压113/68mmHg

辨证为瘀痰交阻,升降开合失调。治拟清热化痰消瘀下气,通络止痛。先拟小陷胸汤合血府逐瘀汤合牵正散加味治疗。

 全瓜蒌30g       法半夏30g     黄连10g       生地黄30g   

 当归15g           桃仁10g         红花10g      炙甘草10g     

 赤芍15g           川芎15g        柴胡10g      桔梗10g      

 川牛膝15g        僵蚕30g        全蝎面3g(冲服)      

 白附子10g        枳实15g       桂枝10g      肉桂2g   

  厚朴15g            远志10g        石菖蒲15g   合欢皮30g   

 决明子30g

                                             14剂,水煎服

2018-11-12复诊:睡眠明显好转,不服安眠药,间断性能睡67小时,右脸麻木,大便干燥缓解,刻下:左侧眼眶、太阳穴疼痛,舌暗红,舌下瘀显,苔薄腻微黄,脉沉细短。效不更方,在原方的基础上加选奇方加减治疗。

按:失眠在中医学称其为目不瞑不得卧不得眠,《景岳全书》“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有邪者多实证,无邪者皆虚证。”认为产生不寐的原因主要分虚实两种,虚证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中“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虚火上炎热扰神明用《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实证与血分、水饮有关, 因胃有痰饮停留“胃不和则卧不安”;或气滞血瘀而引起的失眠。

患者因生气后失眠,难入睡,偏右侧头疼,脸麻,肢体怕凉,腹部有压痛点,夜间腹胀,大便干燥,成羊粪状,舌质地暗,苔腻微黄,裂纹,脉细弦滑。诊断为痰瘀交阻,故选用小陷胸汤合血府逐淤汤、牵正散,加味菖蒲,远志化痰开窍醒脑,合欢皮安神和润肠通便的决明子。

小陷胸汤,出自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本方主要功效是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方中全瓜蒌清热化痰,通胸膈之痹;黄连泻热降火,除心下之痞;半夏降逆消痞,除心下之结,与黄连合同,一辛一苦,辛开苦降。药仅三味,配伍精当,乃痰热互结胸脘痞痛之良方。

另加肉桂与方中黄连,取交泰丸之意。

血府逐瘀汤,出自于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治胸中血府血瘀之证”头痛、胸疼、急躁、尤其是夜睡多梦、不眠之证,夜不能睡,用安神养血方不效者,此方若神。瘀血在胸中,气机阻滞,脉络不通的疼痛。方中用四逆散行气和血疏肝,用桃红四物汤来活血化瘀而且养血,再加桔梗载药上行,牛膝引血下行,沟通上下气机运行。血府逐瘀汤本属祛瘀散血之良方,妙在本方气血并治,升降同调,使血活气行,瘀血自消。

患者有右侧脸部发麻,疼痛,属痰阻筋络不通,故而加牵正散。

牵正散,出自《杨氏家藏方》,加强祛风化痰止痉止痛的功效。白附子辛温燥烈,入阳明经,善走头面,散头面之风邪,僵蚕、全蝎虫类药善走经络、熄风止痛,加强通络止痛的功效。

                                                     (韩学定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