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平生绝美之作,全词8句却共用7个“春”字,美到令人心醉

 qiangk4kzk8us4 2019-11-04

无论是杜甫的“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还是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亦或是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一首首关于春的美丽诗句,最终在诗人的笔端跳跃、流淌,直至喷薄而出,给后人留下了美好的向往。芳草萋萋,桃花灼灼,你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呢?

本文就让我们通过苏轼的词作《减字木兰花·立春》,来具体感受我国古典诗词中春天的魅力。值得注意的是,它写于苏轼被贬海南期间。而海南在宋代还是蛮瘴僻远之地,前人诗词也大都描写荒凉景色和抒发流落他乡的悲感。但苏轼这首词却以欢快的笔触,突出了海南绚丽的春光和充满生机的大自然。

在我国古代词史上,苏轼这首词可以说是对海南春天的第一首热情赞歌,所以它还具有着开拓意义。另外,苏轼这首词还有一个绝妙的地方。即大量使用同字,全词8句却共用7个“春”字。一般来说,古典诗词中要避免重复。但是苏轼这首词中“春”字的重复使用,却起到了增加美感和强调、渲染主旨的作用。

《减字木兰花·立春》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

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词的开篇两句“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苏轼选取的角度是立春的习俗。《后汉书·礼仪志上》记载:“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春牛,即泥做的土牛。春杖,指泥做的耕夫持犁仗站立。至于风从海上来,不仅写出了海南地处海岛的特点,而且境界壮阔,读来令人胸襟开阔。

因此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牵着春天的泥塑耕牛,拿起春天的泥塑犁杖,将泥塑的耕夫放在二者的旁边,然后便进行迎春仪式,春风无限,来自海上。紧接着的“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即春风吹暖大地,使生物复苏,把桃花染的如血肉般鲜红。“春工”,古人将春天比喻为农作物催生助长的农工。

过片两句“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也是对立春习俗的描写。“春旗”,指立春当天家家户户挂春旗,以预示春的到来。“春胜”,是一种剪成图案或文字的剪纸,也称剪胜,以示迎春。所以这里的意思是说,挂起春天的旗帜,剪好春天的彩纸,进行迎春仪式,忽然一阵春风,将我吹醒。

与上片中的春风一样,这里的春风也是为了强化全词欢快的基调。旨在突出迎春仪式的宴席上,春就能醉人,也就是苏轼的兴致得到了尽情的满足。最后“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即这个地方不像海南,卷起的杨花,颇似雪花。这两句是这首词的点睛之笔,对于海南,我们都知道它没有雪花,而由于天暖,海南的杨花又比中原早。

所以苏轼以海南没有的雪花来比拟海南早见的杨花,便是强调海南与中原景色的共同点,表达出苏轼虽被贬偏远地区,也依然拥有的旷达胸怀。单从写景来看,上片写桃花,下片写杨花,红白相衬,分外妖娆。更有立春日的习俗,赋予浓郁的生活气息。总体来说,苏轼这首平生绝美之作,美到令人心醉。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