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源头追溯把关食品安全最难题

 中健世联自媒体 2019-11-04

源头追溯把关食品安全最难题-中健世联-自媒体

“民以食为天,食以洁为重”,食品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健康水平与生命安全,影响社会安定和谐、人民生活幸福指数与安全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目前,食品安全管理已进入到执行最严谨标准、开展最严格监管、进行最严厉处罚、施行最严格问责的“最严”管理阶段。而要保证食品安全,就要从源头抓起,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全信息化管理。

在食品安全源头追溯的推动下,生产源头示范基地在全国很多地区都建立起来,东北地区、华中、珠三角、长三角地区都建立起了大规模的食品安全溯源基地,各省份也陆续开始建立特色产品示范基地,例如内蒙开鲁红辣椒、广西柑橘、茶叶,沧州大枣等基地。同时,源头追溯很多意义重大的工作正在加紧展开,像起步较早的江苏、浙江等省份,正在力争进一步扩大可追溯产品的比例,向100%迈进;山东、广东正在极力推动建设重点产品追溯示范省工作,山东在努力加强“食安山东”品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已经启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菜篮子工程建设等都对全国食品安全溯源工作的开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源头追溯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农业农村信息化管理。通过科学技术的引入,产区有了档案农业用地有了标签,产品有了“身份”。生产用地分级管理得到推进,根据地理位置、地缘情况、土壤水质等特点、产品种类、产量等指标,对土地进行等级划分。产区内产品采用电子编码,对数量、成长进度、成熟情况进行跟踪。产区施行环境、产品检验检测、进行预警监管,对于微生物、重金属、水质污染、虫害侵害情况进行量化分析。各种信息技术、硬件设备技术、数据分析技术、传感技术的开发、研究、应用与推广不断推动产能、促进产量的提升。

源头追溯的信息化管理推动了产供销体系的科技化、数字化、信息化管理。生产阶段的数据信息全面、丰富、详尽,使得溯源数据库基础数据储备有了保证,各服务流转环节的数据跟踪以此为基础,进行积累、记录、跟踪,使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配送形成信息一体化管理,并能促进各阶段各环节操作标准的形成与执行。终端消费者利用互联网信息传播,通过移动端扫码、APP应用,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各阶段信息查阅,跨越空间和地区,不受时间限制,实现方便快捷的产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追踪。并且,安全溯源的信息化科技化管理有利于回收利用,推动环保再循环。

溯源工作的开展,通过科技促进生产力,不仅使生产硬件的品质提升,生产环境得到有效利用,加强特色产区产品经营,有助于改善生产条件,提升农民的生产信心,特别是对于贫困地区生存状况的改变,有助于推进扶贫工作开展。源头追溯的信息化管理使得经济落后的传统地区经济状况能够被外界有更多的了解;产区自身能够通过科技方式实现对于产量、产能、自然条件的科学分析,开发有利因素,改变自身的生产计划与经营状况;能够利用互联网促进产供销信息交流,使产品信息广泛传播,促进合作,开拓产品通路,改变贫困落后的现状。

实施检验检测、标签建档不仅是对信息信用的追溯追踪,也是对产区、产品、企业、品牌的一种宣传,使广大的群众百姓对产区有所了解、对种植培育的过程有所认知、对产品的品种类别有所掌握,确保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消费购物建立在有效的知识与信息基础之上,不盲目、不恐慌,同时,产品口碑、品牌形象、区域好感也在安心购物中形成。生产源头信息准确、可信、真实的反应出来,不仅体现了社会诚信,更有利于促进消费诚信,促进社会整体消费信心的提升,提振购买力。更有推进力的是,目前开展的产地直供的经营模式也依赖于源头追溯体系的建设,有利于减少流通环节,保鲜保质,促进民生,增加销售,形成从产区与消费市场在品质、收益上的双赢。

中健世联-自媒体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