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只土拨鼠红了!中国摄影师90天趴地抓拍,终获动物摄影界“奥斯卡”

 生态文明层 2019-11-05

话说,“土拨鼠尖叫”表情包早就是过去式了。

现在,网友们又找到了一只新的土拨鼠,来表达他们在生活中遭遇意外的心态。

这是一只遇到了宿敌——藏狐的土拨鼠,惊恐让它张大了嘴巴,肢体动作也是饱含了那一刻的不安和抗拒。

               

这张表情包的来源,其实是2019年度英国野生动物摄影师大赛(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简称WPY)的夺冠作品——《生死对决》(The moment)。

               

作者是51岁的中国摄影师鲍永清,青海藏族人。

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摄影师,还是青海省祁连山自然保护协会常务理事,经常为保护野生动物而奔走。

就在他拍完这张照片后的几秒钟,这只可怜的土拨鼠就成了藏狐一家人的晚餐。

所以,如果不怕被攻击“消费死者”的话,请大胆地使用这个表情包吧!

从全球48000多个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

不过,不少小伙伴可能对鲍永清得的这个“WPY”大奖,并不是很熟悉,那么这个奖项到底含金量如何呢?

这么说吧,WPY就相当于国际野生动物摄影界的“奥斯卡”,它由英国BBC《野生动物》杂志和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联合主办,是国际野生动物摄影领域最具权威性、规格最高的一项赛事,涵盖“哺乳动物”“鸟类”“爬行、两栖动物和鱼类”“无脊椎动物”“植物”等数十个类别。

这项赛事举办了55届,仅有3名中国摄影师得过分类别的奖项,而鲍永清是第一次获得年度总冠军的中国摄影师。

在获奖后的采访中,他强调了自己拍摄野生动物的原因——“一是宣传我们国家自己的野生动物,第二个是唤醒大家对生态的关注,对野生动物的关注。”

               

今年,共有来自100个国家的48000多幅摄影作品参赛,除了鲍永清之外,还有4幅中国摄影师的作品进入了100张最佳候选名单。

樊尚珍的《雪域精灵》,获得“环境中的野生动物”组冠军。

               

他的另一幅作品《荒野中的野驴》,获得了“环境中的野生动物”组高度赞扬。

               

袁明辉的《毛网衣架》获得“动物行为:无脊椎动物”组的高度赞扬。

               

蔡送达的《黑水光路》获得了“水下”组的高度赞扬。

              

而鲍永清的《生死对决》是“行为:哺乳动物”组并列冠军,并最终斩获年度总冠军。

               

评委会主席罗兹·基德曼·考克斯(Roz Kidman Cox)对这副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

“从摄影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完美的时机。来自青藏高原的图片非常罕见,而且还捕捉到藏狐与土拨鼠间这么精彩的互动,是非常了不起的。这两个物种对这一高海拔草原地区的生态至关重要。”

               

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迈克尔·狄克逊(Michael Dixon)也评价说,“这一引人注目的画面捕捉到大自然的终极挑战——为生存而战。”

不过最兴奋的还是世界各地的网友,reddit的网友们就对这张照片展开了艺术创作。

有把它们俩的对决,P成浴室大战的:

一个是娇羞鼠,一个是色藏狐。

               

顺便还cos了一把大导演希区柯克的《惊魂记》:

哪个表情更感染你?

                           

有P成乐队现场的:

尖叫的,咆哮着的灵魂。

               

有P成迈克尔·杰克逊的:

完美还原肢体动作。

               

还有的直接P成了真“鼠”版打地鼠现场:

               

不过很显然,还是中国网友更有创意,各种表情包玩得飞起:

             

                             

看到这些二次创作的作品,鲍永清笑言:“网友们的想象力真的太丰富了”。

为了这个画面

他在零下10度的青藏高原等了3个月

其实,早在2016年,鲍永清的作品《对峙》就获得了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大赛中国区自然类一等奖。

和《生死对决》一样,这张照片同样记录了土拨鼠吃惊的身影,只不过当时捕食它的,是一只体型比它大得多的藏獒。

               

而这次藏狐捕食土拨鼠,情况就罕见多了。

照片中出现的这种土拨鼠,学名喜马拉雅旱獭,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物种,体型和藏狐相差无几,战斗力颇强。藏狐攻击它,说不定会被它反杀,所以一般不轻易出手。

当初拍摄《生死对决》时,他也是吃了不少苦头。

鲍永清和WPY评委会主席罗兹·基德曼·考克斯

每年的3至7月份是藏狐的繁衍季节,图中的藏狐是三只幼仔的母亲,鲍永清在它的洞穴外架起相机,以观察它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在两三个月的观察中,他发现:每天清晨开始,藏狐妈妈就不停地外出捕食,隔三差五会带旱獭回来。

于是,他决定开始跟踪藏狐的捕食过程,这一跟,又是20多天。

               

五月份的青藏高原,虽然已是春天,但地上仍有积雪,气温在零下10度左右。

拍摄当天上午,鲍永清早早来到现场,通过望远镜,他看到藏狐妈妈潜伏在土拨鼠洞穴附近的一个山坡下,于是他选择好拍摄角度,架设好相机隐蔽等待。

土拨鼠也是个机警的动物,它早就发现了埋伏等待的藏狐妈妈,一直不停地发出刺耳的警告。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土拨鼠似乎忘记了危险,离开洞穴,开始觅食。

“藏狐终于等到了下手的机会,开始朝旱獭方向匍匐前进,藏狐移动到距旱獭不足5米的地方,突然发起了攻击,一口咬住旱獭脖子,旱獭拼命的反抗,两只动物不停的搏斗,”鲍永清向记者描述当时的情形。

               

“旱獭是群聚动物,另外两只旱獭看到同伴遇到危险,一起赶过来驱赶藏狐,藏狐在三只旱獭中间不停奔跑,并伺机对受伤的旱獭不断发起攻击。”

几分钟过去,受伤的土拨鼠渐渐失去知觉,趴卧在地上。藏狐趁机叼起受伤的土拨鼠,迅速离开。

虽然在鲍永清心中,最完美的结果是两只动物经过搏斗,都能活着离开,但因为秉承着严格的职业素养,他没有选择干预,而是在一旁用相机静静地记录下整个捕食过程。

“弱肉强食是动物生存的法则,真实地反映野生动物生存的状态,是我追求的目标,每种物种都有自己生存的方式,任何人为的干扰,都会导致不可预料的结果,”他说。

“希望我的照片能够带动更多的人热爱生命”

从2013年接触摄影开始至今,短短6年时间,鲍永清已经成了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首席摄影师。

他的家乡天峻县,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地处祁连山南麓,有山,有草原,有冰川,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图片来源:野性中国

加上国家对野生动物的保护非常重视,在这里很容易拍到一些稀有的保护动物。

他拍野生动物,都带有一种悲悯,不是为了拍而拍,而是为了敬畏和保护生命而拍。

“我见过老鹰是怎么哺育小鹰的,和人类的母亲没有什么区别,那一刻我感觉到,我们都一样,万物平等。”

在拍摄过程中,他一直坚持“不打扰、不存在”的原则,绝不像有的摄影师为了拍摄一张好照片,去追赶野生动物。

               图片来源:野性中国

所以,在他的镜头里,没有野生动物惊慌和警惕的表情,所有的动物都是自由自在的,透露着一种质朴和宁静的自然之美。

而为了这个“不存在”,他常常需要付出数倍的努力。

比如,他曾经花了整整四年的时间跟拍雪豹。因为雪豹是一种警惕性非常高的动物,一点风吹草动就能惊动它们。

               

               图片来源:野性中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