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几千年的文化中,祭祖向来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也因此出现了四大传统祭祖节。而祭祖,有时并不是只单纯的祭奠祖先,也有对逝去之人的纪念,这都源自于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对逝去之人的尊敬与怀念,是种传统,也是人情味儿的一种体现。因为怀念,所以古人惯常以诗歌寄相思,这就是悼亡诗最初的来历,早在春秋时期,《诗经》里就出现了悼亡这一题材,但自西晋潘安用一首悼亡诗怀念妻子之后,悼亡诗一般就专指丈夫追悼亡妻之作了。 潘安是历史上著名的美男子,虽历史上对他的评价褒贬各有,但不得不说的是,他的确是一位深情的好丈夫,哪怕放到现在来说,也绝对是痴情男子一枚。潘安那种长相,自是受许多女子喜爱的,但他始终对自己妻子深情如一,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而妻子去世之后他的一句'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睹物思人之情,更是感动了无数后世之人,这首诗也广为流传,到后来,《悼亡诗》便成了丈夫哀悼亡妻专用诗题了。 历史上写悼亡诗词的文人很多,其中自然是不乏名篇的,比如中国古代四大悼亡诗,除了潘安的《悼亡诗》,就还有我们熟知的苏轼的那首《江城子》,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道出了多少无奈的深情与心酸;北宋词人贺铸的《鹧鸪天》也是四大悼亡诗之一,只是流传度不如其他几首罢了,但也的确情真意切。当然了,另一首悼亡诗歌元稹的《离思 其四》更是这类题材里难得一见的经典之作,堪称唐诗里的悼亡作品之首。 元稹的《离思》共有五首,只是其他几首都没有激起多大的水花,只其四一首,就成为千年来无法超越的经典,多少人沉迷于这一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之中,惆怅满怀,只感叹诗之情深,令人动容。《离思 其四》和其它四首诗一样,都是七绝,但可能其他四首的句子我们一句都没听过,但只这一首,字字句句都堪称一绝,被人熟知,也总被人拿出来细细琢磨品味,在感叹其深情之时,也不免感叹其字句的优美,意境的深远!
其实你要说历史上最会写悼亡诗的人是谁,还真非元稹莫属,虽然很多网友开玩笑说元稹和白居易的感情更好,毕竟都'垂死病中惊坐起'了,但元稹怀念妻子韦丛的诗作却一点都不输写给白居易的。除了《离思》里的这首,他的《遣悲怀》也是写给亡妻的,其中的'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也都是人人传诵的经典之句。 《离思 其四》这首诗之所以被人称道啊,其实还在于造句的优美,全诗用了巧妙地比喻对比,将许多优美的意象融于其中,却又在这些意象中表达深情。见识过苍茫大海的辽阔,又怎能看得上别处的水?领略过巫山的云彩之后,又怎还能把别处的云放在眼里呢?而诗人有过那么好的妻子之后,又怎可能对别的女子动情呢?这世间的万物都是如此啊,见识过更好的之后,寻常就很难入眼了,这里是可见元稹对妻子的高度赞誉的。 或许是因为修道,又或许是因为你吧,这里的'你'指的自然是亡妻了,而尊佛奉道的元稹,万花丛中过,却懒得回头望那些女子一眼,这颗对女色毫无眷念的心啊恰恰反衬了元稹对亡妻的深情啊,哪怕妻子去世多年,也念念不忘,只能'闲坐悲君亦自悲',悲伤的去回忆过往。而这种悲情,显然是世间少见啊! 其实若只是读元稹写给韦丛的悼亡诗,自是会认为元稹是一个极深情的人,但其实稍微对元稹有一点了解的人就知道,事实并非如此,毕竟元稹的风流之名也是远扬的。元稹自是不比潘安,潘安的妻子去世后,就没有什么风流之名流传出来过,反而都是赞誉其始终如一的情感,而元稹却不是,据说韦丛去世那年,元稹就已经结识了薛涛,这两人的故事也是传的沸沸扬扬,至今被人津津乐道,可见在古代,有时候所谓的深情也不过是一句空话。 当然了,即使元稹在行为上并不能体现他的情深,但你却不能否认他对妻子的感情,毕竟如此情真意切之诗,没有一定的情感基础自是写不出的,只能说他过于多情吧,这一生所爱之人太多,倒看不清他对韦丛究竟是亲情还是爱情了。不过像元稹这样的文人,虽然放在现代不能够被接受,但在古代却是很正常的,有时候,'风流多情'对于一个诗人来说显然是种赞誉,是一个形象的象征,也是魅力的展现。如苏轼无限感伤的叹息'十年生死两茫茫'之时,不是照样结婚生子,红颜知己在身侧吗?只能说这是一个时代的常态吧! 有时候,思念与悲伤不过藏在心底,只一个角落,会永远给那个人留存一个位置罢了,多情不等于无情,原先的人不在了,但日子总要继续过下去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少了谁都还要继续自己的人生之路,悲伤过后,总要重新起航,把怀念放在心里就足够了!只是若像元稹一样一边流连百花丛中,一边却写着'取次花丛懒回顾',就显得有点言行不一,过于虚假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