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遗与人文图典:出版改革40年

 沪学 2019-11-05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可谓翻天覆地,对所有中国人的影响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既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既包括城市居民,也包括广大农民。从读书和阅读的视角来看,经过40年的发展,我们已彻底走出了书荒,1980年代初深夜排队买书的情景似乎还在眼前,如今告别了阅读匮乏的恐惧,进入了从容阅读、享受阅读的新时代。这与40 年间出版体制的改革是密不可分的。

  197811日,中共上海市委决定恢复市出版局。图为上海文艺出版社恢复时的场景。

    阅读的从容,体现在介质与载体的丰富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媒体、新载体的强势爆发,而出版体制改革推动出版单位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成果,向数字出版转型发展。这些年来,各种各样的数字化出版物越来越多,中国社会大众的阅读习惯也在发生着空前的改变,传统的纸质阅读逐渐退离优势地位。在飞机上、在地铁里、在各种闲暇时间里,专注于手机、PAD、电子书阅读器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好现象,当然,过了一段时间,人们或许会回归纸书的阅读。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查,2017 年我国成年人的图书阅读率为59%,而数字化阅读率为73%;人均书报刊的阅读时长近40 分钟,而手机阅读80 分钟,互联网阅读60 分钟。数字化的阅读无论是在读者数量上还是在个体的阅读时长上,都远远超过了纸媒。它为人们的阅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更多的体验,也把更多不读书的人变成了读者。虽然数字化的阅读还有不少的问题,各界有很多的担忧,但是,随着出版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出版单位必将使数字化出版物的内容更臻完备,表现形式更适应消费者需求。

2018年上海书展人气火爆的情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