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医论症 | 不同时期,矫治和预防重点不同

 xxjjsdt 2019-11-05

错牙合畸形是指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因遗传疾病、替牙障碍、口腔不良习惯等造成的牙齿排列异常,牙弓间、颌骨间的关系不调,以及牙颌、颅颌面的关系不调。错畸形是儿童的常见病,有研究表明,我国儿童和青少年错畸形的患病率高达67.82%。 

不同时期,矫治和预防重点不同

从胚胎孕育到恒牙列建牙合完成(15岁左右),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活跃、最关键的阶段,是口颌及颅面形态形成和功能完善期,同时也是儿童性格形成的主要时期。在这个阶段,任何不利于全身及口腔局部正常生长发育的因素,均可导致牙的发育、排列及咬合异常,造成颌骨及颜面的发育异常,不仅会影响颜面美观,还会影响儿童性格及心理健康。因此,在儿童生长发育期间,家长应对可导致错牙合畸形的病因进行预防,对畸形趋势进行阻断,对已发生的错牙合畸形进行及时治疗。早期预防可保障儿童口颌、颅面及身心的健康发育和成长;早期矫治可在较短时间内用较简单的方法矫正异常,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同时期,矫治侧重点不同

乳牙期  矫治年龄为3 ~ 6 岁。

主要针对口腔不良习惯进行纠正,如由口腔不良习惯造成的开牙合、下颌前突等;对明显影响上颌骨发育的前牙反牙合,造成颜面偏斜的后牙反牙合或锁牙合、严重深覆牙合,应积极治疗。此阶段一般不宜使用固定矫治器。

● 替牙期 矫治年龄为7~ 12 岁。

这一时期是乳、恒牙替换期,牙列咬合不稳定,变化较快,应鉴别暂时性错牙合,不能盲目进行矫治。轻度错牙合、对功能发育影响不大者,可暂时不治疗,持续观察;对影响牙齿正常建牙合的错,应积极治疗。需要矫治的情况有:前牙反牙合,后牙锁牙合、反牙合,第一恒磨牙严重错位;个别牙严重错位;上下牙弓间关系错乱;口腔不良习惯造成的各类错牙合;上中切牙间隙在单尖牙已萌出而不能关闭者。替牙期因正值颌骨、牙弓快速发育阶段,矫治器设计应以不妨碍牙颌生长发育为原则,戴矫治器时间不应过长,矫治力应较轻微。

恒牙期 矫治年龄在12 ~ 18 岁。

这一时期的错畸形通常须进行正畸治疗。

总之,对因口腔不良习惯所引发的错牙合畸形,以及将会影响乳恒牙替换、恒牙建牙合的牙性错牙合畸形,应尽早积极治疗;轻中度骨性错牙合畸形,可在替牙期利用患儿的生长潜力进行矫治;对严重骨性畸形, 则不要盲目进行正畸治疗,应观察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待其成年后再进行正颌手术或正畸联合治疗。 

小贴士

口腔不良习惯有很多种,长时间作用往往会造成咬合紊乱、颌面部畸形。比如:吮指的习惯会引起上前牙前突(俗称“暴牙”),形成深覆盖、开唇露齿或局部开牙合;吐舌习惯多发生在替牙期,当口腔中有松动的乳牙或刚萌出的恒牙时,有些孩子常用舌尖去舔,日久就可能形成吐舌习惯,使前牙区出现梭形间隙;咬上唇习惯会造成前牙反牙合(俗称“地包天”);咬下唇习惯会引起上颌前突、开唇露齿;过敏性鼻炎、鼻咽结构异常、腺样体肥大或上呼吸道感染等原因常常会引起口呼吸习惯,造成腭盖高拱、上颌前突、开唇露齿,还可引起牙龈疾患;咬手帕、笔、指甲等咬异物习惯,会造成局部小开牙合;偏侧咀嚼会造成面部发育不对称;夜磨牙是一种非功能性的咬牙或磨牙,可导致乳恒牙磨耗, 形成深覆牙合;等等。

    不同时期,预防侧重点不同

● 胎儿期 

孕妇的健康、营养、心理及内外环境对胎儿发育十分重要。孕妇应注意以下问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重视孕期营养,饮食平衡;避免感染,如流感、疱疹等;避免放射线照射,避免接触有害、有毒物质及环境污染物;避免摄入过量酒、咖啡,不吸烟;加强围产期保健, 避免分娩时伤及宝宝颅面部。

● 婴儿期 

首先,要注意喂养方式,提倡母乳喂养。宝宝的吃奶姿势为约45°的斜卧位或半卧位,不能平躺着吸奶,否则会使下颌过度前伸,造成反牙合。正确的喂养姿势和足够的喂养时间(每次约半小时)是婴儿正常吮吸活动的保障,可保证肌肉正常运动,刺激颅面部正常生长发育。如果采用人工喂养,应使用与口唇外形吻合的扁形奶嘴,孔不宜过大,以使宝宝有足够的吸吮活动。

其次,要经常更换宝宝睡眠时的体位与头位,避免其因头部受压变形而影响颅面部正常生长。

第三,要采取合适的护理和心理疏导措施,帮助宝宝改掉口腔不良习惯。

● 幼儿期 

首先,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让其吃富含营养和有一定硬度的食物,以促进和刺激牙颌正常发育。

其次,如果孩子患有腺样体肥大、鼻炎、鼻窦炎等呼吸道疾病,应尽早治疗,以维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形成口呼吸的不良习惯。

第三,防龋治龋,保持牙弓长度及正常咀嚼,保障乳、恒牙正常替换。第四,家长应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使孩子产生愉悦感和安全感,得到生理、心理上的满足,进而远离口腔不良习惯。

此外,如果孩子出现乳牙或恒牙早失、乳牙滞留、恒牙萌出异常、舌系带异常等, 应及早治疗,避免错牙合畸形的发生。

误区解析

误区 1 :乳牙前牙反牙合治疗后,恒牙有可能还会反 牙合。如此看来,乳牙反 牙合没必要治疗。

分析:乳牙前牙反牙合治疗的意义在于改善颌关系及前牙的覆盖关系,促进上颌骨的正常发育,保障混合牙列或恒牙列期不发生反牙合。经治疗后,即使混合牙列或恒牙列期又出现反牙合,严重程度也会降低,再次治疗相对比较容易。 

误区 2 :为了让孩子尽快入睡,睡前喂奶最管用,孩子吃完奶“秒睡”。

分析:防龋是儿童口腔预防保健的首要任务。宝宝进食后,家长需要用纱布、指套刷或牙刷帮助宝宝清洁牙齿,清除菌斑,否则乳牙容易龋坏。而乳牙龋坏可能会影响继承恒牙的发育和萌出,导致牙列发育异常。因此,不能用喂奶的方式“哄睡”孩子更不能让孩子含着乳头或奶嘴入睡。 

误区 3 :七八岁的孩子两个门刚萌出时,中间有缝,很难看,可以自行用橡皮圈套在两中切牙上进行治疗。

分析:此举万万不可。这是替牙期的暂时性错牙合,为暂时性间隙,即正中间隙。此隙会随着侧切牙和尖牙的萌出而逐渐关闭,不必矫正。如果家长擅自用橡皮圈直接套在孩的两个中切牙(门牙)上,橡皮圈会逐步滑向颈部,导致牙周炎,严重者会损伤中切牙。

作者:上海九院儿童口腔科 汪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