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年近卫军》翻译的悲欢人生,传统村落叶先生,教龄高达60年

 颖之星语 2019-11-05

从2012年开始,我国陆续公布了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宁波市先后有28个村庄荣登榜单,宁波市宁海县力洋镇力洋村,就是其中之一。

此行宁海县力洋镇小青村参加第三届柑桔庆丰节,出发前即已安排,当天下午参访力洋古村。

力洋村,不仅是宁海县力洋镇政府所在地,上个世纪,力洋村还是力洋区政府,甚至一度还是宁海与象山合并后的县政府所在地。

力洋村,因此也被称为“宁象古城”。

力洋背靠盖苍山(亦称茶山),面临沥水溪,称为“苍山之麓,沥水之阳”,因此曾有名“沥阳”,唐代时就有人居住。

力洋东南临胡陈港,西南临三门湾,面临海湾有座山名叫门前山,山前海港叫山下洋,山后沥水叫里洋,清雍正六年,即公元1728年,以“沥水”和“里洋”各取一字,取名为“沥洋庄”。

解放后,正式确定名称为“力洋”,当时既是力洋乡政府所在地,也是力洋区政府所在地,隶属关系为宁海县力洋区力洋乡力洋村。

1958年10月,宁海县制撤销,与象山县合并,县政府所在地,就设在力洋村,办公地点就在现存的“安拙山房”内。

1961年9月,宁海和象山分县,力洋所在的第三管理区改建为力洋人民公社,1984年5月,改制为力洋乡,1985年1月,再改制为力洋镇。

力洋村人多姓叶,还有胡、应、冯等多姓人氏杂居。

唐朝末年,浙江天台人叶温裕,官至殿中侍御史,兼史部尚书,当时的皇帝是唐昭宗李晔。

唐昭宗受制于朱温等人,仅当了六年皇帝,就在公元904年被朱温所弑,三年后,朱温灭唐,陷入乱世。

叶温裕退出官场,寻觅隐居之地,据传其子正好在宁海做县令,叶温裕来到宁海,隐居于胡陈乡上宅、张韩村一带,繁衍生息,其后裔居住范围不断扩大。

到了南宋晚期,出生于宁海东仓的叶梦鼎,官至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右丞相等职。

叶梦鼎本姓陈,六岁时随继母族,改姓叶,叶梦鼎的继母叶氏属于叶温裕后裔。

叶梦鼎曾往台州赶考回来,途经力洋岭,慕此地“藏风聚气”,后来捐资建庵,今名力洋集庆庵。

到了明代正德初年,即1506年,叶梦鼎的12代孙叶友乌一脉,从东仓迁居到力洋村北八公里左右的西仓溪之源岭峧村。

到了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叶氏人家陆续从茶山谷地岭峧村,迁居到现在的力洋村。

叶氏人家在力洋村居住的历史虽然仅有三百多年,但是当时能够从山中出来到此买地置业者,都属于家境殷实的大户人家,因此力洋叶氏发展迅速,并且留下了丰富的人文古迹,力洋村名列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实至名归。

我们到访力洋村,经友人“书剑合璧”引荐,我们首先拜访了村中老人叶柱先生。

叶柱先生出生于1926年,今年已经93岁,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叶先生不到20岁就开始教书,退休后返聘继续从教,近80岁才完全退休,长期在力洋中学教语文,教龄高达60年。

60年教龄,这个数字令人肃然起敬!想必桃李已满天下!

完全退休后的叶柱先生并未完全休息,而是潜心收集和研究力洋的历史与文化,并且收录整理成集,供人阅览。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罗杨先生高度赞誉叶柱先生:“古村守望者,文脉传承人”。

一年前,友人“书剑合璧”带领其他朋友来参观力洋村时,叶柱先生曾陪同参观村内的人文古迹,并详细讲解。

我们此行本意也是希望叶柱先生能够陪同参观,然而叶柱先生表示体力已经难以胜任,但是他会给我们提供他收集的资料。

93岁的叶先生,上楼拿取资料,气喘吁吁,体力确实艰难。

叶柱先生家里的墙上挂着七十年前的结婚照,一个英俊,一个漂亮!

岁月啊!可曾饶过谁!

叶柱先生收集整理的力洋村文史资料复印件厚厚一沓,全是叶柱先生八十岁后的心血结晶。

我接过资料,至为感动,无以表达,特为叶柱先生及夫人,拍照一张,留为永远的纪念。

叶柱夫人陈巾英,生于1929年,已90高龄,长期从事剪纸画花工艺,技艺精湛,作品以《剪纸花样选》、《陈氏剪纸》结集出版,可供剪纸艺术爱好者学习。

陈巾英女士是宁海县剪纸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力洋村中的雕梁宅,被列为宁海县剪纸技艺非遗传承基地。

叶柱先生给我们的资料中,有一些书信资料,来信者落款为“源朝”,引发了我的极大好奇心。

“源朝”,何许人也?

源朝,全名叶源朝,这个名字知道的人很少,然而他的笔名“水夫”,却是响当当的大名!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苏联作家法捷耶夫写于四十年代的名著《青年近卫军》传入中国,此后的数十年里,《青年近卫军》是国人的热门读品。

1950年出生的著名作家张抗抗,1969年赴北大荒,在黑龙江省鹤立河农场劳动八年,张抗抗说,《青年近卫军》就是她这段艰难岁月的精神食粮,前往北大荒的火车上,读的就是《青年近卫军》。

《青年近卫军》的翻译者,就是水夫先生。

水夫先生一生致力于苏俄文学的研究与传播,翻译出版过普希金、高尔基、法捷耶夫等苏俄著名作家的十多部名著,发表过关于果戈理、高尔基等十几位苏俄文学家的研究著作,被莫斯科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世界文学》主编等职。

水夫先生出生于1920年,在叶氏字辈中属“源”字辈,叶柱先生属“显”字辈,比“源”字辈大一个辈分,因此,水夫先生叫叶柱先生“叔”。

水夫先生给叶柱先生的来信中,称叶柱先生“显祚叔”,“显祚“是叶柱先生的幼名。

2007年,叶柱先生撰写了《迟到的友谊—忆水夫》一文,回忆记录了水夫先生的沧桑一生,这篇文章发表在宁波《文学港》2007年第三期。

水夫先生从小就随父亲叶显枋在上海生活,1937年抗战爆发后,曾和弟弟源朗逃回力洋老家避难,17岁的水夫和11岁的叶柱在此期间熟识,不久水夫即赴宁波浙东中学借读半学期,后仍返上海念书,此后再也没有回过家乡了。

水夫先生的夫人许磊然,上海人,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审,一生也翻译过很多俄国和苏联的文学名著。

水夫先生在信中写到弟弟“源朗,后改名叶濂,曾在上海时代出版社当过编校,他写的文艺评论文章曾收成集子出版,笔名应澄,也翻译过一些苏联文艺理论文章”,六七十年代遭受迫害,不久病故,“余弟源朗性情怪癖,迄未成家”。

水夫先生写到自己家庭时,“我们有一子,在中国文联出版社工作,早已成家,他们不要孩子,因此我们没有第三代”。

2002年初夏的一天下午,力洋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北京口音,他是水夫的儿子许佶,他说,父亲已于春天去世。

水夫先生的家在力洋中央份,叶柱先生的家在力洋下份,两家相距不到50米。

水夫先生故居现在已经设为水夫纪念馆,其弟源朗从未成家无子女,水夫先生人已逝,亦无第三代。

古宅仍存,人不在,令人叹息!

水夫先生故居,是叶姓在明清之际迁居力洋后新建的第一幢二层四檐齐的仿宋建筑,门窗上的木格子图案仍然原汁原味,每一处细节,都寄托着主人的文化和思想。

水夫先生故居内,设有全国第一个儿童诗研究中心,创立者儿童诗人雪野先生,恰巧在此修改诗稿。

雪野先生得知我们的来意,特地带领我们参观水夫先生纪念馆,并为我们深情讲解水夫先生的波澜一生!

虽然斯人已逝,但有雪野这样的文化人,在此守候传承,幸甚!幸甚!

参观期间,力洋镇文化站原站长胡贤胜先生也来了,并带领我们全程参观了村中的主要人文古迹。

我以诚心而来,所遇都是有缘人!

感谢胡贤胜先生,相逢在力洋!

现存的力洋古建筑大多为叶氏古宅,共有19处,12处保存完好,既体现了沿海渔村的雄浑和粗犷,又兼具江南民居的精细与纤秀。

雕梁宅、安汝趾、连科宅、五门大宅、安拙房、叶家祖宅等等,每一栋古宅的背后,都有关于主人的故事。

雕梁宅内中堂有一根雕有“四凤穿牡丹“的大梁,做工精细,而宅中的每一处细节,都颇具匠心。

安汝趾大门顶上灰塑“安汝趾“三字,含“使汝趾平安”之意,宅内宅外雕饰考究,一砖一瓦,皆含文化。

连科宅得名于宅墙外的灰塑图案,一只白鹭和一株莲荷相依相连,寓意“一路连科”,宅子主人确实清代科场得意,一门三贡生。

“五门大宅”,因五院相连而名,拥有5道朝南大门,东西两处炮楼,7个天井明堂,14座楼梯,两层硬山式四世同堂宅院,被专家称为“浙江东南第一大豪宅”。

“安拙山房”,以安拙为名,是宅主人自谦,不与人争,这是一种极高的思想境界。

1958年10月至1961年9月,这里曾是宁海县与象山县合并后的县政府所在地。

下份巷6号的前后两处庭院里,有一块水泥地面与周围的石板迥然不同,据传是1860年冬天,太平军北上时,曾有一队人马驻扎于此,在庭院中烤火取暖,因此石板被烤坏。

庭院深深,小巷幽长,每一处古宅,都有一段历史和故事。

十多处人文古迹,两三小时步履匆匆,岂能阅尽数百年的岁月变迁。

听不完的故事,欣赏不完的建筑艺术,天色已暗,未及向叶柱先生辞别!

有缘再来力洋,听取古宅背后的传说。

人类前行的步伐,艰辛而沧桑。

古今多少事,尽付古宅中。

俄国文学家果戈理说:“建筑是世界的年鉴,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的时候,而她还在说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