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冬对话田宏杰:当孩子在学校受到欺负,父母应该怎么办? | 第二期

 为什么73 2019-11-06

 田宏杰 

儿童心理学教育专家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研究班教师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北京青少年研究所负责人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20年专攻儿童发展

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学生中很多都是中小学校长、教师、

心理咨询师,是“老师们的老师”

 收听提示:

很多父母将完成作业,和其他的物质奖励捆绑在一起,这样会出现哪些问题?

当孩子在学校遭受欺负,正确的处理办法是什么?

为什么说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说话沟通的能力?

鼓励孩子是一门艺术,怎样做,才是不空洞的夸奖?

梁品:梁冬对话田宏杰第二期 来自自在睡觉 00:00 25:52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音频

01

是否真的存在“快乐教育”?

现在我们很多人的学习压力都很大,因为自己没有快乐的童年,所以就想着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快乐教育”的观点深入人心,但最近开始出现了一种反扑思潮:不要被西方所谓的“快乐教育”蒙蔽了,他们的精英家庭其实也很辛苦。

对于正在两条道路上进行选择的家长,我们到底应该走哪条路?到底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怎样的智力投入是合适的?

你会发现其实它涉及到两端:一端是快乐教育,一端是严格的教育。快乐教育在中国好像七八十年代,真的挺普遍。当时的家长认为,孩子学习好坏无所谓,开心就行。

有一次我(田宏杰)坐出租车,在车上给我妈妈打电话,说孩子这周末要做什么事,要上什么课……等我挂完电话以后,出租车司机听不下去了,教育我说,你给孩子弄那么多事干嘛,孩子这么小快乐就好,我们家闺女我从来不让她做什么事。 

这种理论乍一听都觉得挺对的,快乐就好。但实际上真正做教育心理学人就明白:孩子在小学阶段,他的主导活动就是学习。如果课堂上老师一问问题,大家举手都会,就他不会;别人写作文写得都挺好,他却没词;做阅读的时候,别人都能概括出段落大意,就他概括不出来……这时候,孩就有一种感受就是——我不行。

小孩子建立自我的评价,是在与同伴的比较中得出来的。如果一看别人都行,就我不行,他在学习上就没有信心。所以很多孩子小时候在学校就没又信心。你说他快乐,那么这种快乐一定是在一种隐隐的痛的基础上的快乐。所以没有完全的快乐教育。

而且孩子天性,他爱广义的学习,但他不爱学校的学习。因为广义的学习能让我获得新知识,感受快乐,但学校的学习,一篇卷子,50道口算题,中间没有反馈,他就快乐不起来。所以这个时候父母要做的,其实就是帮助孩子有目的地学习。

有目的地学习,也叫“有意义的学习”。具体来讲就是引导孩子,让他知道自己的目的在哪儿,并教会他朝着目标坚持。举个例子:这50道口算题,孩子做的时候没有快乐感,但是父母得让孩子知道,如果今天咬牙把这50道口算题做完,明天又再做一遍,一个月下来,口算就进步了很多。再去测验,75道题能做对47道,他就跨过了口算这道难关,他有一个长远的目的,去坚持。

家长要明确地把好处讲给孩子听,而且当孩子碰到困难时,得帮助他去跨越困难。当孩子坚持下来,难题也会做了的时候,他会觉得面对这种问题,他就有信心。

02

如何让孩子在做作业这件事情上,建立起快乐感?

现在有很多父母,会把做作业和其他的奖励绑在一起。比如做完题之后可以玩游戏,看电影……好像做作业这件事很苦,所有的奖励是甜的,你必须要吃苦才能享受这个甜。这种奖励方式,会不会存在什么问题?

我们特别反对物质奖励,为啥呢?因为我们的大脑神经有一个特别的奖赏机制,就是当孩子做完作业的那一刻,他会分泌内啡肽。这种内啡肽,就是让我们感觉快乐的物质。时间长了孩子就明白,做的时候虽然不开心,但做完我就很开心。所以他就会慢慢地把做的过程,和做完之后的成就感建立连接,下一次他就会更愿意去做。 

但如果父母说的是你做完作业就可以去玩游戏,这事就麻烦了。因为孩子一做完作业后没停留在快乐感,而是立刻开心地跑去玩游戏了,反倒对学习,没办法建立成就感。

这样的物质奖励还会出现一种困难:有些孩子跟妈妈说,我快点写作业,写完以后你要陪我去玩,妈妈说好。结果孩子前几天写得挺好的,后面两天就开始写得越来越潦草,妈妈就很生气,说你写得这么潦草不让你玩。孩子说那你不让我玩,那我不写了,这就成为了一种威胁的关系。这种妈妈居高临下奖赏孩子,特别容易让孩子反过来用学习威胁妈妈。

一个听众曾经有个问题:“你说不能给孩子外在奖励,会削弱他的内在动机。可我就面临一个困难,这学期开学孩子跟我讲,妈妈我这学期好好学,等我要如果考进班级前五名,你能不能给我买一个航空模型?”这妈妈就犹豫了,左右为难,在想到底是买还是不买。

其实这时候父母一定要说,”好,你好好学,如果你考到前五名,妈妈就买给你“。但是这半句话不重要,重要的是后半句话——“要考到前五名还有难度,你决定怎么做?”就把对结果的关注,拉回到对学习过程的关注。

03

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说话沟通的能力

现在很多的孩子,大部分的痛苦、焦虑其实来自于人际关系,尤其是同学之间。如果他们在学校里面跟人家发生冲突,被人打了,遭受校园霸凌怎么办?

父母从小就要培养小孩子一种能力,就是当他被侵犯的时候,他到底应该怎么去表达。比如说小朋友之间抢玩具,怎么跟人家说这个玩具是他自己的,并且还要把玩具要回来。有的小孩会用打的方式要回来的。但你会发现,一直用打的也不行。因为这样孩子他就会觉得,如果别人抢我玩具就是他的不对,我只要打他就行了。 

孩子在三岁前可能问题都不大,但等孩子到了幼儿园以后,再用打的这事就不行。随着年龄长大,你就需要用别的办法把玩具要回来。所以父母一定要教会孩子一个事,教他用讲的。

这孩子可能就要带着气势去讲,说这个玩具是我的,你必须要还给我。中间带着他的怒火,带着他的气势告诉人家。几次下来孩子就会明白,我只要气势够强大,我不用出手,也要得回来。

再过一个阶段孩子可能就发现,如果我气势够强大,我跟别的小朋友讲这玩具是我的,对方说准备要还我时候,我甚至还可以说,你想玩对吗?那我借给你玩。这样可能就发展成孩子在原来你拿我玩具,我就打你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两种新模式:一种是我用说话你就还给我;一种是我说了之后,证明这是我的之后你要想玩,我还愿意借给你。这孩子行为他就会升级。

被打的孩子的孩子也一样,如果从小他就能够有办法维护自己权威,靠说话、靠气势,他长大以后就不会不敢吱声,不会怕被欺负。 

所以当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就要去教孩子,当冲突出现的时候,如何用语言,用说话的方式,去一点一点锻炼孩子的行为模式。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04

当孩子受到欺负,父母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如果孩子经常被打,父母其实有两个办法。一个办法是,去跟老师沟通,老师就会了解情况,过来帮助他。

另外一点,其实父母要做的还是让孩子强身健体,别人打你的时候,你首先得保证有回击的能力。不能说别人打你,你只有被打的能力,孩子如果没有反击的能力,他就只能被打。锻炼的过程,也不是为了你打我我就打回去,而是你打我,我有能力打你,但是我有更高方法。

当孩子被打的时候,父母别一出来就骂他说,你怎么那么没用,你怎么总是被打呀,你下次打回去呀!没有用。

因为当下次孩子再被打的时候,他知道你会骂他,他都不回告诉你。因为他觉得说了以后反倒让妈妈瞧不起自己,反倒不敢说。

当孩子被打的时候,作为父母可能首先看看,问问他疼不疼,当时情绪怎么样,感受怎么样?引导孩子讲出当时的具体情况,然后针对具体情况再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办,给他帮助的办法。

小孩子在学校,这种冲突一定会发生。不管他是本身偏柔弱的孩子,还是偏强硬的孩子,但是经过几个轮回较量下来,那些经常打人的孩子就明白,哪些孩子你打了他没反应,哪些孩子你打了他,他会特别硬气地反对。不管是他用身体反对,还是语言反对,让我觉得他挺硬气,我就不要再打他的好。

还有一种情况,孩子被打的时候想还手,但是因为打人在学校老师通常都是各打一半,两边都批评。他就会想着我就先忍着不打,然后回去告老师状,起码能讨到在老师那边的正义。但是他其实被打了,这心里面很不爽的,这种告状党怎么办?

这个其实跟我们成人世界是一样的。成人世界,其实我们也会干两件事,一件事是,他打我我直接打回去,或许是通过语言顶回去;另外一点,我要博得周围人跟我站在同一个立场,证明我这个立场对的。成人靠的就是大家立场观念一致,连接在一起。

孩子告状,父母就要去观察告状的尺度,如果尺度还比较合适,说的比较真实,那就还好。去跟老师讲这件事情的时候,能把自己的需求讲清楚,自己心里的感受讲清楚,也挺重要的。但是如果孩子明显是在说歪理,明明他干了坏事,他还说人家,这时候爸妈可能就要去琢磨了。

05

鼓励孩子也是一门艺术,不能空洞地夸奖

之前我们讲,快乐要建立在本身这件事情做成了之后的成就感,而不是在物质奖励上面。但是做着做着,很多家长还是习惯性地就把这件事变成了物质奖励了,那父母应该怎么让孩子体会到完成一件事情的快乐本身?

其实孩子不太擅长去观察,过程和结果之间的关系,但是妈妈要引导到他去观察。比如孩子写字的时候,孩子本身可能不觉得自己写的这行字怎么样,但妈妈可能看到了,孩子最近三点水写得很好,就要告诉孩子,我发现三点水的字,你掌握得很好。然后引导他去写两点水的字。慢慢地两点水、三点水,他就全都掌握了。他就会发现,当我认真写的时候,两点水、三点水都能写好,慢慢地左右结构也就掌握了。

当他发现这种自我能掌握的时候,那孩子内在的成就感就强了。所以学习的内在快乐,就是这种事儿我会干。

当他一旦掌握了这方法之后,他就知道这类题我行,内在动机就强了。所以在整个过程中,要不断地让孩子去体会到这个事儿我行。如果他觉得这事儿我不行,这事就很麻烦。

所以特别强调两个东西,一个是内在动机,另外一个就是要觉察到跟孩子其实是情绪上的同频共振。

如果这时候孩子哭了,父母说你哭就能哭会吗。这样做孩子其实会难过,他就不想学了,还有可能跟给你顶起来!

刚才我们说快乐教育。有的父母就会说,没事孩子,学不会就学不会呗,老师任务太难了,你在妈妈心里是最棒的。看起来你看到他焦虑,你会也跟着焦虑,你为了缓解他的焦虑,你哄他,然后让孩子把焦虑感放下了,但实际上跟焦虑感一起放下的,还有其他的情感。那就是“我想学会,我很在乎它”,这个在乎感全都放下了。

下一次再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就会觉得学不学英语无所谓。这时候孩子其实他面对着英语,他就永远有害怕感,而且他说“我不要”,他内心那个“我想要”的力量就出不来。等到第二天到了学校,别的孩子都会就他不会,他啥感觉?你建立起来的虚假自信,啪一下就碎了。

所以鼓励孩子也是一门艺术。那种空洞的夸奖,鼓励,其实让孩子建立不起来真正的自信。怎样夸奖孩子,才是不空洞的夸奖呢?一定建立于具体过程的夸奖。

06

怎样夸奖孩子,才是不空洞的夸奖?

心理学里面有专门实验,研究怎么夸奖才有用。上个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卡罗尔·徳韦克就做过一个实验,她邀请孩子们来到实验室,然后用不同的夸奖方法,测试不同的夸奖结果。

第一轮做题的时候,她给小朋友的都是简单的题,都能做对。孩子过来判卷时候,他把孩子分成两组,对第一组孩子他说,小朋友,你做的都对,我看到你解这种题很有天赋,真棒。夸天赋,孩子很开心就回去了。

然后第二组孩子过来交卷的时候,德威克看着卷子说,嗯,做得很好,刚才我注意到你一直在找问题的解决办法,真的让你给找到了。夸他的行为,夸他的找办法。

第二轮的时候,她故意找那种很难的数学题给孩子们,孩子都做不出来,他就观察孩子过来交卷的反应。

第一轮夸天赋的孩子过来交卷,徳韦克皱着眉头说不对,打了个叉。然后那孩子,叹了口气,拿着卷子走了。这一类小孩子的内心活动就是,刚才那种题我有天赋,这种题我没天赋,那我做不出来,我就走嘛。其实好多孩子都这样的:我行我就显摆,不会的事儿我就退缩了,我就说我不在乎。

可第二种孩子过来交卷就不一样。第二种孩子过来交卷,徳韦克看到后,打个叉说这不对。结果这个孩子他不走,他站着问德威克一个问题,他说,老师,刚才我试了好几种办法,怎么都不对呢,到底啥是正确的办法,您能告诉我吗?言外之意就是我现在还不会,但如果你告诉我了,我就会了,以后这种题我全会解了。

所以就可以看到,夸法上差异很小,结果上却是天差地别。徳韦克就给这两种孩子起了不同的名字,第一组夸结果、夸天赋,认为能力是固定的,它叫“僵固性思维模式”。然后第二组叫“成长性思维模式”,孩子认为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掌握的,现在不会,但是我学会了,我就会。

最重要的就是,夸奖孩子的时候夸过程,孩子到底干了那些好事,这些事带来了什么样的结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