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组卷中心

 微他博 2019-11-07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  分 
  
一.选择题(共5小题)
  • 菁优网1.(2018·潘集区模拟)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300N的物体,拉力F的大小为30N,若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45N,则A处的拉力大小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  )
    A.45N、50%B.45N、75%C.60N、50%D.60N、75%
  • 2.(2016秋·西吉县校级期中)下列关于力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提着箱子站在地上不动,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B.人把箱子从二楼提到三楼,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C.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汽车所受重力对汽车做了功
    D.过山车向下运动过程中,车上乘客所受重力对乘客没有做功
  • 3.(2012秋·连山县校级期中)一位父亲与他5岁的儿子磊磊一起上楼回家,对此,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爬相同的楼梯,儿子体重小做的功少
    B.爬相同的楼梯,父亲体重大做的功多
    C.爬相同的楼梯,儿子比父亲先到达,儿子的功率一定小
    D.爬相同的楼梯,父亲比儿子先到达,父亲的功率一定大
  • 4.(2018秋·梁子湖区期中)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热,温度一定升高
    B.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功
    C.某一铁块,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小
    D.温度高的物体把温度传给温度低的物体
  • 5.(2013秋·长沙期中)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0℃的物体没有内能
    B.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C.物体间的内能可以转移
    D.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第Ⅱ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Ⅱ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  分 
  
二.填空题(共1小题)
 评卷人  得  分 
  
三.实验探究题(共16小题)
  • 菁优网7.(2019秋·番禺区月考)为了“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给你提供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需用的测量工具有和。
    (2)实验依据的原理是。
    (3)若图中停表的每格为1s,那么实验中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m/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m/s。
    (4)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起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段的平均速度v偏。(填“大“或“小“)
  • 8.(2018秋·荔湾区期末)如图1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菁优网
    (1)根据实验的原理,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对小车运动的各段长度进行测量并分段做了标记,因的测量误差较大,需多次测量。
    (2)图中AB段的距离sAB=cm,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cm/s
    (3)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4)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由静止开始下滑。
    (5)vBCvAC(填“>”、“<”或“=”)
    (6)物体的运动常常可以用图象来描述,图-2中能反映图-1小车运动情况的是(选填“A”或“B”)
  • 9.(2018秋·广州期末)如图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小车由A点所示位置静止释放,经过B、C两处时电子表显示的时刻(h:min:s)如图所示。菁优网
    (1)实验所用的测量工具是和;
    (2)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3)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那么,v1、v2的大小关系是v1v2(选填“>”、“<”、“=”)。
  • 10.(2019秋·晋中月考)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停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它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菁优网
    (1)实验原理是:。
    (2)请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甲至乙乙至丙甲至丙
    路程s1=cms2=64cms3=90cm
    时间t1=2st2=4st3=6s
    (3)某同学计算甲至丙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采用了下列两种方法计算:方法1:v3=
    v3
    t3

    方法2:v3=
    V1+V2
    2

    以上两种方法正确的是(填“方法1”或“方法2”)。甲至丙的平均速度是m/s。整个过程小车在做(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4)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甲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的平均速度偏(填“大”或“小”)
  • 11.(2019·泰州一模)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菁优网
    (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和测平均速度。
    (2)该实验原理是
    (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选填>、<、=)
  • 菁优网12.(2018秋·南沙区月考)如图为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小车由A点所示位置静止释放时开始计时,经过B点后继续运动,最后到达C点。
    (1)实验所用的测量工具是和;
    (2)为了便于测量,应使小车在斜面运动的时间(填“长”或“短”)些,因此应使斜面保持较(填“大”或“小”)的坡度。
    (3)如果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选填“大”或“小”)。
  • 13.(2018秋·荔湾区校级期中)(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其中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物体的长度是cm;如图乙所示的停表示数为s.某同学采用如图丙所示的方法测定硬币的直径,测得硬币的直径D=cm。
    (2)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块木板的长度,方法如图所示,请指出他在测量中存在的错误有:①;②;③
    菁优网
  • 14.(2018秋·荔湾区校级期中)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如图所示(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
    菁优网
    (1)该实验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填“大”或“小”)
    (4)斜面底都用金属片挡住,其设置的目的是。
  • 15.(2018·番禺区一模)甲、乙两车向东运动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以乙为参照物,甲是向运动;甲、乙各运动8m,所用时间相差s。
    菁优网
  • 16.(2017秋·海珠区期末)把一个边长0.08m的正方体滑块由斜面顶端静止释放,滑块下滑到底端(如图1所示)。此过程,用停表测量其运动的时间(结果如图2所示)。
    菁优网
    (1)滑块运动的路程为
        A.0.8m    B.0.88m    C.0.96m
    (2)停表的最小分度值是s.所测量的时间为s.这段时间内,滑块的平均速度为m/s。
  • 17.(2017秋·荔湾区期末)小嘉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 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l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
    菁优网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B=,vAC=m/s;tBC=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vAC偏(填“大”或“小”)。
  • 菁优网18.(2017秋·越秀区校级期中)如图,木块从斜面所示位置静止释放,直到撞上金属片,测过程木块的平均速度,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停表、木块。
    (1)在图中画出需要测量的距离。
    (2)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3)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填“大”或“小”)。
  • 菁优网19.(2017秋·番禺区校级期中)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方框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是“小时:分:秒”)
    (1)该实验的原理是;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填“大”、或“小”)。
    (3)某同学计算A至C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采用了下列两种方法计算。
    方法1:v3=
    s3
    t3
    ;方法2:v3=(
    s1
    t1
    +
    s2
    t2
    )÷2。
    以上两种方法正确的是:(填“方法1”或“方法2”).A至C的平均速度是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填“偏大或偏小”)。
    (5)要使小车的平均速度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有(写出一种即可)。
  • 菁优网20.(2017秋·越秀区校级期中)用同一辆小车装在布质量的物体后,从图斜面所示位置静止释放,直到撞上金属片,测此过程小车的平均速度。做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
    (1)第一次实验小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在图中画出需要测量的运动距离。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归纳本实验小车的平均速度与质量是否有关?
    试验次数木块质量/g运动距离/m运动时间/s
    11001.0000.8
    21501.0000.8
    32001.0000.8
     42501.0000.8
  • 21.(2017·临清市二模)在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菁优网
    (l)图中AB段的路程SAB=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cm/s。
    (2)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理由是:
    (4)斜面应选择坡度(填“大”或“小”),这样设计是为了。
  • 菁优网22.(2015秋·越秀区校级期末)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尽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A、B、C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路程(cm)时间(s)平均速度(cm/s)
    AB段522.5
    BC段515
    AC段1033.3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
    (2)选用的器材除小车、木板的、垫块和金属挡板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和。
    (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
    (4)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全程是做匀速运动吗?(填“是”或“不是”)。
 评卷人  得  分 
  
四.计算题(共16小题)
  • 23.(2019秋·永春县校级月考)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留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08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9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40s。求:
    (1)火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大小是多少?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
  • 菁优网24.(2019秋·番禺区月考)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广州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求:(1)轿车从A地到B地用多少小时?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广州需要多长时间。
  • 25.(2018秋·越秀区期末)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明坐在车上用电子手表的秒表功能计下了汽车连续通过5跟电线杆的时间为10s,相邻电线杆的距离为50m,
    菁优网
    (1)求此段公路上汽车的平均速度;
    (2)为了节能环保,小明开始骑自行车(如图甲所示),在其中一段平直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该段路程运动的s-t图象如乙所示,求小明骑自行车行驶5min的距离。
  • 菁优网26.(2018秋·广州期末)小明一家去广州旅游,在去广州的高速公路上,他看到如图17所示的交通标志牌。
    (1)圆标志牌上的数字“80”表示什么意思?方标志牌上“广州120km”表示什么意思?
    (2)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广州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 27.(2018秋·乌拉特前旗期末)汽车生产厂家在新车出厂前,都要进行性能检测。如图所示,监测设备上的传感器发出超声波,遇到起步线上的汽车后反射回来共用了4s.而汽车从起步线加速开到监测点用时34s(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求:
    菁优网
    (1)起步线到监测点的距离;
    (2)在这段距离中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 菁优网28.(2018秋·越秀区校级月考)司机于上午8:55进入高速入口处时看路边立有如图甲所示的标志牌,当轿车行驶到乙地时司机又看见路边立有如图乙所示的标志牌,此时时钟指在9:25,问:
    (1)轿车从入口处(甲)行驶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司机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从乙地到佛冈最快要多少时间?
  • 29.(2018秋·白云区期末)工程上常用爆破的方法开山辟岭,爆破时工人在钻孔内装好炸药,用一条长96cm的引火线引燃炸药。
    (1)如果引火线燃烧的速度是0.8cm/s,则引火线能燃烧多长时间?
    (2)工人点燃引火线后以5m/s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炸药爆炸之前跑到500m外的安全地带?
  • 菁优网30.(2018·清流县模拟)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
    求:
    (1)轿车从A地到B地用多少小时?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
  • 31.(2018秋·龙岩月考)福建省第一条高铁被誉为“风景最美、颜值最高的高铁”。以下是合福线G1632次列车时刻表,如果你乘坐该次列车从南平北站出发前往八闽第一名山“武夷山”旅游。求:
    站次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停留时间里程
    1福州始发站08:00 0km
    2南平北08:3308:352min121km
    3建瓯西08:5308:552min174km
    4武夷山东09:1109:132min225km
    12上海12:30终点站876km
    (1)从福州至上海的距离;
    (2)从福州至上海需多长时间;
    (3)该次列车从福州发车运行至上海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菁优网32.(2018秋·秀屿区期中)小明乘坐的出租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如图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求: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
  • 33.(2016秋·花都区校级期末)打雷时,小王先看到闪电,经过4s听到雷声,请估算一下,发生雷电处离小王大约是多远?
  • 34.(2017秋·南沙区校级期中)一门阿姆斯特朗回旋炮瞄准一辆坦克射击,开炮后经过0.5s坦克爆炸起火,再经1.5s听到传来的坦克爆炸声(声速340m/s).求①坦克被击中时离阿姆斯特朗炮的距离?
    ②炮弹的飞行速度多大?
  • 35.(2015秋·黄埔区期末)某铁路大桥全长9600米,其中位于江面上的正桥长3.6千米,一列长为0.4千米的火车匀速行驶,通过正桥要200秒。求:
    (1)火车的速度;
    (2)火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
  • 36.(2016秋·江岸区期中)表是由攀枝花开往北京西的K118次列车经过一些车站的时刻表。请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列车在下列区间运行的平均速度:宝鸡→北京西。
    车站攀枝花成都宝鸡郑州北京西
    里程(km)0748141721042793
    到站时刻 21:5011:0221:415:50
    离站时刻9:5022:1111:1021:51 
    备注 当日次日次日第三日
  • 37.(2015秋·越秀区校级期中)一小球一直在光滑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前6s内通过的路程为60m,后4s通过的路程为40m问:
    (1)小球全程的平均速度?
    (2)小球前8s内通过的路程?
    (3)若小球通过120m,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 38.(2013·泰安)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8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在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的25s。问: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评卷人  得  分 
  
五.解答题(共2小题)
  • 39.(2012·津南区二模)用细线拴住一端粗、一端细的实心萝卜并悬挂起来,静止后萝卜的轴线水平,如图1所示;在拴线处沿竖直方向将萝卜切成A、B两段。A、B哪段重些呢?甲、乙、丙三个同学提出各自的猜想:
    甲:A较重;
    乙:B较重;
    丙:A、B一样重。
    菁优网
    (1)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判断A、B的轻重。
    (2)为进一步研究类似A、B轻重的问题,某同学在一根有等间距刻度的均匀杠杆两侧挂上每个质量都相等的钩码进行实验。杠杆静止于水平状态的三次实验情境如图2所示。
    ①据图2的实验,可以判断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填“甲”、“乙”或“丙”)
    ②根据图2的实验,该同学得出结论:
    只要满足“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就能平衡
    a.这个结论(填“正确”或“不正确”)。
    b.请用图3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写出实验步骤,说明该结论是否正确。
  • 40.(2014秋·花都区校级期中)小华学习做饭的过程中,经常加热油和水,她猜想油的比热容比水小。菁优网
    (1)能够支持她这一猜想的事实是
    A.同样情况下,油升温比水快      B.油能把食物炸黄,而水不能
    C.油能漂在水面上                D.油比水难蒸发
    (2)为了验证猜想,小华想通过具体数据说明这个问题。她组装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因此根据实验的目的除了图7中的实验器材以外,还需要的器材有、。此外小华需要向两个同样的烧杯里分别倒入相同和初温也相同的水和油,然后记录加热过程中它们的温度变化,才能得到结果。
    (3)实验中小华是利用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4)实验结束后,小华描出了水和油的“温度-时间”图线(如图2).由此可得油的比热容为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