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一句仅28字的名言,一语道破无数人失败的原因,很精辟

 杨9587qq 2019-11-08

真正能让人有刻骨铭心印象的失败,大概一辈子也就只那么一两次了,比如说决定命运的一次投资失败?或者因为高考失败而影响了前途?

曾国藩谈失败

失败人人都是要经历无数次的,对于普通人而言失败是一种习惯性结果,追女孩子失败啦、考试不及格失败啦、做个菜没做好失败啦,总之好像人这一生就是由这些零零星星的失败汇聚而成的,所以叫做失败的人生。

曾国藩谈失败

但是,往往人们又都对这些失败不太在意,比如刚才这些失败的事情,咱们最多感叹一句“又没做好”就翻过去了。所以失败这个结果虽然经常出现,但人们往往并不在意,也并不会在每一次失败都去总结反省。

这些一个个不起眼的失败慢慢沉淀在我们的人生当中,凝聚成了一种叫“失败感”的情绪,最终就有可能在未来某一次足以让你后悔不迭的节点爆发,让你一次就失败个够。既然失败的后果大到能影响命运和前途,那有没有人对“失败”这个课题进行研究呢?这个社会对于“成功”的研究是挺多的,各种陈安之式的成功大师都在教人家成功的法子,但成功的前提是,你能避免失败,有人能教我们如何揪出“失败”的元凶吗?

曾国藩

“失败大师”曾国藩对此很有发言权,他的成功是用失败之耻煎熬制成的,所以他曾对于自己经历过的失败、他所见过发生在其他人身上的失败进行过总结,最终总结出来一句仅二十八字的名言,可谓是一语道破了从古至今无数人失败的真正原因,一针见血很是精辟(见下图):

失败总结

那么这句话虽然有二十八个字,其实他的总结仅用了两个字——惰和傲。他说天下的失败者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庸人一种是有才能的人,这两种失败的原因是不一样的,庸人是因为懒惰而失败,这种人连成功的边都摸不到始终都是失败的人生;而有才能的人却是因为骄傲而摔跟头,他们往往是在成功的高处跌落惨败。

曾国藩

因为曾国藩能够认识到自己就是一个庸人,所以他笨鸟先飞,以龟兔赛跑中的那只龟为榜样坚持下苦功,最终打破了庸人不能成功的魔咒,而一般人或在昏庸中不自知,或者陷于昏庸的舒适中不愿花力气改变懒惰的习性,所以也就只能终生不知成功滋味了。

曾国藩

那些有才能的聪明人往往比较容易取得成功,但他们在成功后容易居功自傲洋洋得意,殊不知你的成功就意味着他人的失败,自然就会有人要拆你的台取而代之,你在多高的台上狂欢就有可能掉落多深的谷底,所以骄傲实则是一种愚蠢,愚蠢之人的失败是注定的。

曾国藩认识到自己天资平平想要取得成功只能实打实地勤学苦干不偷懒,惰则致败是他的亲身经验之总结;曾国藩也尝到过得意洋洋突然砸跟头的滋味,他在给咸丰进言“日讲”后获得褒奖成为当时的红人而骄傲不已,结果被朝官集体攻击自取其辱差点辞官,所以傲则致败也是他亲身经验之总结。

相对于眼中只有“成功”这个目标而言,知道如何避免失败恐怕才是真正的成功学。

(文:路过)

平台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