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钱絮语

 童心驰骋品泉 2019-11-08

【旧文012】花钱絮语



花钱絮语·1

        花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研究花钱,就必须要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别是民间艺术、民间风俗;就必须要理解中国的宗教文化,特别是土生土长的道教;就必须要了解中国的士大夫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皇家文化;等等。

        花钱,目前其内涵和外延都未严格界定,这正是吸引广大爱好者收藏、把玩、评价、研究的特殊之处。

        广义的花钱有三类:一是流通花钱。即与正式流通的方孔古钱一样,但其背面(也可以是正面)铸有吉祥的图案或文字,其和其他同样钱文的钱币一样参与流通,犹如现在的流通纪念币。其是官铸的。二是正宗的压胜钱。具有方孔古钱的式样,但不参与流通、不承担等价交换物的功能,纯粹是为了专门用途或民间祈福避邪而铸造的古钱,使人们佩带而感到安全、祥和、愉悦,让人们把玩而从中益智、增知、添趣。其有官铸,亦有民铸。三是挂钱。具有与压胜钱同样的用途,但形状却多种多样。其中主体仍保留古钱的形状,附加了便于佩带的挂环,还可以视之为压胜钱。其他的如桃状、锁状、钟状、扇状等等,从其使用意义上可视之为花钱。民铸的比较多。

        狭义的花钱就是压胜钱(可以包含主体为古钱状的挂钱)。其有古钱币的形状,没有古钱币的等价交换功能。压胜钱实体对古钱币的形状有所突破,如镂空、挂孔、挂环、花穿(有别于方穿、圆穿,如菱穿)等。

    【后记】在欣赏品评花钱时,会有一些想法;在阅读花钱的著作时,会产生一点看法。将之散记下来,即为花钱絮语,以求教于泉友大家。

(该文发表于 2008-10-27 22:29:35  新浪博客 童心驰骋 )


花钱絮语·2

        花钱,喜爱研究的人越来越多。对现代花钱的兴趣也越来越浓。

        中国现代花钱,初步认为是建国以来发行的花钱,实际上主要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发行的。

        中国现代花钱有四类:

        一是流通纪念币,亦称普通纪念币,是法定货币。1984年10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纪念币,标志着普通纪念币面世。其与流通硬币等值,但实际上未参与流通,而为人们收藏欣赏研究。其又分普制币和精制币两类。样币,既不流通,亦未发行,实际上也可视之为现代花钱。

        二是贵金属纪念币,其亦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是法定货币。其材质有金、银、铂钯等。本色金银币自1979年开始发行,彩色金银币自1997年开始发行,双色币字1990年开始发行,铂钯币自1987年开始发行。

        三是大铜章、纪念章、纪念盘。其由造币厂铸造(一般的纪念章称之为徽章,其背有别针)。大铜章在铸造过程中要经过500-600吨锻压机床的无数次锻压、淬火、车床车铣等工艺的锤炼,因此,如果从工艺繁琐性的角度来看的话,大铜章比贵金属纪念币要繁琐得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大铜章的的材质为黄铜或者紫铜,因此,收藏爱好者们在把玩、欣赏过程中可以直接用手来触摸,不用担心污渍、汗渍等沾染在大铜章的表面影响观赏性。大铜章的规格有直径60毫米、80毫米、100毫米和120毫米4种圆形的尺寸,而且更有扇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形状。从表现形式来看,它不仅有阴阳组合型,而且更有子母型、镶嵌型等形式。为庆祝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我国就发行了一批金银纪念章、纪念盘。

        四是与钱币有关的制品。如金银条、金银铤,生肖章,与钱币有关的徽章、饰物、佩带物等;如金银箔人民币票样等。

        中国现代花钱,品种日渐丰富,品质日臻完善,成为收藏的新宠。

(该文发表于  2008-10-29 22:07:22 新浪博客  童心驰骋 )


花钱絮语·3

         何谓花钱?

        旧时称之为压胜钱(厌胜钱)。清代李佐贤等著《古泉汇》其中贞集为异泉杂品,计十四卷。卷三为变异奇品,卷四、五为厌胜正品,卷六、七为厌胜吉语,卷八、九为厌胜生肖,卷十为神圣仙佛,卷十一为无字花纹,卷十二为马钱,可以视之为花钱;其它卷一为无考正品,卷二为无考别品,卷十三、十四为泉范,无考别品中部分可视之为花钱。可见,厌胜钱并不是花钱的旧称,只是花钱的主要部分。厌胜钱可视为花钱之始、之基,是花钱的核心构成。

        亦有称之为画钱、玩钱、吉祥钱、民俗钱、礼俗钱、杂钱、魔钱、绘钱(日本)等等,确实难以给其准确命名。

        郭若愚先生称之为吉祥钱。因其铸有吉祥语及吉祥图像,而且其制造目的是佩带之后,祈求吉祥,故不如称之为“吉祥钱”。据其用途,大致可分纪念品、厌胜品、供养品、娱乐品、凭信品、戏作品、吉语品七个类别。

        余继明先生认为:花钱,是民间对所有不作货币流通钱的统称(俗称厌胜钱)。其分生肖钱、符(咒)语钱、吉语钱、钱文钱、马钱、秘戏钱六类。

        孙仲汇先生认为:压胜钱又名厌胜钱、花钱、吉语钱,是历代铸钱中的一个品种。主要供祈求吉祥、避邪、庆贺、娱乐、祝愿或佩带之用。它不是正用的流通钱。

        综上所述,花钱的定义尚未清晰,有待继续研究认定;各种看法的共同点就是:花钱的主要特征是未参与流通。

( 该文发表于 2008-10-31 15:52:57 新浪博客  童心驰骋)


花钱絮语·4

        花钱的魅力,对于爱好者而言,不仅仅是祈福辟邪、内容丰富、品相多彩、端庄大方,其难以断代也是爱好研究的魅力所在。

        官铸的花钱,断代相对容易一点,因为其大多数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年号,还可能有史料记载。对于少数没有明显时代特征的,还可以从字体、形体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赝品与真品之间的差距,基本上是可以观察出来的----与古钱币的真伪判断有共同之处。

        面广量大的花钱是民间铸造的,断代就比较困难一点。一是缺乏文献资料,二是没有确定的形制标准,只能根据风格、成色、痕迹、包浆等仔细进行分析。新仿的大多数是容易判断的,其火气、痕迹是比较容易识别的,旧仿的就比较难区分了。实际上,为数不少的花钱是代代传铸的,有的是钱范继续使用、有的是继续翻铸,没有一定的功力(实践出真知)、知识(学习掌握前人的经验)是难以准确断代的,只能大体上作一个判断。

        从某种意义上讲,有的旧仿(这里主要指清末民初及以前仿的)也是一个新生代,不能简单地断定为伪品(赝品、假品)。

        另外,还有民间近代新铸的品种,也是值得研究分析的。过去,民间的铜匠、银匠等,一般会有自己加工的特色品种,也可以根据顾客的要求定向加工,加工的品种中就不乏花钱。譬如“长命百岁”铜锁挂牌、银锁挂牌等,大多数是近代铸造的。

        请泉友共议。

( 该文发表于 2008-11-07 22:23:36 新浪博客  童心驰骋)


【补记】将初始研究花钱絮絮叨叨的看法一一录入,可以看到自己对花钱的认识是逐步提升的。这些絮语中,有些是粗浅的、有些是不准确的、有些可能是错误的、有些可能是闪光点,不管怎么说,都是当时的思絮。留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