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说中的春节,大多是用来衬托悲惨命运的!

 赫赫古诗词 2019-11-08

 

书氪的第174

临近春节,因为要写百家号上的#文说春节#,就把有关过年的小说挨个读了一遍,,再加上忙于考试,没有更新!

其中读了,老舍先生的《正红旗下》《骆驼祥子》,还有鲁迅先生的《孔乙己》《过年》,回忆一些经典的作品,发现一个规律,要不整个故事发生在冬天和过年时节,要不又很大的篇幅来描写过年的场景。

正红旗下

因为老舍先生在《正红旗下》中写道,自己是出生在春节左右(腊月二十三),在喜气洋洋的氛围中,描写出了很多鲜明的人物(寄生一族大姐的公婆和大姐夫,自食其力的二哥福海),以及老北京满族人的很多春节风俗。小说展现了旗人独具风格的“有钱的真讲究,没钱的穷讲究”的生活方式,揭示了清朝末年严重的八旗生计问题。

过了我的三天,就该过年。姑母很不高兴。她要买许多东西,而母亲在月子里,不能替她去买。幸而父亲在家,她不好意思翻脸,可是眉毛拧得很紧,腮上也时时抽动那么一下。二姐注意到:火山即快爆发。她赶快去和父亲商量。父亲决定:把她调拨给姑母,作采购专员。二姐明知这是最不好当的差事,可是无法推却。

在我降生的时候,父亲正在皇城的什么角落值班。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全家竟自没有人主持祭灶大典!姑母三天前就在英兰斋满汉饽饽铺买了几块真正的关东糖……还买了一斤什锦南糖。这些,她都用小缸盆扣起来,放在阴凉的地方,不叫灶王爷与一切的人知道。

只可惜,整部经典却成为了老舍先生的遗作。

骆驼祥子

年轻的祥子正直肯干,他觉得拉车虽然累,但是靠自己的双手和双脚,他能够看到自己可预期的未来。他计划自己买一辆车,慢慢地让生活安定下来,诚信劳作做一个本分体面的人。

祥子是个有理想的人,不是那种好高骛远的人。尽管自己买一辆车这个目标,对一无所有的祥子来说过于宏大,但是他用行动践行了“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整整三年,他存下每一分可以存的钱。没人想到,平时看起来抠门到了极限特别苛刻自己的祥子,真就推回一辆新崭崭的车。

整个故事就是发生在战乱的某年冬天,文中大篇幅的冬天景色描写成为了祥子一次次悲惨命运的最好衬托。

那些灰冷的冰,微动的树影,惨白的高塔,都寂寞的似乎要忽然的狂喊一声,或狂走起来!就是脚下这座大白石桥,也显着异常的空寂,特别的白净,连灯光都有点凄凉,他不愿再走,不愿再看,更不愿再陪着她:他真想一下子跳下去,头朝下,砸破了冰,沉下去,像个死鱼似的冻在水里

御河的水久已冻好,静静的,灰亮的,坦平的,坚固的,托着那禁城的城墙。禁城内一点声响也没有,那玲珑的角楼,金碧的牌坊,丹朱的城门,景山上的亭阁,都静悄悄的好似听着一些很难再听到的声音。小风吹过,似一种悲叹,轻轻的在楼台殿阁之间穿过,象要道出一点历史的消息

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以她七岁到时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全书通过小姑娘英子的眼睛,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相思。书中记录的那个年代里老北京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之前戏过一篇文章,《三十年过去了,再也没有这么干净的电影了》,这篇文章投稿到了其他公号上,链接不上,大家有兴趣可以微信搜索一下,也是关于《城南旧事》,喜欢这部电影首先是喜欢英子的眼神,干净、清澈!

出了胡同口往南走几步,就是井窝子,这里满地是水,有的地方结成薄薄的冰,独轮的水车来一辆去一辆,他们扭着屁股推车,车子吱吱扭扭的响,好刺耳,我要堵起耳朵啦!井窝子有两个人在向深井里打水,水打上来倒在一个好大的水槽里,推水的人就在大水槽里接了水再送到各家去。井窝子旁住着一个我的朋友和我一般高的妞儿。

当然,《城南旧事》对夏天秋天的描写也是非常生动。

过年

鲁迅先生早年是不重视过年的。他的日记里,每到过年,都是三言两语,一笔带过。不仅是他,即使许广平女士,也曾说过:“向来,我们无所谓元旦,也无所谓节日的……总是随随便便地度过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鲁迅真的不重视过年。

1934年春节,鲁迅除夕时给三弟周建人家送去火腿和玩具;正月初一收到母亲从北京寄来的一盒糟鸡和九件玩具。年初二那天,鲁迅写了一篇《过年》,充分肯定了过年及其习俗,对人们过旧历年表现出的“格外的庆贺”,“比去年还热闹”,“比新历年还起劲”,表示了他的赞赏。文章末尾,鲁迅说:“我不过旧历年已经二十三年了,这回却连放了三夜的花爆,使隔壁的外国人也 嘘 了起来:这却和花爆都成了我一年中仅有的高兴

今年上海的过旧年,比去年热闹。

文字上和口头上的称呼,往往有些不同:或者谓之“废历”,轻之也;或者谓之“古历”,爱之也。但对于这“历”的待遇是一样的:结账,祀神,祭祖,放鞭炮,打马将,拜年,“恭喜发财”!

虽过年而不停刊的报章上,也已经有了感慨;但是,感慨而已,到底胜不过事实。有些英雄的作家,也曾经叫人终年奋发,悲愤,纪念。但是,叫而已矣,到底也胜不过事实。

中国的可哀的纪念太多了,这照例至少应该沉默;可喜的纪念也不算少,然而又怕有“反动分子乘机捣乱”,所以大家的高兴也不能发扬。几经防遏,几经淘汰,什么佳节都被绞死,于是就觉得只有这仅存残喘的“废历”或“古历”还是自家的东西,更加可爱了。那就格外的庆贺——这是不能以“封建的余意”一句话,轻轻了事的。

红楼梦

红楼梦中写到过年、家宴所用的笔墨不少,但最为集中表现“年事”的是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祭宗祠”。对于清代大家族来说,一年的末尾要收年例,一年的收支要结算,要买年货,做新衣,还要置备年菜,祭祀祖先,也要请客、送礼、拜年。这一系列繁琐的年事和仪式少说也要一两个月光景。所以,宁国府的贾珍老爷忙着领皇上的恩赏银,收乌进孝家送来的年例,而操办过年期间吃穿用度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掌事的女眷王夫人和凤姐儿身上。

当下已是腊月,离年日近,王夫人和凤姐儿治办年事。”直到正月里还“连日被人请去吃年酒,不能胜记。”而贾珍那边,则是开了宗祠,又“着人打扫,收拾供器,请神主,又打扫上屋,以备悬供遗真影像。

冬天什么特点:冷、白、静、萧条、枯、清等等,过年的喜气洋洋和主人公们的凄凄惨惨正好形成鲜明对比!

作家们钟爱冬天的这些特短来突出主人公们的悲惨,虽然我们看来,下雪的冬天是那样美,那是因为我们的心情美,如果换成小说中的主人公,如果换成祥子、祥林嫂、凤姐(最后的草席裹尸),下雪只代表了没有生机,没有希望!

大家还知道哪些小说是描写冬天、过年发生的故事呢,不留言分享一下吧!

各位书友好,欢迎来到书氪 ,我们会每天不断更新读书书评。这里特别说明2点:

1.新加入的朋友可以通过公号底部菜单栏书氪读书-每日一读,打开以往的读书记录,即可聆听各位主播的心声,和我们一起读书。

2.为了保护我们的知识产权,请勿用作其他商业用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