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机中被删除的信息都去哪了?

 skysun000001 2019-11-08

对于新时代忠实的网上冲浪选手,

手机是最便捷的冲浪工具。

每天都有无数的信息涌入手机,

而我们小手一点,信息删除。

但你有没有想过,

手机里的信息都是怎么删除的呢?

它们被删除后又去了哪里呢?

1
Q

为什么电熨斗可以熨平衣服?

by 狒狒

A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现在用的电熨斗和几百年前的人们用的“熨斗”没有差别。它们都是利用高温对衣服进行平整处理的工具,不过电熨斗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而古人的方法是用烙铁之类的东西产生高温。

大多数衣服的材质不论是合成纤维还是天然纤维,它们本身都存在一种性质,当温度升高的时候,衣服纤维本身的机械强度会减弱,纤维本身会软化,当然不同材质对温度要求不一样。这个时候施加一定外力便可以对纤维进行塑形。用熨斗“熨”一下就可以把之前的褶子弄平,或者说将纤维的形状加以改变——这也是为什么熨斗本身都比较重的原因。

By Dannis

2
Q

手机中的信息是如何被删除的?

by 匿名

A

当我们点击了删除之后,手机里的照片等文件就“消失”了,但是这并不是真正的删除,只是被系统用特殊的方法标记为“无用”,从而在文件管理器和各种APP里不可见了。如果把手机中的文件想象为各种楼房,那么这样的“删除”就相当于没收了这所房子的房产证和土地证,这样当你打开手机找图片时候,相当于你在寻找住的地方,这个被没收了土地证的房子就被系统认定为是“不合法”的“黑店”,从而不会让你看见。

当然了,仅仅没收了土地证并不改变这栋房子依然存在的事实。如果有坏人捡到了你的手机,通过一些特殊的技术手段,还是可以进入这所房子甚至找到你的隐私信息。同样,恢复出厂设置也不够安全,小编有段时间沉迷刷机,曾经亲测过,恢复出厂设置后的手机,依然可以用电脑端的root软件恢复出皂片哦~为了安全,可以在恢复出厂设置后,向手机中填满大文件再删除,反复几次,相当于给没有土地证的地方发了新的土地证,于是推平了旧楼盖新楼,再推平再盖楼……这样隐私文件相当于被砸成碎砖块埋进地基里,不会被恢复了。

By Jin

3
Q

酒精灯是什么原理?为什么点燃后酒精瓶里面的酒精不会燃烧?

     by 惭愧物理生

A

提起酒精灯,小编就会想起初高中做化学实验时的经历。虽然成为物理狗之后很少再用到它,但还是会记得年少的自己用酒精灯时小心翼翼生怕这位大爷突然耍个脾气boom一下爆炸(并没有)

然而事实上,只要按照安全操作的话,灯壶里面的酒精并不会在使用过程中燃烧,那么问题来了,这是为啥呢?

其实这与酒精灯的原理和组成有关。常见的酒精灯的构造简单来讲就是这个样子。

   酒精灯结构(灵魂画手小编)

其中酒精灯的灯芯是由多股棉纤维拧成的。在使用过程中,灯芯本身浸润了酒精,由于毛细作用,酒精顺着灯芯到达顶端。而酒精本身很容易挥发并且燃点很低,灯芯顶端的酒精蒸汽和空气中的氧气充分接触所以可以被点燃,毛细作用又会使壶中的酒精源源不断地到达灯芯顶端,燃烧的温度足够使这些酒精再次蒸发成蒸汽,使燃烧的过程持续下去。

但是灯芯本身的材质使得它的燃点要比酒精高的多,而且酒精本身蒸发又会吸收热量,火焰尤其是内焰的温度不足以点燃灯芯。灯壶里的酒精得不到足够的热量,并且也没有足够的氧气让它燃烧,所以壶中的酒精不会被点燃。

但是!还记得化学老师讲过酒精灯里酒精不能装得过满么,这是因为酒精本身还是容易挥发的,装满酒精之后壶中的酒精蒸汽会过多,这个时候爆燃就有有可能了!

最后来一波回忆,下面四个酒精灯操作中哪个是正确的呢?

By Dannis

4
Q

为什么虫子/小动物从高处落下摔不死呢(甚至摔不伤)?

by 匿名

A

首先,坠落的受伤来自于速度的净值,而不依赖于身体尺寸和坠落高度的比例。等比例地放大速度,或者是放大坠落地高度是不合理的。

其次昆虫实际上比我们想象的坚固的多。我们知道,物质的密度是近似恒定的,那么昆虫的质量就与它自身尺寸的3次方成反比。而重力都会作用到材料的横截面上去,横截面是反比于尺寸的2次方的。也就是说,假设把人类缩小一百倍,实际上人类身体的坚固程度要扩大100倍。这也恰恰是限制地球上物种尺寸的因素。

另外一个因素是空气阻力,在低速区域时,空气阻力近似正比于迎风面面积也就是正比于尺度的2次方,而重量正比于尺度的3次方。所以对于尺度为人类一百分之一的昆虫来说,空气阻力对他们的效果很强,他们的坠落效果等价于把人类在一百倍空气阻力中坠落的效果。

对于大部分昆虫,还有一种因素,他们大部分都有很强的身体强度。他们的身体结构和材质实际上是相当抗揍的。这是次要的原因。

在这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坠落对昆虫来说威胁不大。

By Luna

5
Q

为什么水永远不能沾在荷叶上?

by 石头门

A

荷叶叶面具有极强的疏水性;水滴落在荷叶上,会变成一个个自由滚动的水珠,而水珠的滚动会把落在叶面上的尘土污泥吸附掉滚出叶面,使叶面始终保持干净。

如图所示,这种疏水性与荷叶表面的微观结构有关。在荷叶叶面上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多重纳米和微米级的超微结构。在超高分辨率显微镜下可以清晰看到,荷叶表面上有许多微小的乳突。乳突的平均大小约为10微米,平均间距约12微米。而每个乳突由许多直径为200纳米左右的突起组成的。突起的上面长满绒毛,使得尺寸比它大的东西根本无法靠近叶面。这种微-纳双尺度结构就是菏叶不沾水的原因了。荷叶不沾水的这一特性也启发了人们发明了伞,所以如果下雨天可以试试用荷叶挡雨也别有一番趣味哦。

By 懒懒的下午三点半

6
Q

激光降温分子,做功使得分子热运动减缓,能量去了哪里?

by llovemjxy

A

实际上激光制冷中,激光所做的事情并不是很类似于做功。我们都知道原子周围是有电子的。制冷时所使用的光子是略低于电子之间能级间距的,因为多普勒效应,只有光子电子相向运动的时候才会引起原子对光子的高效吸收。然后,原子吸收了某个定向的光子,电子跃迁到了能量较高的状态,并且速度被降低。之后,由于电子又向低能态跃迁,会重新释放出光子,但是这个时候释放出来的光子是各个方向随机的。所以整个过程让原子失去了原来的一部分动量,并让他随机变换方向加到原子上,以达到制冷的效果。这些能量实际上是又被以原子以辐射的形式随机朝各个方向释放出去了。

By Luna

7
Q

地球的空气为什么不会被宇宙的真空吸走?大气层是一个无形的东西,如何保住空气的?

by 亦非

A

首先,地球产生了重力场,会吸引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包括气体。因为重力场的存在,会让地球表面的气体服从Maxwell-Boltzmann分布,越往高处气体越稀薄。但是这个公式是允许高度取到无穷远的,这显然是有点问题的。实际上,地球的空气每时每刻都在流失,大气层最外面一层叫做散逸层,实际上说的就是这个地方的气体会逃逸到外太空去,这里面有非常非常多且复杂的过程。总而言之,地球的空气是在不断流失的,每秒就有3kg的氢和50g的氦逃逸到外太空。为什么是主要是氢呢,因为氢比较轻,地球的重力对他们的束缚能力很有限。

越重的气体分子就越能在地球上保留下来,换而言之,留住我们大气的是地球自身的引力。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的地球足够地重,我们的大气才不至于在文明诞生之前的几十亿年就逸散殆尽。

By Luna

8
Q

物体在外太空的质量是怎么测量的?

by 平行宇宙

A

外太空怎么测质量?很简单嘛,体积乘密度不就可以了,什么?密度不均匀?用密度分布积分积一下呗,根本就不知道密度?没关系,牛爵爷已经为我们想好办法了: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我们以固定的力拉动物体,加速度总能测到吧,力除以加速度就得到质量啦,不会测加速度?那就用冲量定理!F·t=p-p0,力与作用时间的乘积等于动量的改变量,得到动量改变量之后咱们用速度改变量一除就得到了质量,使不出固定值的力?那咱们就用动量守恒!用已知质量的物体以确定速度撞向待测质量物体的质心(此处假设发生弹性碰撞),测出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应用动量守恒就可得到待测物体的动量,顺便就得出了质量。总有一款适合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