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信穷困潦倒时这样葬母,连司马迁都点头称许!

 传统文化管窥 2019-11-08

在我国古代,人死后往往要请风水先生(堪舆家)相地,择卜墓址,如果葬到了风水宝地,可保子孙兴旺发达,财运、官运亨通,永世荣耀;如果葬得不好,则原本的富贵之家也会衰败,甚至家破人亡。

这种讲究墓葬吉凶,借“葬先”以“荫后”的思想,为我国风水活动的长盛不衰,提供了持久的功利驱动。直到今天,在人们的意识深处,仍多少残存着这样的风水信仰。而溯其源流,这种思想很可能在秦末就已经产生,并大行于世。

在《史记·淮阴侯列传》的结尾,司马迁自述道:

“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

司马迁来到韩信的老家淮阴,淮阴人对他讲,韩信即使是平民百姓时,他的心志就与众不同。他母亲死了,家中贫困没有用来安葬的钱,可他还是到处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让坟墓旁可以安置万户人家。

由此推断,作为风水主要内容的相墓术以及“葬先荫后”的思想,应该在秦末就已经颇为流行,以致连一介布衣的韩信都深信其理,他所选择的墓地,让学究天人的太史公看了,也觉“良然”,点头称许。

又据《管氏地理指蒙》卷四记载,秦末李仲翔(“飞将军”李广的曾祖父)祖葬陇西成纪,他三次梦见有人告诉他,葬地的山形如川字,法当战死。李仲翔不信。汉初讨叛羌,他果然战死在了陇西狄道。

古今神秘文化

水华究灵奥,阳精测神秘。

传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