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天辟地,杞人忧天,天人合一

 昵称7469542 2019-11-09

天,地,人。

传说,天地混如鸡子,万八千岁,盘古开天辟地,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又有传说,女娲抟土为人。

天,即人头顶上的天空。地,即人脚下的土地。人,有男有女。人多了,有个杞国人,担心有一天,天会塌下来,人被天砸死。

杞人忧天,要解除烦恼,于是,有人设想,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出自何处?有人说,出自《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现代人理解为自然规律。然而错了。域中有四大,没第五大,道法自然,意思是,道法自身的样子。道自身什么样子?“是谓惚恍”。惚恍,就是混沌,天地还没开辟呢,哪有什么自然规律。天之道,人之道,绝然相反,天人合不了一,《道德经》老子有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有人说,天人合一,出自《易经》。然而,《易经》卦辞爻辞尽是占卜吉凶之辞,“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人还得求天保佑,哪来什么天人合一?

有人把《易传》当作《易经》念,天地人三才,就是天人合一。然而,《易传》说的是,大人即圣人“四合”,不关一般人什么事:“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准确表达“天人合一”的是庄子的“天与人一也”。《庄子.山木》编了个寓言故事,孔子与学生困于陈蔡之间,七日不食烟火,孔子一手靠枯树,一手用枯枝敲击,边敲边唱,歌声与敲击声却不合拍。学生偷看了一眼,孔子怕学生误会,于是讲了一些“天与人一也”的大道理。学生听了半天还是不明白,问:“何谓天与人一也?”

仲尼曰:“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人之不能有天,性也。圣人晏然体逝而终矣!”

天人合一,一般人本性决定,就别做梦了。天人合一,是“圣人晏然体逝而终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